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6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 1.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林则徐给英国女王的信中写到∶"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者,赖有此也。"导致上述观念的根本原因是(   ) 
    A . 传统文化长期领先世界 B . 闭关锁国政策实施 C . 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 D . 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 2.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局部),表中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反映了 (    )                   
     

     对外  

     

     对内  

     

     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广州  

     

     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  

     

     1858年5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  

     

     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曾国藩军营、胡林翼军营等处兵勇更多  

     

     1860年4月,英法联军次第占领舟山、芝罘、 大连湾,清军未做任何抵抗,福山、金州相峙的清军仅以千计  

     

     对付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捻军的兵数以万计  

     

     1860年8月起,英法联军猖獗于大沽、天津,直犯北京,此处清军总兵力20万,真正机动作战的不过5万余人  

     

     太平天国战场上,除被打垮的江南大营6万兵勇外,能机动作战的兵力达10万之巨  

     ——据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整理 

    A . 清廷的本质决定其战争政策 B . 洋务派奉行剿抚并用的方针 C . 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人民起义 D . 东南地区成为中外争夺焦点
  • 3.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据此分析,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
    A . “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 B . “向中国出售鸦片”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 C . “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经济严重依赖 D . “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4.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19世纪中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为寻求国家出路做出了多种探索,包括(    ) 

     ①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为求生存而进行反抗旧政府的运动 

     ③学习西方,在国内发展近代经济   

     ④致力于改变现状,进行戊戌维新变法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5.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海关征税标准是4%,但外国商人在广州卸货必须打点红包,费用占进出口货物的10%—4%.《南京条约》规定进出口“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最后确定为值百抽五原则。据此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 ( )
    A . 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有所增加 B .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C . 广州的腐败问题得到了解决 D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 6.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马关条约》签订后,为了在3年内向日本交出2亿两赔款和3千万两赎辽费,清政府分3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贷款3亿两白银。清政府这一举动  (    ) 
    A . 导致人民负担日益加重 B .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 直接导致小农经济瓦解 D . 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7. (2024高一上·广州期末)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   )
    A . 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 8.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等几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   )
    A .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 . 惩治附和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 C . 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 D .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
  • 9.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史学界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既显示出旧时代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又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下列措施反映其新时代特征的是(   )
    A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B . 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C . 以法治国,发展工商业 D .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 10.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学者茅海建在《戊戌变法研究》一书中这样评价康有为:“康的业绩是不能否认的,康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康的粉饰也是应当擦去的。这一切本来应该是不矛盾的”。“这一切”可能包括以下哪一项 ( )
    A . 恪守祖训,尊孔复古 B . 学习西方,倡导共和 C . 抨击专制,鼓吹革命 D . 微言大义,托古改制
  • 11.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1900年,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便此“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今而后,海内肃清,升平有日”,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
    A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 . 具有反帝爱国主义性质 C .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 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
  • 12.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 .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 . 改革缺乏必要社会基础 C .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D . 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
  • 13.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张謇认为,历史上“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材料中的“迥然不同”指辛亥革命(  ) 
    A . 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序幕 B . 结束了中国封建制度 C .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14.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 
    A . 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 . 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 . 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 . 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 15.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新青年》杂志出现后,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托尔斯泰主义、社会主义等诸种思潮被多角度叙述着;法兰西文化、俄国思想、日本文化、美国社会制度都在编辑的视野里闪动。这可以用来说明,新文化运动(      ) 
    A . 保证了中外思想的共存 B . 推动了翻译事业的起步 C . 否定了传统文化的存在 D . 推动了思想文化的革新
  • 16.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剪辫与留辫、放足与缠足、洋装与长袍、鞠躬与跪拜、科学与迷信等长期并存,一副联语在当时颇为流行:“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时期应是(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C . 清末新政时期 D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17. (2022高一下·嫩江月考)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因“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而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
    A . 维新变法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 18.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近代中国先烈们的不懈抗争和探索,为民族精神赋予了时代的内涵。下列精神按其产生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

    ①五四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抗战精神  ④红船精神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②④③
  • 19.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1926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指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压迫者及其中国走狗的斗争正在迅速发展,代表南方各省的……民主反帝的广州政府军队不断推进,从而使军阀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列强受到沉重打击”。材料描述的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东北易帜 D . 护国战争
  • 20.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1927年,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成立,联合会以“谋实业发展,国货进步,挽回外溢利权,增进社会公益”为宗旨;此后,上海30余家中小国货工厂也联合成立了上海国货团,积极进行国货宣传,举办国货展览会。上海国货团体的成立(   ) 
    A . 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 B . 均衡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布局 C . 营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 D . 消除了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
  • 21.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下图是近代中国农民革命热情演变的示意图。对图中态势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其反映出(   ) 

     

    A . 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B .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C . 国共两党合作推动了革命发展 D . 红军长征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 22. (2022高二上·沧县月考)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以紧急法令宣布改革币制,施行法币政策。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银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币制改革的施行(    )
    A . 有利于集中财力以应抗战之需 B . 促使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到来 C . 构筑抗战胜利的坚实物质基础 D . 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出现
  • 23.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到“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 
    A .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B . 长征的胜利结束 C .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D . 遵义会议的召开
  • 24.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20世纪30年代,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办公厅领导的《解放日报》12月13日的头版大标题是:《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主题);八项主张要求全国采纳》;14日的头版头题是:《全国一致主张抗日/各方派代表来陕》。相关事件的解决结果意味着( )
    A . 十年内战局面彻底结束 B . 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C . 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主张 D . 共产党合法地位获得承认
  • 25.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陕甘宁边区建立“三三制”政权以后,毛泽东曾经题词:“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在这里“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主要是指“三三制”政权的建立真正落实了( )。
    A . 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的民权主义 B . 彻底实现人民权利的民权主义 C . 给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与团体自由和权利的民权主义 D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26. 下表反映了 1937 年底至 1939 年底日本陆军总兵力与派往中国兵力的对比情况。这从侧面说明了(    )
    时间 日本陆军总兵力 派往中国兵力 占总兵力的比例
    1937年底 24个师团 21个师团 88%
    1938年底 34个师团 32个师团 94%
    1939年底 41个师团 34个师团 83%
    A . 中国抗战的局面日益恶化 B . 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主力 C . 日本的陆军兵力已经枯竭 D . 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显现
  • 27.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歌曲中提到的情形 (    )
    A . 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B .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 是马保三率领山东纵队第一旅取得的重大胜利 D .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 28.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1943年,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订立新约。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苏德战争爆发 B .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 太平洋战争爆发 D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29.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下面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                   
     

     时间 

     

     具体措施 

     

     1941年11月 

     

     《解放日报》开设“卫生专栏”,重点介绍传染病的预防和一些卫生保健知识 

     

     1942年4月 

     

     边区设立防疫总委员会,分区、县先后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 

     

     1942年5月 

     

     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 

     

     1944年7月 

     

     开办了规模庞大的卫生展览会,历时八天,参观者万余人 

    A . 陕甘宁边区疫病泛滥 B . 探索建设近代医疗卫生体系 C . 近代卫生体系更加成熟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
  • 30.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 

     

    A .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B . “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C . “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D . “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 31.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个一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 . 争取民主,实现和平 B . 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C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32. (2024高一上·辛集期末) 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   )
    A . 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B . 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 C . 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D . 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
  • 33.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依法治国方略
  • 34.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据统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召开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26个报告,通过了18项决议和10项法律,其人大常委会共召开89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372项报告,通过了78项决定、决议以及19个条例。这说明(   ) 
    A . 各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C . 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 .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 35.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下图是1949年~1956年《人民日报》中“独立自主”一词的使用频率,其变化呈现“V字形”。这说明我国(      ) 

     

    A . 一边倒外交政策影响巨大 B . 推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C . 外交策略更加灵活务实 D . 与西方国家关系降到冰点
  • 36.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宣传画的内容往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很多信息,也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能从下面宣传画的内容得出的启示是( )

     

    A . 要正确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 B . 变革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 . 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 .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 37. (2021高一上·辽源期末)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C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38. (2022高一下·嫩江月考) 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涌现出“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著名科学家邓稼先等英雄模范人物,形成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这表明(   )
    A . 历史是由英雄模范人物创造与推动的 B . 这一时期的探索符合国情且成效显著 C . 中国的科技成就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D .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及其价值
  • 39.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下图是1954年5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所配的文字说明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边打边谈”。与该期杂志“封面”密切相关的会议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 朝鲜停战协定
  • 40.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
    A . 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B . 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C . 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D . 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共3道,40分.) 
  • 41.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増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结构比重图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此阶段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特点。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的新变化,并分析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 42.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观点二: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 

    1. (1)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2. (2) 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3. (3) 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 43. (2022高一下·嫩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 (2) 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 (3) 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的合理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