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林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2月开学检测...

更新时间:2022-03-18 浏览次数:60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开篇便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人们常说的乡土、乡景、乡情、乡音、乡邻、乡德等,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然而,中国乡土文化的价值一度因为战争破坏和经济发展而被低估。在当前我国大力振兴乡村的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价值亟待被重新认识,乡土文化振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是农民,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流动,越来越多的“空心村”出现,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日益丧失,乡土文化的传承变得困难,乡村文化振兴任重而道远。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农村文化生发、传承的载体,也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状态,影响着乡村社会的道德价值和秩序体系,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日益加速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人口大规模,持续性向城镇迁移,基层农村文化呈现“空心化”与“格式化”的特征:传统的基层社会关系结构逐步瓦解;农民文化需求不明确,表达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内生动力不足;农村社区文化认同日益弱化;农村旧的社会结构瓦解,新的社会结构正在探索建立的过程中。

    城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但是物质生活的富足,越来越不能掩盖精神荒漠的蔓延,而随着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影响日益加深,文化建设的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公共文化空间被逐步弱化。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空心化。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出于生计或者发展考量,选择前往城市工作或定居。在我国农民工团体中,青壮年农民工是其中的主力军。城市化和市场化吸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精英离开乡村,导致乡村文化发展的公共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失,从而削弱了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而且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的农村社会,文化消费动力不足,公共文化参与率偏低,导致公共文化空间出现结构性陷落。

    二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失衡。繁荣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颇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基层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管理模式相对固化,设施配置落后、文化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与居民的文化生活不能有效衔接,造成一定的资源闲置和机构空转。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以及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和自主化,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与居民文化消费的自主性选择之间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三是传统乡土文化认同危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和农村地区欠发达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一些地区的乡村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中国著名社会学专家贺雪峰教授指出,农民外出务工有两种不同的逻辑:一种是为了提升村庄生活质量,务工逻辑服从村庄生活的逻辑;另外一种是积攒进城安居所需的费用,或者说是积攒逃离村庄的费用。由于城市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地位,第二种务工逻辑将日益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追求更现代化、更主流的城市生活。在现代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的裹挟下,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靠拢,致使传统乡土文化陷入认同危机。

    (摘编自陈波《公共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振兴的“软肋”》)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其本质与内核是乡土文化。 B .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日益丧失必然造成“空心村”增多,乡土文化的传承更加困难。 C . 城乡二元结构对立的加剧,使基层农村文化呈现出“空心化”与“格式化”的特征。 D . 当前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化,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亟须完善。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弱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软肋”。 B . 文章以主体空心化、供给失衡、认同危机三个分论点,论证了公共文化空间弱化的原因。 C . 文章引用贺教授的观点,巧妙地衔接了乡村发展滞后和传统乡土文化的认同危机的内容。 D . 文章充分肯定了乡土文化在振兴乡村战略中的地位,同时也指出了乡土文化堪忧的现状。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推动了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也造成了农民精神生活的空虚。 B . 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精英是乡村建设的主体,留住他们,就能保证乡村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振兴。 C .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供给模式,丰富服务内容,能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 D . 农民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提升农民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认同。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全球疫情多变,舆情也扑朔迷离。营销号造谣获利不是新事,“妖言惑众”也是如此。都知道,在这背后有一套以流量套利的生意经。但不少人不断靠“带节奏”成功牟利,除了“盈利模式”在奏效,恐怕更有市场在帮忙。有些热传的言论、文章,事实未必一概离谱,观点结论也像那么回事,其实在论事说理时玩了不少常人不注意的障眼法,又或者抢先站上某种“制高点”来“扯虎皮拉大旗”……对这类“妖言”更应当警惕,因为它们比那些一眼就容易戳破的谣言更容易大行其道。比如前段时间疫情开始全球爆发时,有些自媒体、公众人物甚至专业媒体机构利用公众情绪做文章,或是对他国处置情况大加嘲讽,借此“扬我国威”;或是放大诸如“某国要对我国实施制裁”等等“坏消息”,激起舆论的义愤和担心。其中很多不能完全说是空穴来风,但往往并未呈现完整事实,或是援引了一些来源不明的小道消息。这类似是而非的东西,往往更容易导致舆论场上的过激反应,甚至影响人们的判断。

    “带节奏”固然招恨,为了赚流量和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的行为也应当严惩,但除了要解决“带节奏”的人这一方面的问题,恐怕也要想一想,怎么让舆论场的“免疫力”变得强一些。都说大变局下要用“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舆论场上也总有一些常识是不会变的,有一些“大道”也是不会变的,比如发展是硬道理,比如市场主体的感受最重要,比如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比如中国和世界唇齿相依,比如人类终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对这些信念的坚持,就是最基本的“确定性”。有了这样的确定性,面对舆论场上的真真假假,面对那些“带节奏”的把戏,自会有足够的免疫力。

    (摘编自朱珉迕《面对“带节奏”,如何具有免疫力》,《解放日报》2020年4月17日)

    材料二:

    自2014年8月起,国家先后发布文件,开始着手整治网络社会治安,但仍需广大网民的全员配合。

    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存在于媒体信息发布之前,而自媒体时代是“后把关人”的时代,为避免因自媒体的把关人的缺失而造成信息缺陷及消极的社会影响,必须重建把关人机制。在自媒体营销号中,把关人角色失位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自媒体信息的审核还不够严谨。只有对事件信息进行严格把关,才能剔除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实消息,为突发网络舆情的正常演化创造空间,营造和谐的网络社会舆情环境。

    虚拟圈子化的人际关系突破了空间、年龄,职业、知识的限制,在“意见领袖”这个大家长的带领下,形成“新家庭”,即新的具有同一或相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群体。因此,一旦某个意见领袖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将会带来无数“认同”及“附庸”的声音。对于意见领袖的正确培养,关乎整个自媒体的舆情的走向,也关乎国家民众心声的走向。一旦自媒体营销号出现令广大网民舆论走向失调的趋势,“意见领袖”往往会成为拉住舆论失控的关键绳索,为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发挥巨大作用。

    要教育民众以批判、学习的态度对待自媒体营销号,学会分辨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警惕性,培养和锻炼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除此之外,网民还需要加强自我约束能力,将法律和道德约柬作为基本底线,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原则,不盲从。

    (摘编自陈玲,欧坤《舆情事件中自媒体营销号的规范化研究》,《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材料三:

    营销号铤而走险的冲动来自对利益的追逐。在互联网平台上注册账号,收集内容然后加工推送出去,获得流量,就能变现。有媒体曝出,权重高的账号,1万阅读量有80元的收入,还有粉丝广告收入,很多人都是注册多个账号来做。此外,这些营销号还可以通过“软广植入”“贴片广告"“返佣商品推广”等方式变现。

    营销号炮制的内容往往会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也有的通过制造焦虑来引人关注。总之,有人阅读才会有流量,有人为流量买单才能变现。这些人无形中成了营销号的“助威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当然,应该承认流量作为数据标尺的价值,但是多元化的社会,流量不应该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尺。各方在打击流量至上的同时,也急需寻找到更好的标尺。只有这些标尺客观、公正,才可能为社会“松绑”。

    (摘编自杜鑫《营销号炮制假消息背后有何经济利益》,《工人日报》2020年3月23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营销号造谣获利,依靠的是以流量套利的生意经,这是一些营销号不惜妖言惑众获取流量的根本原因。 B . 心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和世界唇齿相依等“确定性”的信念,自会识破舆论场“带节奏”的把戏。 C . 意见领袖的被认同感较强,因此其在自媒体平台发表的观点,均会带来无数“认同”及“附庸”的声音。 D . 营销号炮制的内容往往会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这些阅读者不知不觉中又变成了营销号的“助威者”。
    2. (2) 下列不能作为自媒体营销号传播不规范的依据的一项是(   )
      A . 围绕公众关心的公共性议题编造刺激公众神经的谣言,从而吸引转发和讨论。 B . 报道个别企业的产品不合格现象及经营不规范现象。 C . 站在道德制高点肆意批评、侮辱他人等“键盘侠”行为。 D . 为网络公关的客户发帖,抹黑竞争对手,从而获得巨大利益。
    3. (3) 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在舆情事件中除国家提升监管力度外,我们在规范自媒体营销号方面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老校长的阴谋

    童树梅

    正是暑假,这天姜沟小学的老校长周为根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负责全乡教育的陈副乡长。

    在饭店雅间里,陪陈乡长一瓶五粮液下肚,一桌螃蟹甲鱼一个也不少的酒席一扫光后,两人来到破破烂烂的学校前。陈乡长满面红光,一边剔着牙一边歪着眼睛打着饱嗝说:“老周哇,雷雨季节马上就要到了,一想到全乡中小学还有许多危房我就喝不下吃不饱,我真怕它们会倒啊!所以哩,今儿个我是忙里抽空到你这儿来,看看有什么要我帮忙解决的。对了,你这老周同志可是远近闻名的小气人,我自上任以来还是第一次喝到你的酒哩,今天怎么会舍得弄出这么一桌酒菜?是不是有阴谋?我可跟你有言在先,目前乡财政十分困难,有点钱得把紧要的先安排……”

    周为根听了满面堆笑地递过一根烟,点上后说:“乡长大暑天下来视察,我意思一下也是应该的,哪敢耍什么阴谋噢!不过说到危房我倒跟您的想法不一致,我是怕它们在暑假里在雷阵雨的冲刷下不倒,等到开学上课的时候反而倒下来,那时可就出大娄子了!”

    陈乡长一撇嘴说:“危言耸听,不会这么吓人吧?”

    周为根还要说,忽然“啪”的一声脆响,两人冷不丁吓了一跳,掉头一看是几个小男孩在玩鞭炮。老周一见笑了起来,说:“这倒有趣,且让我发下少年狂。”一边说一边立即大步跑过去,竟跟几个小男孩要过一小挂鞭炮来,用香烟一边点一边说:“教室太烂了,我真怕哪天会砸着娃儿们啊! ”然后随手一扔,小鞭炮恰巧从一间教室开着的窗子扔了进去。

    鞭炮立即“癖里啪啦"地爆响起来,陈乡长乐得哈哈大笑,说:“你这老周怎么像个老顽童了……”

    他的笑声顿住了,一声巨大的沉闷的响声惊得两人目瞪口呆:那间教室突然倒塌,砸得尘土飞扬!一小挂鞭炮竟然震倒了教室!

    接着陡响起一声戛然而止的惨叫!两人的脸“喇”的一下全白了,教室里有人,出人命了!闻声而至的村民们火速挖掘抢救起来,很快挖出了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一头大肥猪给砸死了!

    周为根这下冒火了,跳脚大叫起来:“我说这是谁家的猪啊?竟然养到学校里了!咱学校再破难道还不如个猪圈吗?不行,这猪我得没收,谁有话跟我讲!”

    陈乡长依旧神魂未定,嘴里喃喃地直说:“幸亏幸亏,真要是砸着人可就坏了大事了!”可不是吗,马上就要换届选举了,他心里早就瞄着那正乡长一职,要是在这节骨眼上出了大事可就功亏一篑了。

    当周为根神速地叫人杀了猪并送上四条肥大的猪腿后,陈乡长终于下定了决心,用力拍拍周为根的肩膀说:“你就等好消息吧,在秋天开学之前我一定还你个新学校——今天这情景也太刺激了!”

    送走陈乡长后周为根背着双手喜滋滋地回了家,谁知一跨进自家的门槛,就听到走娘家刚回来的老伴朝他没头没脸地喊了起来:“我说你这个穷校长干啥去了?咱猪圈里的一头大肥猪被贼娃子偷了知道不知道?”

    周为根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喜悦,朝老伴大笑道:“哈哈,当然知道,老夫把它拴在咱学校最破的一间教室里一根最腐烂的大梁上了。贤妻,它今天可大大立了一功,我把鞭炮一扔它大惊之下就把大梁拽断了,然后教室应声而倒!”

    老伴一听眼里都要喷火了,喊道:“那猪呢?”

    老周一摊手:“当然砸死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猪腿送给了陈乡长,猪头猪肉猪下水我当酒菜钱还给饭店了,好家伙,招待陈乡长一顿花了咱家整整一头猪哩。”

    老伴“扑通”一声坐地上大哭起来:“死老头子,这日子没法过了,你这样做图的是什么啊?”

    周为根眼都笑眯了,说:“一头猪换来一所新学校,你说值不值?”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情节大致分为“宴请乡长——鞭炮炸校——老伴哭猪”三个部分,中间一部分是高潮,暗藏玄机。 B . 小说标题就点出了“阴谋”二字,但一直到结尾才道出了“阴谋”的真相和内幕,使前文充满了悬念。 C . “老伴”是一个次要人物,但作用不小,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计、主题的揭示都有直接作用。 D . 小说的结尾富有戏剧性,老伴的大哭和周为根的大笑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周为根的形象和思想境界。
    2. (2) 请简要分析周为根这一人物形象。
    3. (3) 小说是怎样刻画陈乡长这一人物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王方翼,并州祁人也,高宗王庶人从祖兄也。祖裕,武德初隋州刺史。父仁表,贞观中为岐州刺史。友人赵持满犯罪被诛,暴尸于城西,亲戚莫敢收视。方翼叹曰:“栾布之哭彭越,大义也;周文之掩朽骼,至仁也。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乃收其尸,具礼葬之。高宗闻而嘉叹,由是知名。

    永徽中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迁肃州刺史。时州城荒毁,又无壕堑,数为寇贼所乘。方翼发卒浚筑,引多乐水环城为壕。又出私财造水碾硙,税其利以养饥馁,宅侧起舍十余行以居之。属蝗俭,诸州贫人死于道路,而肃州全活者甚众,州人为立碑颂美。

    会吏部侍郎裴行俭西讨遮匐,奏方翼为副,兼检校安西都护。又筑碎叶镇城,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五旬而毕。西域诸胡竞来观之,因献方物。

    永淳中,车簿反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兵救之,至伊丽河。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俄而咽面悉发众十万,与车簿合势以拒。方翼屯兵热海,与贼连战,流矢贯臂,徐以佩刀截之,左右莫有觉者。遣裨将分道讨袭咽面等。贼既无备,因是大溃,擒首领突骑施等三百人,西域遂定。以功迁夏州都督。属牛疫,无以营农,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百姓赖焉。

    永淳二年,诏征方翼,将议西域之事。于奉天宫谒见,赐食与语。方翼衣有旧时血渍之处,高宗问其故,方翼具对热海苦战之状。高宗使袒视其疮,叹曰:“吾亲也。”赏赐甚厚。俄属绥州白铁余举兵反,乃诏方翼副程务挺讨之。贼平,封太原郡公

    则天临朝以方翼是庶人近属阴欲除之及程务挺被诛以方翼与务挺连职素善追赴都下狱遂流于崖州而死。

    (节选自《旧唐书·王方翼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则天临朝/以方翼是庶人/近属阴欲除之/及程务挺被诛/以方翼与务挺连职素善/追赴都下狱/遂流于崖州而死 B . 则天临朝/以方翼是庶人近属/阴欲除之/及程务挺被诛/以方翼与务挺连职/素善追赴/都下狱/遂流于崖州而死 C . 则天临朝/以方翼是庶人/近属阴欲除之/及程务挺被诛/以方翼与务挺连职/素善追赴/都下狱/遂流于崖州而死 D . 则天临朝/以方翼是庶人近属/阴欲除之/及程务挺被诛/以方翼与务挺连职素善/追赴都下狱/遂流于崖州而死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祖,作为亲属关系称谓词,是祖父的亲兄弟。相对于祖父的长幼关系,分为从伯祖父或从叔祖父。 B . 令,发号令使有所为,引申为必须执行的法令、指令、军令。又引申为发布命令的长官,因而固定指古代政府官员,如中书令、县令等。 C . 侍郎,创建于汉代,为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沿用到清末。 D . 郡公,曹魏始置,为同姓皇室的最高封爵,为实封,有封国和食邑,世袭。唐以后常为虚封,一般不可世袭。明初取消,以后不再复置。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方翼重情重义,收葬朋友。友人赵持满犯罪被杀,连赵家的亲戚都不敢探视收尸,王方翼一番感叹之后,收其尸并按礼节安葬了他。 B . 王方翼爱护百姓,为民谋利。王方翼修建城墙和护城河使百姓免受寇贼劫掠;又拿出私财造水碾,供养饥民,肃州百姓得以全部存活。 C . 王方翼善于作战,英勇破敌。车簿围弓月城,王方翼率兵在伊丽河大破敌军;后来咽面与车簿合兵,王方翼派副将分路袭击,大获全胜。 D . 王方翼意志坚强,不惧疼痛。王方翼率军在热海与敌军连续作战,被流矢射穿手臂,他用佩刀慢慢斩断箭杆,竟然没有被身边人发现。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五旬而毕。西域诸胡竞来观之,因献方物。

      ②属牛疫,无以营农,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百姓赖焉。

  • 5. 古代诗歌阅读

    老马行

    陆游

    老马虺隤依晚照,自计岂堪三品料?玉鞭金络付梦想,瘦稗枯箕空咀瞧。

    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注】①这首诗是陆游82岁那年写的,时宋宁宗下诏伐金。②虺隤(huī tuí):衰老生病。③三品料:北汉刘旻兵败,独乘一马逃脱,回到太原后,对此马饰以金银,用三品官的俸禄来饲养它,并封之为“自在将军”。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中的老马虽有玉鞭金络的梦想,慨叹年迈羸弱,无力驰骋沙场,亦无需精细的饲料。 B . 中原正闹蝗灾旱灾,诗人认为金人气运衰退,正是伐金的好时机,因此为伐金诏令兴奋。 C . “一闻”即初闻,用“一”字,写出了老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心情,衬托机会的难得。 D . 夕阳晚照,虽吃着粗劣草料,老马仍想着追随王师北伐平定燕赵,言辞铿锵,意气昂扬。
    2. (2) 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相比,这首诗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2. (2) 李煜《虞美人》中用“明月”与“东风”表达亡国之痛的句子是“。”
    3. (3) 苏轼《赤壁赋》中写出客人幻想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眠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语言文字运用Ⅰ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          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          , 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          、“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书写,取决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          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方寸之间  雄才大略  销声匿迹  安居乐业 B . 方寸之间  雕虫小技  离群索居  安身立命 C . 立锥之地  雕虫小技  销声匿迹  安身立命 D . 立锥之地  雄才大略  离群索居  安居乐业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将以怎样的面貌书写时代,取决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B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C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D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 8. 语言文字运用Ⅱ

    现在的“剧本杀”已经不限于案件推理,而是发展为玩家通过文字剧本或其他信息载体来实时角色演绎的游戏,形成了推理本、欢乐本、情感本、恐怖本、演绎本等多种剧本类型。随着“剧本杀”的风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浸于这种“社交+游戏”的体验之中。这一新兴市场的快速扩张,也伴生了入行门槛过低、审核把关缺失、版权保护不足等行业乱象。

    从大的方向上讲,①                    。在安全上,既有防火防疫等问题,也有剧本涉黄涉暴的问题。在版权上,由于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问题,导致“现在市场上抄袭现象严重”,②                    。顾名思义,③                    , 可谓是“得剧本者得天下”。在版权问题上,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则很难吸引优质作者,随着产权保护网越织越密,更会因为抄近路、走小路而导致无路可走。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请概括第一段的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舆论行事,何事不成!舆论所向,天下无敌。     ——拿破仑

    舆论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积极社会力量。           ——穆勒

    随着舆论思考的,都是自己耳塞眼闭的人。         ——尼采

    来自自由公民的舆论要比暴君更为专横。           ——皮亚特

    黑格尔说:“无论在哪个时代,舆论都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当下互联网的普及,为舆论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巨大便利。当代青年该如何面对互联网时代舆论的洪流?又该如何发表自己的言论?请参考以上材料,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