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50页 (二)辛亥革命355页 (三)创建中华民国355页 |
时间(年) |
煤矿开采(吨) |
蒸汽船数(艘) |
铁路铺设(英哩) |
1873 |
600000 |
26 |
18 |
1894 |
5000000 |
169 |
2100 |
1904 |
13000000 |
797 |
4700 |
材料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组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黄朴民《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实在是关系到整个中华大地再次统一的重大事件,这是因为文明的内容与程度的相对接近才是国家统一昌盛的真正基础。
﹣﹣李凭、袁刚《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材料一:戴逸、李炳清主编的中国历史丛书书目摘录
第一册 民族独立 林家有等著 第二册 社会进步的谋求 张绍君等著 第三册 近代化理想的探索 葛洪泽著 …… 第六册 革命激流的砥柱 新莲芳著 |
材料二:第六册《革命激流的砥柱》目录摘录
导言:峰回路转的必然选择 第一章 点燃火种 第二章 焕然一新 第三章 独辟新径 第四章 抗战中坚 第五章 天翻地履 结语: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 |
材料一:1953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已经经历几大回合……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1978年)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材料一 在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由于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于是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工业化开始后,殖民扩张逐渐向世界各个已有文明的核心区推进,西亚、北非、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继落入了西方列强的控制。……,他们动用工业文明的技术手段杀戮和压迫弱小民族,变得比任何时代都更野蛮。
——《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材料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鉴于美国所处的非常有利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世界性的思想体系,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一个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