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2-11-29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50分)
  • 1. (2023高二下·威远月考)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先后于公元前359年(或说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变法,部分变法内容如下。其中对当时社会发展进程起决定性作用的措施是( )
    A .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B . 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 C . 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D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 2.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引自《战国策·秦策一》)文中“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 )
    A . 没落贵族的利益 B . 立功将士的利益 C . 新兴地主的利益 D . 富裕农民的利益
  • 3.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正光(魏明帝正光元年,520年)以前,户口数比太康(西晋武帝)年间增加了一倍。照一倍计算,魏当有户五百余万,口三千余万...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渠发展。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得益于( )

    ①均田制的推行②俸禄制的广泛推行

    ③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④北魏时期铁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
    A . 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 . 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C . 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D . 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 5. (2023·佛山三模) 1902年,梁启超指出,新史学下的历史叙述应是区别于往复循环之进化现象的学科,所叙述的是群体的而非个体的进化,并通过群体进化的叙述而求得世间之公理公例。梁启超意在( )
    A . 否定传统史学研究 B . 阐述史学研究应为现实服务 C .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D . 强调史学研究应关注全人类
  • 6. (2022高二上·泸县期中) 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固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特色,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但此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而是建立在中国人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这段话的主旨是( )
    A . 赞扬中国民族主义的独特性 B . 中国力争取得平等国际地位 C . 批判大国强权政治的危害性 D . 谴责国际政治旧秩序的不公
  • 7.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
    A . 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 . 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 . 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 .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 8.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在《思想革命》中指出我们反对古文,大半原为它晦涩难解如今废去古文,将这表现荒谬思想的专用器具撤去,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这说明,当时提出“废古文”( )
    A . 顺应了平民价值取向 B . 彰显了科学的重要性 C . 推动了新文学的兴起 D . 旨在清除封建旧思想
  • 9.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前期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就其根本心态而言,是一种对晚清以来追求现代化方式的背叛和弃绝。他们认为要通过对传统文化全面批判的方式来进行政治创造,确立新的文化权威并以此摆脱心理和实践的困境。据此判断,前期新文化运动( )
    A . 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B . 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面貌 C . 找到了中国前进的正确方向 D . 立足于对辛亥革命的反思
  • 10.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1921年11月,毛泽东在《劳工周刊》上撰文提出: “劳动组合的目的,不仅在于团结劳动者以罢工的手段取得优益的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尤其在于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这说明当时的毛泽东( )
    A . 号召工人联合起来打破旧世界 B . 看到工农联合革命的必要性 C . 主张效仿苏俄走俄式革命道路 D . 强调城市武装暴动的重要性
  • 11.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1924年,有人统计了当时出版的一些新诗集里的惊叹号(!),说这种符号“缩小看像许多细菌,放大看像几排弹丸”,认为使用惊叹号是消极、厌世、悲观等情绪的表现,并把使用这种符号的白话诗诬之为“亡国之音”。这表明(    )
    A .   专制和愚味束缚大多数国民头脑 B . 守旧观念阻碍文学改良萌生 C . 文明开化的新风尚成为时代潮流 D . 思想文化革新仍然任重道远
  • 12.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1927年,毛泽东指出:“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这说明,毛泽东( )
    A . 主张依靠广大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 . 认为孙中山未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 C . 肯定了农民在历史上的主体地位 D . 赞扬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成绩
  • 13.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上述材料说明 ( )
    A . 党的先进性的关键是文化问题 B .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 . 调查研究是社会主义必由之路
  • 14.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毛泽东认为人民是工人、农民、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从地主阶级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开明绅士;抗日战争时期他认为凡参加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涵盖在人民范畴之内。据此可知毛泽东(    )
    A . 将区分敌友作为民主革命首要问题 B . 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调整人民范畴 C . 进一步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 . 将统一战线看成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 15.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诗句“两袖清风遗世立,一心科学为苍生”表达了人们对已故科学家袁隆平的敬仰和缅怀,这种崇敬之情源于先生在农业科学方面的巨大贡献。下列属于袁隆平成就的是( )
    A . 成功研制原子弹 B . 培育,优化杂交水稻 C . 改进巨型计算机 D . 把宇航员送人外太空
  • 16.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202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该法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目的定位、明晰了职业教育定义范畴、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层次等。由此可见,该修订的主要目的是( )
    A . 进一步地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B . 更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劳动者 C . 适应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D .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17.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如表为新中国成立前后,以老舍作品《骆驼祥子》为原本创作的连环画的情节变化。这表明( )

    创作时间

    情节变化

    20世纪40年代

    忠实地依据原著作品

    1951年

    增加了“祥子经曹先生介绍去了解放区”的情节

    1953年

    增加了“祥子因为偷鸡摸狗被关进监狱,狱中遇见无产阶级战士,深受感化”的情节

    1957年

    洋子的悲剧被改编为爱情故事,虎妞被改编得善良美丽,充满同情心

    A . 连环画成为文化普及的重要手段 B . 连环画集中继承了传统艺术风格 C . 特定思想感情风俗习惯影响创作 D . 连环画的革命救亡色彩愈发浓厚
  • 18.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1964年,我国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58%,1982年为22.81%,到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文盲、半文盲率已降至15.88%,2000年进而降为6.72%。这说明我国( )
    A . 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B . 社会成员求知欲显著提高 C . 国民综合素质有巨大提高. D . 基本上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 19.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 )

    背景

    影像艺术发展

    19世纪末摄影、缩短曝光技术发明

    1895年电影诞生

    影像与声音技术结合

    有声电影产生

    电信号传输图像技术

    1926年电视诞生

    A . 科技推动影视业兴起 B . 电影艺术丰富了人类生活 C . 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 D . 影视发展推动了世界联系
  • 20.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关于公元前632年雅典武装暴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的结果 B . 暴动的参加者主要是平民 C . 起义曾一度占领了雅典卫城 D . 暴动成功地推翻了贵族政治
  • 21.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 . 广大妇女不能参政 B . 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 C . 城邦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D . 向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公民权
  • 22.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公元前631年,贵族出身的基伦企图依靠自己的亲信,发动政变,以便建立僭主政治,但政变在雅典贵族与平民反对中失败。由此可知,当时雅典(    )
    A . 平民与贵族矛盾已解决 B . 民主政治是大势所趋 C . 直接民主受到严重挑战 D . 公民享有充分的权利
  • 23.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某学者在描述近代西方某一文学流派时说:小说叙述的故事是否真实发生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叙述的真实性,即通过某种叙事手段和视角很好地呈现人类经验的内在和外在的图像,揭示生活的本质,而非历史的真实。符合这一风格的文学作品是( )
    A . 《西风颂》 B . 《老人与海》 C . 《人间喜剧》 D . 《苹果车》
  • 24.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约翰·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愦怒的葡萄》以美国20世纪30年代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乔德一家为代表的大批破产农民逃向加利福尼亚去寻找机会的经历。但是当他们最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加利福尼亚时,等待他们的不是梦想中的天堂,而是又一个地狱。该作品( )
    A . 叙述内容都是客观历史事实 B . 讴歌了坚毅勇敢的美国精神 C . 是对资本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D . 彰显了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
  • 25.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某同学在欣赏一幅作品时,看到这样一幅介绍作品风格的词汇——“变形”、“夸张”、“抽象”。该作品最有可能是( )
    A . 《自由引导人民》 B . 《马拉之死》 C . 《向日葵》 D . 《格尔尼卡》
二、材料分析题(共38分)
  • 26.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语言文字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国家更为持久和稳定的标志和符号....而秦代向民众下达皇帝旨意的诏书石刻以小篆写成,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国家和统一帝国的产物。这显然,带有将刻写的内容永远流传后世的期待。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指出,1955年要发动全国讨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5 年,《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在全国印行,各地的群众讨论陆续展开,并对草案高度拥护。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繁体字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是严重的妨碍。方案强调国家对汉字简化的支持态度。改革文字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根据21世纪初的国家调查数据显示,89.58%的人选择阅读相同内容的简体字印刷品,95.25%的人 平时主要写简体字。下表内容为近现代以来新词汇事例。

    创造新词的方式 繁体字 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 沙發 、牛顿、布爾什维克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
    赋予旧词新涵义 共和、格致学、科学、總统 共和、格致学、科学、总统
    其他 西學、洋發、孔子學院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摘编自陈先松等《新中国成立初期汉字简化改革体现的人民立场》等

    材料二:英国的殖民地开办了许多免费的教授英语的学校,对拔尖学生发放奖学金。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工场。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150年中,约一半的科学技术文献是用英文写作的。在国际海事救助和航空管制方面,各国按英美国家的安全和技术标准统一使用英语。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和美国已是世界重要的文化产品生产国。

    ——摘编自《英国近近现代教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在不同时期重视语言文字的原因和新中国文字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英两国文字变革的不同之处。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语言文字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 27.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开创了撰写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的体例,展现了匈奴、东越、南越、西南夷、朝鲜和大宛等少数民族(有些超出国内少数民族的范围)的风貌。《史记·匈奴列传》曰:“匈奴夏后氏之 苗裔也,....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语言为约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披旃袭。”...十六国时,匈奴人刘渊曾拜儒者崔游为师,“《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他在称汉王之前,宣称“大禹出于西戎,(周)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称汉王时,他又以汉朝的继承者自居。

    ——摘编自陈琳国《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1901 年10月,梁启超发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提出:“民族主义者, 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梁氏同时指出,西方民族主义已发达数百年,当时已进入了民族帝国主义时期,而我中国人民正受此民族帝国主义侵害,故“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1902年2月~4月,梁启超又在《新民从报》上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更加明确地指出:“今日欲救中国, 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王先明《传统民族主义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界标》,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民族主义的新内涵并说明其产生原因。
三、论述题(共12分)
  • 28.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西方和中国(思想史)各自都是变化万千,而思想的演变是与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变化密切相关的:中西双方之思想亦有其各自发展的内在理路。倘若把视点集中到中国,也应记住冲击中国的西方是个变量而西潮入侵中国之时,中国本身的传统也在变。(当然双方也都有许多__或者是更多__不变的层面)如果仅注意西潮冲击带来的变化,而忽视不变的一面,或忽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传统自身演变的内在理路,必然是片面的。

    ——摘编自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