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的战术很灵活,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
八路军的宣传方面要强于日军,深得民心(甚至日军也被影响) |
“三光政策”反而使百姓更加支持八路军 |
八路军武器装备差,远不如日军 |
由于民众支持,八路军的情报更加及时、准确,这使得八路军可以采取很灵活的战术,给日军以很大损害 |
日本军队是不可能战胜他们的 |
材料一:民国初期,各党派设有竞选机构。例如,国民党设选举科,同时到各省成立支部,加强在备省的选举动员。共和党也在全国各地设立分部,加强选举的组织。候选人的竞选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公开发表竞选演说这样的形式,而且各党的纲领大体上差不多。当时选民投票大致有“重视民主权利”“盲目投票”“讽制选举”等几种心态类型,大部分国民尤其是农民阶层对选举是冷漠的。在国会议员及省议员选举中,各党派“威逼胁迫,手枪相向”“抢票、毁票”“拉票.冒投”的现象很多.选举大都沦为军人政权执政的工具。由于选举中组织、监督不到位,选民调查的涵报、浮报的现象比较严重。投票的秩序也因为组织不力而混乱,投票的准备不充分。设置的投票所不足,授票所经常出现逸民拥挤而使授票没办法正常进行的现象,影响了投票的过程,进而导致选举结果不公平。
——摘编自唐可迈(民国初期选举制度评价》
材料二:国议会选举制度主要是议会下院的选举,也就是通过普选推出代表不同行政地区参与立法和行政的议员。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下院的选举制度经过多次扩大逸举权的改革,直到1949年通过《人民代表制法),才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普选制。英国现代政党政治的产生使选举对政治的影响有了一个更为现代的中介手段:选举行为、选票取向从原来通过个人行为发展为通过现代政党这种现代政治组织作用于政治行为和政治取向。这就使选举对政治的影响不仅从议会扩大到政府(行政)和司法而且还从个人影响发展为组织影响。
——摘编自米雪(浅析英法议会选举制度对政党的影响》
材料: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古代根本就不存在城市。他指出中国城市的一些所谓“非主流”特征:首先,城市功能的非商业性。“在中国,城市是个要塞及皇权代理人
的治所”。其次,中国城市没有独立的市制,不具备行政主体法人资格。第三,中国传统城市没有市民阶级成阶层。“最重要的,城市的团体性格以及“市民的概念(相对于步野人而言)
从未存在于亚洲的城市,就算有,也只是些萌芽罢了。”第四,中国传统城市“不存在有类似西方可以代表市民的共同体(例如市参政会)”。
——摘编自涂文学(外力推引与近代中国“被城市化”)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城市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材料: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5 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6年4 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到1990年,全国有1495个县普及初等教育,占比约为76%,城市基本实现普及初中教育。
1986年3月,国务院制定(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明确高校拥有一定的办学、财务、基本建设、人员、教师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教学、科研、对外学术交流等自主权。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较本、专科学生达到206.6万人,比1978年增长1.4倍,1987年,国务院批转(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推动成人教育向多功能、多规格发展。到1988年,成人高等教育在校本、专科生达到172. 8万人,比1980年增长8.2倍。
——摘编自程中原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939年,苏联在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对德政策发生变化,但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德军以“闪电战”迅迷深入苏联领土,苏联红军的防线很快崩潰,死伤枕籍。同年9月.德耳集中兵力开始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进攻。苏联最高统帅部采取了各种紧急措施来保卫首都,重用朱可夫大将;组建新的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莫斯科市民也被动员起来。围绕莫斯科城修筑起三道防御工事。处于防御状态的莫斯科城,被街垒、工事严密地封锁起来,食品严重姬缺。苏联红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颓强抵抗。同年11月7日红场阅兵后,苏军发起反攻,虽然伤亡重大。但成功解放了罗加切沃等一系列地区与城市。
德军在莫斯科战投损失兵力30多万。丢失坦克、火地以及其他技术装备不计其数。德军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冈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联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摘编自[英]诺曼·斯通《二战简史:黑暗时代》
材料:裴矩(547- 627),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他动年丧父,勤勉好学,善作文,有智谋,留心政治时事。成年后,先后在北齐、北周做官,得到杨坚赏识,被召入幕府。杨坚建立隋朝后,任裴矩为给事郎,参加过平陈之役。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他奉命平定岭南王仲宣、周师举叛乱,以几千弱兵安托了二十余州,得到隋文帝杨坚的嘉奖。炀帝即位后,更是重用装矩积极经营西城,扩大了中原与西城及西欧的贸易。期间,装矩撰写了《西域图记》三卷,提出了消灭吐谷浑和突厥的主张,并促成炳帝西巡,扩大了隋朝在西城的政治影响力。总之,装矩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建树。
——摘编自李中华(裴矩与隋朝拓边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