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05-05 浏览次数: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高二下·普宁月考)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  )
    A . 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 . 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 . 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 . 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 2. (2024高二下·怀柔期中)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
    A . 勤劳勇敢的精神 B . 耕读情怀 C . 艰苦奋斗的精神 D . 家国情怀
  • 3.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虽孔子提出“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但其学说具有多面性,所以儒家学派总能迎合整个封建时代各个时期的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这表明( )
    A . 孔子维护严格的等级秩序 B . 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内涵 C . 儒家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 D . 行政组织思想要以人为本
  • 4.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这些留学生归国后,要求仿效中国。于是日本政府实行( )
    A . 农奴制改革 B . 大化改新 C . 明治维新 D . 建立政教合一
  • 5.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明朝时,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 . 吴承恩融合佛教思想创作《西游记》 B . 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C .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D . 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
  • 6.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 . 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 .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 .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 . 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7.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下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A . 古代印度 B . 古代埃及 C . 古巴比伦 D . 古代希腊
  • 8. (2022高二下·密山期中) “开始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在短短一个世纪内,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它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里所说的这一帝国和宗教是(    )
    A . 罗马帝国 基督教 B . 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 C . 拜占庭帝国 东正教 D . 基辅罗斯帝国 东正教
  • 9.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 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 B . 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 C . 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 D . 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
  • 10. 公元前5世纪,希腊社会发展到巅峰期,被称为古典时代,下列出现在希腊古典时代的是(   )

    ①《十二铜表法》                     
    ②帕特农神庙

    ③《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④柏拉图创建“学园”讲授哲学和数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1. (2022高二下·宣城期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罗斯媒体大肆宣扬:“所有斯拉夫人应当只使用一种语言——俄罗斯语,只有一种信仰——东正教,只有一个领袖——沙皇。”东正教与沙皇统治之间关系如何(   )
    A . 俄罗斯是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B . 沙皇与东正教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C . 东正教是沙皇专制统治的工具 D . 东正教是俄罗斯主要的宗教信仰
  • 12.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十二铜表法》 C . 《罗马民法大全》 D . 《权利法案》
  • 13.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下列有关玛雅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           ②玛雅历以365天为一年

    ③玛雅文字是一种独特文字             ④创造了20进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4.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下列属于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共同点的是(   )
    A . 神道发展 B . 学习中国隋唐文化 C . 形成特殊的武士阶层 D . 长期实行锁国政策
  • 15.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古代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下图与古代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
    A . B . C . D .
  • 16.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汪达尔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429年,汪达尔军政领袖盖萨里克审时度势,率8万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前往北非,于439年以迦太基为都建立了汪达尔王国。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由此可以推知( )
    A . 汪达尔人的迁徙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B . 汪达尔人的迁徙削弱了西罗马帝国的力量 C . 汪达尔人的迁徙使罗马古文物遭严重破坏 D . 汪达尔人的迁徙体现出其对外扩张的本性
  • 17.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印欧人在进入西亚、西欧、北欧和印度的广大地区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发展成为新的居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进入小亚细亚的发展成为赫梯人 B . 进入伊朗高原的发展成为亚述人 C . 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发展成为希腊人 D . 进入印度河流域的发展成为雅利安人
  • 18.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材料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是(    )
    A . 由北向南迁徙 B . 迁徙涉及阶层广和规模大 C . 加速南方开发 D . 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
  • 19.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 . 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 . 美洲原住民纷纷逃离海外 D . 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
  • 20.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新旧大陆间人群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下列选项与该论断相符的是( )
    A . 美洲的人口结构被改变出现了新的族群 B . 原产欧洲的玉米传入美洲并得到广泛种植 C . 大量非洲精壮人口被贩卖到欧洲各国为奴 D . 美洲原有的各种疾病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
  • 21.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下图为一张百年前墨西哥华工的照片,与这张照片有关的信息不包括( )

    A . 华工在美洲可能有太多的辛酸 B . 华工的出现纯粹是个人的原因 C . 华工参与了近代墨西哥的开发 D . 该照片体现了殖民侵略的血腥
  • 22.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欧洲难民危机是欧债危机以来西方遭遇的又一次严重挑战,规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罕见,西亚、北非成为难民来源的重灾区。应该说,在这场难民危机中,美国是罪魁祸首,欧洲则是助纣为虐。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主要是因为(    )

    ①战争和地区冲突                     ②宗教或部族矛盾

    ③自然灾害、经济恶化                 ④冷战政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3.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下图为表现跨国公司雇员在全球流动特点的漫画。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世界各地雇佣劳动力,赚取巨额利润。该漫画表明全球劳动力的流动趋势是( )

    A . 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流向地 B . 呈现出“精英迁移”的新趋势 C . 劳工迁移是主要趋势 D . 主要流向中东产油国
  • 24. (2022高二下·浙江期中) 新加坡官方语言为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分别主要对应新加坡的四大移民族群:欧洲裔、华裔、马来裔、印度裔。这说明新加坡(   )
    A . 实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B . 是最具有移民特征的国家 C . 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D . 各民族尊重彼此宗教信仰
  • 25. (2024高一下·湛江期中)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张骞的事迹称为“凿空”。这里对“凿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将佛教文化介绍到中原地区 B . 开辟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 C . 代表中央政府管辖西域地区 D . 解除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
  • 26.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

    ①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 

    ②中亚的葡萄、西瓜、胡萝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⑤美洲的玉米,甘薯传入中国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
  • 27.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下面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演变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形成于秦朝时期 B . 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可到达欧洲 C . 广州、泉州、长安是重要的交易枢纽 D . 郑和下西洋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 28.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总额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经济持续繁荣                   ④关税增长和贸易增长成正比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9.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日本的茶道是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在我国广东等地人们也有喝早茶的习惯。下列对有关茶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茶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

    ②丝绸之路开通后,茶叶成为中西方交流中长盛不衰的商品之一

    ③从15世纪开始,西欧形成广泛饮茶的风气

    ④日本人喝茶的习俗最早由中国传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0. (2022高一下·成都月考)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

    A . 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D . 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40分。)
  • 31.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美]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时间长、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
  • 32.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着差异。秦始皇有汇合地域文化的理想,但并没有成功。到汉武帝执政时期,经过数十年的多次战争,地方的分裂势力基本肃清,而楚文化、秦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大体上完成了汇合的历史过程,“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局面才得到实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政策,结束了“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确立了儒家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君主集权政体,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有共性,也有个性。比如,西汉统治者主要实施政治、法律和思想文化的儒家化,代替了秦代的法家化。唐代除实行科举选拔人才外,还重视思想文化的内外交流,以及境内各民族交融所产生的文化创造力,促使儒、佛、道的融合,将中华古代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两宋时期,伴随着皇权强化与选官制度的完善,以及教育上书院制的成熟,中华文化更加深化。

    ——摘编自张岂之《试论中华文化何以连绵不断生生不息》

    材料二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戊戌维新以前,中西文化嫁接于“中体西用”这一命题之中,戊戌维新以后,“用”的膨胀突破“体”的界限而日见其困窘。20世纪初期,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中体”已经体无完肤,随之而出现了中西调和、折中、融合的意识。自此以后,新与旧、中与西能否调和,成为新旧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和主要形态。就其实质而言,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思想界的“中国文化本位”与“全盘西化”之争,正是这种论争的极端形式。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并谈谈对发展中国文化的认识。
  • 33. (2021高二下·大石桥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