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

更新时间:2022-03-14 浏览次数: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 1.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关于公元前632年雅典武装暴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的结果 B . 暴动的参加者主要是平民 C . 起义曾一度占领了雅典卫城 D . 暴动成功地推翻了贵族政治
  • 2.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   )
    A . 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 B . 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 C . 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D .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权利的要求
  • 3.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梭伦改革规定,按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   )
    A . 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B .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C . 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D . 满足男子参政愿望
  • 4.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梭伦指出:“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这表明梭伦制定法律的目的是(   )
    A . 树立古代法律的典范 B . 协调雅典公民阶层的利益关系 C . 保护雅典贵族的利益 D . 协调雅典各个阶层的矛盾与冲突
  • 5.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   )
    A . 赋予公民国家主人的地位 B . 引导公民切实关心国事 C . 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 D . 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 6.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在这一改革中,“解负令”的颁布(    )
    A . 使平民成为司法的主人,开创了司法独立的新时代 B . 稳定了平民集团,为雅典民主奠定阶级和社会基础 C . 保障了平民的政治权益,使人民主权理念落到实处 D . 开辟了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取得政治权利的新途径
  • 7.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纵观古今中外的改革,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最突出的相同点是(    )

    A . 都重视农工商业的发展 B . 都采取了中庸的立场 C . 都沉重打击了旧势力 D . 都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 8.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
    A . 设立公民大会 B . 实行陶片放逐法 C . 实行五百人会议 D . 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 9.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 B . 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C .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D . 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
  • 10.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该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商鞅变法中这一措施最重要的意义是(   )
    A . 促进秦国的商业贸易 B . 打破了原有的土地界限 C . 承认井田制的合法性 D . 以法律确立土地私有制
  • 11.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纷纷进行变法改革的直接动力是(   )
    A .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 . 确立封建专制统治 C . 争取兼并战争胜利 D . 阶级斗争异常尖锐
  • 12.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下列新法哪一项可以作为立论依据(   )
    A .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 B .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C . “集小乡邑聚为县” D .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 13.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该举措(   )
    A . 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 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 . 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D . 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 14.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商鞅正式变法前夕,发布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的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两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当时的黄金指的是黄铜)。可见商鞅(   )
    A . 十分重视金钱在变法中的作用 B . 认识到官民对变法执行力的重要性 C . 希望变法获得各个阶层的支持 D . 极力树立自己在秦国官民中的威信
  • 15.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清人洪亮吉在其文集中曰:“春秋时,列国皆用同姓,惟秦不然。”据他统计,秦国自孝公以来共引进了53名外国人才,这些人才对秦的发展和壮大直至最后的统一起了重大的作用。据此可知秦国(    )
    A . 商鞅变法影响深远 B . 军功爵制推行得力 C . 历来重视招揽人才 D . 贵族势力严重削弱
  • 16.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 . 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 . 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 C . 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 . 礼乐制度崩溃
  • 17.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改革措施中,不包括 (    )

    A . “雅重门族” B . “剃发蓄辫” C . “班赐冠服” D . “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 18.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与危机
  • 19.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   )
    A . 伯里克利改革 B . 商鞅变法 C . 梭伦改革 D . 孝文帝改革
  • 20.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北魏政府于484年颁布诏书:“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该项政策规定实行(   )
    A . 均田制 B . 三长制 C . 新的租调制 D . 俸禄制
  • 21.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北魏孝文帝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当时,有人对他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加以称赞:“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该措施是(   )
    A . 均田制 B . 租调制 C . 俸禄制 D . 三长制
  • 22. (2022高二下·汉滨期末)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   )

    A . 均田制 B . 三长制 C . 租调制 D . 汉化政策
  • 23.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
    A . 阶级矛盾尖锐 B . 民族矛盾尖锐 C . 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D .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 24. (2021高二下·武功期中)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 . 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 . 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 C .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D . 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
  • 25.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 . 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 . 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 . 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 . 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 26.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宋代,遇朝廷重要庆典时,官员子孙承恩特许入国学读书并入仕,有的功臣死后,推恩可达20多人。庆历三年,朝廷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朝廷此举力图(   )
    A . 传承宗法血缘观念 B . 掌握各级官员的任免权 C . 防止权贵垄断官位 D . 推动科举与教育相结合
  • 27.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宋代话本中记载,王安石曾微服到江宁,遇到一老人在喂鸡,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俱来就食。问其故,老人说:老孀居二十年,也在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 话本作为文学史料价值不大 B . 新法引起了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 C . 变法中存在一定的扰民现象 D . 免役法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
  • 28. (2021高一上·弥勒月考) 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 . 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 B . 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C . 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 . 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
  • 29.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比较商鞅和王安石的变法措施,我们会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以下是关于二者相同点的表述,其中恰当的是(   )
    A . 都注重发挥市场作用 B . 都改变了旧的土地制度 C . 都推崇严刑峻法 D . 都重视农业生产
  • 30. (2021高二下·江城期中)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
    A . 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的负担 B . 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C . 加速北宋走向衰亡 D . 加强对百姓的社会管控
二、材料分析题(31题13分,32题17分,33题10分)
  • 31.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

    ——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材料二: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

    ——摘编自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材料三:(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赵翼《廿二史札记》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的不同。
  • 32.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公善之而未用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口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

    ——《史记•秦本纪》

    材料三: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篇》

    1. (1) 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材料一中秦孝公不用帝王之道而用霸王之道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具体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大夫”和“文学”两派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
    4. (4) 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