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C | 向Al(OH)3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 | 铝元素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
D | 把绿豆大的Na和K分别投入水中,K与水反应更剧烈 | 金属性:Na<K |
实验装置 | 试剂X | 实验结果 | ||
I | II | III | ①II、III均产生白色沉淀 ②烧杯中溶液pH变化如下 | |
蒸馏水 | 0.05mol·L−1 Na2CO3溶液 | 0.05mol·L−1 NaHCO3溶液 |
已知:pH越大,c(O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金属元素 | 钠 | 钾 | 钙 | 锶 | 钡 | 铜 |
火焰颜色 | 黄 | 紫 | 砖红 | 洋红 | 黄绿 | 绿色 |
若燃放烟花的火焰呈现紫色,则烟花中可能含有元素,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①写出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
②比较酸性强弱:H2SO4H2SiO3(填“>”或“<”)。
③结合原子结构解释②中酸性关系:Si和S电子层数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Sn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
b.Sn的原子半径比Si大
c.Sn和Si均可以作半导体材料
①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②计算需要Na2CO3固体的质量是g。
③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字母)。
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已知:i.NH3溶于水生成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如NH3+HNO3=NH4NO3。
ii.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 NaCl | NH4HCO3 | NaHCO3 | NH4Cl |
溶解度/g | 36.0 | 21.7 | 9.6 | 37.2 |
①煅烧炉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沉淀池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注: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
i.取1片二氧化氯泡腾片,加稀硫酸充分溶解。
ii.通N2将ClO2吹出,并用过量的硫酸和淀粉碘化钾溶液吸收。
iii.用x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 , 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ymL。
有关反应方程式为:2ClO2+10I-+8H+=5I2+2Cl-+4H2O;I2+2 =2I-+ , 二氧化氯泡腾片有效成分的含量为mg/片(以ClO2计)。
回答下列问题:
①I中溶液褪色的原因是。
②III中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原因是(写离子方程式)。
①实验证实,溶液变黄是因为空气中的O2将Fe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用FeSO4和稀硫酸配制不同溶液,进一步探究影响溶液变黄的其他因素,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 |
Ⅰ |
Ⅱ |
Ⅲ |
Ⅳ |
c(FeSO4)/(mol·L−1) |
0.5 |
0.25 |
0.5 |
0.25 |
溶液pH |
3.3 |
3.5 |
2.9 |
2.9 |
初始颜色 |
浅绿色 |
浅绿色,比Ⅰ浅 |
浅绿色,同Ⅰ |
浅绿色,同Ⅱ |
0.5h颜色 |
浅绿色 |
黄绿色 |
浅绿色 |
浅绿色 |
5h颜色 |
黄色 |
黄色 |
浅黄色 |
浅黄色(比Ⅲ浅) |
a.实验Ⅲ和Ⅳ说明对溶液变黄快慢有影响。
b.实验Ⅱ比Ⅰ更快变黄的原因是。
①通过下列实验证实,黄褐色沉淀中含有SO42-。
a.证实黄褐色沉淀中含有SO42-的证据是。
b.洗涤黄褐色沉淀的目的是。
②进一步实验证实黄褐色沉淀为Fe(OH)SO4.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Fe3+++=Fe(OH)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