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淄博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开学...

更新时间:2022-06-30 浏览次数:41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三下·淄博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中国传统小康经济是建筑在小心侍候土地、尽力保持地力、使人们老是可以取资于地面上培植的作物的基础上。任何一个到中国乡村里去观察的人,都很容易见到农民们怎样把土里长出来的,经过了人类一度应用之后,很小心地重又回到土里去。人的生命并不从掠夺地力中得来,而只是这有机循环的一环。甚至当生命离开了躯壳,这臭皮囊还得入土为安,在什么地方出生的,回到什么地方去。

    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所培养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那些依赖矿产来维持生活的人看来是迂阔的。海外的华侨可以劳苦终日,一文一文地储蓄了寄回家乡,死后还要把棺材遥远地运回去安葬;那种万本归源的办法是西洋人所不能了解的,在我们传统文化里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自己就有一个老祖,中了举,派到云南去做官,受不住瘴气,死在任所。他的弟弟牺牲了自己的前途,跋涉长途去运柩回吴江,经了好几年,遇着各种困难,完成这在现代文化中认为毫无必要的使命,但在我们家谱上却大书特书,认为是历代事业中最伟大的一课。这类事情所代表的意义,可能是值得我们细加思索的。这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而乡土联系却维持着这自然的有机循环。

    从社会上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乡下人为孩子提名,最普通的是“阿根”,人也有根的,个人不过是根上长出的枝条。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资料、供给他教育文化的社会,小至一家一村,大至一乡一国。唯有根固的枝叶才能茂盛,也只有枝叶茂盛的根才能固。不论是人才还是物资,如果像采矿一样只取不回,经过一个时期这地方必定会荒芜。取与回的循环可以很广,很复杂,但是却不能转不过来。循环越大,水准越高;但是能维持任何水准,必须有个循环。采矿式的消耗,性质上是自杀的,自杀可以慢性,但终必有枯竭的时限。一个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站在有机循环的基础上。

              (摘编自费孝通《损蚀冲洗下的乡土·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机循环》)

    材料二:

    大半个世纪前,费孝通曾用“乡土中国”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并精辟地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然而,昔日的“乡土中国”在城镇化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似乎离人们渐行渐远,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背后是乡村社会成片地、急剧地消失。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们平均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委会,平均每天约有20个行政村消失。纵观各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农村的衰落乃至终结是进入城市时代经历的普遍现象或规律,但像中国这样规模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深的案例尚属罕见。

    后乡土中国的去乡土性与近现代性实质上是相伴而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对土地的情结。乡土社会里,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后乡土中国恰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大量人口为寻求农业以外的谋生机会而选择向城市流动,从而频繁地出入乡村。过去五年间,全国农民工数量以年均3.9%的速度持续増加,外出农民工占总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6%左右。这些规模庞大的群体“候鸟式”往返于城乡之间,是造成后乡土中国高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此外,高流动性还表现在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梯度选择上,返乡农民受家庭经济实力的限制往往会先从农村迁移到乡镇,待经济进一步好转再迁移到县城,甚至区域中心堿市或省会城市,而原先的农村宅基地则多半处于荒废状态。

    (摘编自李迎成《后乡土中国——审视城市时代农村发展的困境与转型》)

    材料三:

    农业生产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本。从生活角度来观察农业生产行为,可以称之为“农活”。在这一过程中,有人与动植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创造性劳作中对生活真谛的体悟。因此,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其独特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对“完整的人”的设计与培养。然而,现代化的魔力、经济利益的驱使正挑战着祖辈固守的农耕传统。那些没有经济价值或低产的品种被迅速淘汰,如何利用新技术脱贫致富、增加产量是从事生产的终极追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传统的农耕技术被摒弃,顺应动植物生长规律的农耕制度被现代化工具和技术改写。大棚技术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周期,嫁接技术让小果实植物长出硕果,激素饲料缩短了家禽、家畜的出栏时间。这种生产方式的革新,改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人们对科技的笃信与虔诚,也使农事信仰对人的约束与规范日趋松弛。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统耕作制度中所藴涵的生态文化观已明显淡化,农耕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是空白,迫于生计外出打工使他们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丧失了与自然和农业接触的机会。他们不再是农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为的是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的机械化相比,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经验有些已经落伍了,但它们所蕴含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巧用自然规律的发展理念却是我们一定要存留的。如果我们的子孙丧失了对这些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承能力,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疏离。就此而言,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表面上是保存农村文化,保留和城市文化相对应的另一半文明,更为长远的意义则在于存留现在的生活状态与过往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这是农耕民族生存与发展之根。

    (摘编自孙庆忠《乡土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保持地力是指不依靠土地维持人的生命,将从土地中获取的重新还给土地。 B . 落叶归根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它维持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有机循环。 C . 土地情结弱化、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宅基地荒废都是去乡土性的表现。 D . 现代农业技术极力追求经济价值,传统的生态文化观和农耕经验已被摒弃。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农村人口一味放弃土地涌向城市,这于乡土社会来说是一种采矿式的消耗。 B . 农村的衰败是城镇化的普遍结果,这也反映了现代性与乡土性之间的矛盾。 C . 孩子们不了解有哪些应季的水果蔬菜,与技术对农耕制度的改变不无关系。 D . 外出务工者的增多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3) 下列选项不能证明“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的一项是()
      A . 《诗经·芣苢》篇描写妇女边采芣苢边唱歌的场面,展现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B . 京西涧沟村,凭借明清以来的庙会文化和玫瑰花的采摘,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 C .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们崇尚的许多美好品质都在农业劳动中形成。 D . 经历过完整的春种秋收的人,就更加知道珍惜粮食,懂得尊重农民,尊重劳动。
    4. (4) 材料一围绕“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机循环”展开论述,请梳理其论述思路。
    5. (5) 2020年9月,教育部要求“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请结合材料谈谈这一要求的现实意义。
  • 2. (2022高三下·淄博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II

    眼为什么望向窗外

    梁晓声

    无窗,不能说是房子,或屋子。

    窗是一个象形汉字。古代通“囱”,只不过是“孔”的意思。后来,因要区别于烟囱,逐渐固定成现在的写法。从象形的角度看,“囱”被置于“穴”下,分明已不仅仅是透光通风之孔,而具有了房或屋也就是家的审美意味。

    若一间屋,不论大小,即使内装修再讲究,陈设再高级,其窗却布满灰尘,透明度被严重阻碍了,那也还是会令主人感觉差劲。当我们强调屋之清洁时,脑区的第一反应是“窗明”。这一反应,体现着人性对事物要项的本能重视。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在北方,不论城市里还是农村里的人家,不论穷还是富,都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封条,擦窗子。如果哪一户人家竟没那么做,肯定是不正常的。别人往往会议论——瞧那户人家,懒成啥样了?窗子脏一冬天了都不擦一擦!或——唉,那家人愁得连窗子都没心思擦了!而在南方,勤劳的人家,其窗更是一年四季经常要擦的。

    黑夜过去了,白天开始了,人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大抵是拉开窗帘。在气象预告方式不快捷也不够准确的年代,这一举动也意味着一种心理本能——要亲眼看一看天气如何?倘又是一个好天气,人的心境会为之一悦。

    宅屋有窗,不仅为了通风,还为了便于望。古今中外,人们建房购房时,对窗的朝向是极在乎的。人既希望透过窗望得广,望得远,还希望透过窗望到美好的景象。

    “窗含西岭千秋雪”——室有此窗,不能不说每日都在享着眼福。

    “罗汉松掩花里路,美人蕉映雨中棂”——这样的时光,凭窗之人,如画中人也。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如此这般的凭窗闲坐,是多么惬意的时光呢!

    人都是在户内和户外交替生活着的动物。人之所以是高级的动物,乃因谁也不愿在户内度过一生。故窗是人性的一种高级需要。人心情好时,会身不由己地站在窗前望向外边。心情不好时,尤其会那样。人冥想时喜欢望向窗外,忧思时也喜欢望向窗外。连无所事事心静如水时,都喜欢傻呆呆地坐在窗前望向外边。

    一言以蔽之,人眼那么喜欢望窗外。何以?窗外有“外边”耳。

    对于人,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内心的一部分和外界的一部分。人对外界的感知越丰富,人的内心世界也便越豁达。通常情况下,大抵如此。反之,人心就渐渐地自闭了。而我们都晓得,自闭是一种心理方面的病。

    对于人,没有了“外边”,生命的价值也就降低了,低得连禽兽都不如了。试想,如果人一生下来,便被关在无窗无门的黑屋子里,纵然有门,却禁止出去,那么一个人和一条虫的生命有什么区别呢?

    连监狱也有小窗。那铁条坚铸的囚窗,体现着人对罪人的人道主义。囚窗外冰凉的水泥台上悠然落下一只鸽子,或一只蜻蜒;甚或,一只小小的甲虫——永远是影视剧中令人心尖一疼的镜头。被囚的如果竟是好人,我们泪难禁也。为什么我们那么容易被“煽动”得戚然?

    无它,普遍的人性感触而已。在那一时刻,鸽子、蜻蜒、甲虫以及一片落叶、一瓣残花什么的,它们代表着“外边”,象征着所有“外边”的信息。

    当一个人与“外边”的关系被完全隔绝了,对于人是非常糟糕的境况。虽然不像酷刑那般可怕,却肯定像失明失聪一样可悲。

    据说,有的国家曾以此种方式惩罚罪犯或所谓“罪犯”——将其关入一间屋子。屋子的四壁、天花板、地板都是雪白的,或墨黑的。并且,是橡胶的,绝光,绝音。每日的饭和水,却是按时定量供给的。尽管如此,短则月余,长则数月,十之七八的人也就疯掉了或快疯掉了……

    某次我乘晚间列车去别的城市,翌日九点抵达终点站,才六点多钟,卧铺车厢过道的每一窗前都已站着人了。那些人久久地伫立窗前,谁站累了,进入卧室去了,窗前的位置立刻被他人占据。我的回忆告诉我,那情形,是列车上司空见惯的……

    天亮了,人的第一反应是望向窗外,急切地也罢,习惯地也罢,都是缘于人性本能。好比小海龟一破壳就本能地朝大海的方向爬去。

    就一般人而言,眼睛看不到“外边”的时间,如果超过了一夜那么长,肯定情绪会烦躁起来的。一日二十四时,夜仅八时,实在是上苍对人类的眷爱啊。如果忽然反过来,三分之二的时间成了夜晚,大多数人会神经错乱吧。

    眼为什么望向窗外?

    因为心智想要达到比视野更宽广的界域。虽非人人有此自觉,但几乎人人多少都有此本能。连此本能也竟全无之人,是退化了的人。退化了的人,便谈不上所谓内省。而人不内省,往往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窗外是“外边”;外国是“外边”;宇宙也是“外边”;在列车上,“外边”是移动的大地;在飞机上,“外边”是无际天穹;在客轮上,“外边”是蓝色海洋……

    人贵有自知之明,所以只能形容内心世界像大地、像海洋、像天空一样丰富多彩,“像”其意是差不多少。很少有什么人的内心世界被形容得比大地、比海洋、比天空更怎样。

    外边的世界既然比内心的世界更精彩,人心怎能佯装不知?人眼又怎能不经常望向窗外?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篇从象形文字的角度解读“窗”,既说明了窗的现实功用,又表现了窗具有的审美性。 B . 人对外界的感知会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如果没有了“外边”,生命的价值也就降低了。 C . 人们形容“内心世界像大地,像海洋,像天空一样丰富多彩”,意在表明人内心世界与外面的世界同样广阔精彩。 D . 文章以“眼为什么望向窗外”贯穿全文,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人性的独特观察,感悟细腻。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篇部分由“窗”而引出“窗外”,简洁自然,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构思颇为巧妙。 B . 窗外是“外边”,外国是“外边”,宇宙也是“外边”,运用排比,层层递进,表现了对人而言外面世界的宽广与精彩。 C . 文章最后两句运用设问,回答了“眼为什么望向窗外”的问题,抒发的感情更强烈,引发读者思考。 D . 文中叙述与议论相结合,将生活中关于窗子的感性叙述与对“窗子”之于人的重要性的理性分析有机融合,耐人寻味。
    3. (3) 第㉑段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 (4) 优秀的散文作家往往在选材方面匠心独运,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文在选材方面的突出特点及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高二下·浙江月考) 文言文阅读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严毅沉果,有大略。安禄山反,郭子仪荐其能,诏摄御史大夫,知节度事。肃宗即位,诏以兵赴灵武,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 , 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乾元初,代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滑汴节度使许叔冀战不利,降贼,史思明乘胜西向。光弼敦阵徐行,趋东京,谓留守韦陟曰:“贼新胜难与争锋,欲诎之以计。然洛无具粮,危逼难守,公计安出?”陟曰:“益陕兵,公保潼关,可以持久。”光弼曰:“两军相敌,尺寸地必争。今委五百里而守关,贼得地,势益张。不如移军河阳,北阻泽、潞,胜则出,败则守,表里相应,贼不得西,此猿臂势也。”遂檄河南纵官吏避贼,闬无留人,督军取战守备。上元元年,进围怀州,思明来救,光弼再逐北。思明屯兵河清,声渡河绝饷路。光弼壁野水渡,既夕还军,留牙将雍希颢守,曰: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左右窃怪语无伦。是日,思明果召日越曰:“光弼野次,尔以铁骑五百夜取之,不然,无归!”日越至垒,使人问曰:“太尉在乎?”曰:“去矣。”“兵几何?”曰:“千人。”“将为谁?”曰:“雍希颢。”日越谓其下曰:“我受命云何?今顾获希颢归,不免死。”遂请降希颢,与俱至。光弼厚待之,表授右金吾大将军。高晖闻之,亦降。或问:“公降二将何易也?”光弼曰:“思明再败,恨不得野战,闻我野次,彼固易之,命将来袭必许以死。希颢无名,不足以为功。日越惧死,不降何待?高晖才出日越之右,降者见遇,贰者得不思奋乎?”宝应元年,进封临淮郡王赐铁券 , 名藏太庙,图形凌烟阁。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一卷》,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B . 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C . 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D . 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御史,官名,春秋战国时列国皆有御史,掌管文书及记事,汉以后专司纠弹。 B . 长揖,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敬礼,比跪拜礼简慢,多用于平辈间。 C . 上元,指肃宗年号。皇帝通常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后人常用年号来代指皇帝。 D . 铁券,是封建帝王用以褒奖功臣、重臣的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崔众轻慢承业已令李光弼不满,兵权交接的狂妄彻底激怒光弼,招来杀身之祸。 B . 李光弼反对退守潼关,认为兵家寸土必争,主张移军河阳,形成灵活作战之势。 C . 史思明曾打败许叔冀,迫使其投降;后来他驰援怀州,又迫使李光弼两度败北。 D . 李光弼平叛有功,晋封临淮郡王,名列太庙,并在凌烟阁留下画像,极富荣宠。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贼新胜难与争锋,欲诎之以计。然洛无具粮,危逼难守,公计安出?

      ②恨不得野战,闻我野次,彼固易之,命将来袭必许以死。

    5. (5) 李日越为什么会投降?请简要说明。
  • 4. (2022高三下·淄博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咏怀二首(其一)

    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 , 金泥泰山顶。

    【注】①长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公元118年,被免官,闲居茂陵。②一简书:指司马相如的遗作《封禅书》,后被汉武帝封禅泰山所用。③金泥:水银和金子搅拌用于涂封,此处指的是涂封《封禅书》。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直接入题,交代了司马相如闲居茂陵这一历史史实,为下面写景、叙事张本。 B . 第二句写绿草茂盛,挂满井边石栏,勾勒出一幅荒芜、萧条的画面,意在表现司马相如居住环境之恶劣。 C . 第三句采用白描手法,普普通通一个“看”字,蕴含无限深情,描绘出司马相如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D . 第四句承接上句“看”字而来,描绘了一幅春风轻拂、佳人鬓发飘飘的唯美画面,令人不禁陶然心醉。
    2. (2) 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和尾联。
    1. (1) 贾谊《过秦论》中的“”两句形象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3. (3) “扁舟”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出现频率非常高,古人常常借此表情达意,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三下·淄博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令甫过立冬,秋禾已经收割,一马平川的田野阡陌_______着绿茵茵的麦苗。宋城村东南,几段土黄色残破的城垣兀立于旷野之上,遗世而独立,阳光照耀下格外惹人的眼。最东侧的一段保存较为完好,虽然看不到一块砖,全是夯土,却很“有型”,保持着墙的形体,没有坍塌委地的_______模样,仿佛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依然残留着一份硬朗。我沿着羊肠小道爬上了城墙,时近中午,太阳正好,晴空中偶有白云舒卷。高低不平的城墙上那些密布丛生的荆棘和小槐树还顽强地绿着,尽管和黄色斑驳着。站在城墙上远望,我断断续续发现南面和西面都遗失着一截一截的断壁残垣,合起来形成一座矩形城郭的大致轮廓居然出现在眼前。我由衷为之惊叹,这样一座荒弃的城垣,历经战乱兵燹、自然侵蚀,竟然至今还能保存着大体的模样,殊为难得。要知道,西方建筑是石头结构,不易损毁,像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堡遗址保存完好,而中国建筑是砖木结构,一把冲天大火就会将一座_______的建筑化为乌有。城墙荒废后有用的砖被捡走,唯余的就是夯土。夯土向来和土地一家亲,极易打成一片,而这些夯土能挺立着努力和脚下的土划清界限,一挺就是千年。即便肢残体破,身矮貌寝,也是_______,可谓一条土汉子!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蜷伏   颓败  美轮美奂 有模有样    B . 舒展  颓废  蔚为大观 惟妙惟肖 C . 蜷伏  颓废  美轮美奂   惟妙惟肖   D . 舒展  颓败   蔚为大观 有模有样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发现南面和西面断断续续都遗失着一截一截的断壁残垣,合起来形成一座矩形城郭的大致轮廓居然出现在眼前。 B . 我断断续续发现南面和西面都遗失着一截一截的断壁残垣,合起来一座矩形城郭的大致轮廓居然出现在眼前。 C . 我发现南面和西面断断续续都遗存着一截一截的断壁残垣,合起来形成一座矩形城郭的大致轮廓居然出现在眼前。 D . 我发现南面和西面断断续续都遗存着一截一截的断壁残垣,合起来一座矩形城郭的大致轮廓居然出现在眼前。
    3. (3) 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 7. (2022高三下·淄博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

    秋季,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花粉过敏。    ①     , 认为是由于体质差导致的感冒。其实,在我国北方地区,引发秋季花粉过敏的主要来源是蒿草、豚草、藜草等杂草的风媒花粉,(     ),会不可避免地被人吸入体内。    ②     , 但是过敏体质的人却会产生强烈、过激的免疫反应。当花粉附着于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引起或轻或重的炎症反应时,过敏体质人群就会出现结膜炎、鼻炎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鼻窦炎、中耳炎、哮喘等问题,    ③     , 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通过空气传播,这些花粉借助风力 B . 这些花粉借助风力,通过空气传播 C . 通过借助风力,空气传播这些花粉 D . 这些花粉通过空气传播,借助风力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2高三下·淄博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