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雅安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2-05-21 浏览次数: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2高二下·雅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也称作“回环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学体裁。回文诗充分利用并展示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是产生回文诗的宏观背景。另外,古汉语没有标点符号,这让回文诗作表现得更加富有文学色彩。对于回文诗,不仅作者本人需要具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欣赏者也必须具备相当的底蕴才能领悟其美妙之处。

    回文诗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能够成为另一首新诗,这样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这般文才也不是什么人都敢“卖弄”的。

    有人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认为它完全没有艺术价值。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民国时期的学者刘坡公先生在1934年出版的《学诗百法》一书中就指出:“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当代诗人、语文教育家周仪荣先生也认为,回文诗虽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不失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据记载,诗歌中的回文体在我国晋代就已经形成,而兴盛于宋代。它有着“反复成章”的特点,其种类有很多,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其中,尤以“通体回文”最难驾驭,有人把这种形式的回文诗称作“倒读诗”,认为它是回文诗中的绝品。

    例如,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的《题金山寺》就是绝品中的绝品,该诗如下:

    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把诗句倒转来读也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苏轼被贬出北宋京城开封去杭州的路上,游览了镇江金山寺,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诗歌正读时,“江中的潮水一直奔向雪山,远处的渔夫在明月下垂钓,只见远处的山上有无数的飞鸟,轻盈地飞翔着”,这是《题金山寺》沿着吟诵的时间所呈现的场景,描写了金山寺从午夜到清晨的景色,体现了黑暗过去后生命自由飞翔的无尽活力,以及由静到动的过程。

    诗歌倒读时,“鸟儿都飞走了,只剩下茫茫江波一直连着水边,普照万物的太阳也不见了踪影,只留下明月在静夜中独自皎洁”,这是《题金山寺》呈现的真实场景,展现了金山寺从白天到黑夜的景色,表现了生机渐去、万物归静的过程。

    这是一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写景诗作,正读倒读意境不同,可看作两首诗。如果正读是从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从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由于构思奇特,组织巧妙,整首诗顺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境界优美,值得玩味。

    由此可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独有的一枝奇葩,回文诗读起来回环往复,连绵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经典的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意境优美,实在令人叫绝。读完它们,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他们的文学造诣深不可测,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

    (节选自吴镇《回文诗:正读倒读都通顺,古人智慧了不起》)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语语素是单音节语素,语法手段看重语序,回文诗充分利用并展示了汉语的这两个特点。 B . 回文诗的产生有其宏观背景,汉语本身的特点为其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C . 回文诗对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文化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D . 回文诗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难驾驭的是“通体回文”,驾驭了“通体回文”,便能驾驭其它种类的回文诗。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回文诗的定义入手,对回文诗的种类、特点等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B . 作者引用刘坡公、周仪荣的观点来证明回文诗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C . 文章详细分析《题金山寺》,意在证明回文诗正读倒读意境不同。 D . 末段在前文举例论述的基础上,赞美了回文诗之美和古人之智。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独特的文学体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B . 回文诗的内容与形式俱佳,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意境优美,令人叫绝。 C . 回文诗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普通欣赏者不一定能够体会回文诗倒着读的妙处。 D . 回文诗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体现了创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 2. (2022高二下·雅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环境署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一辆垃圾车的塑料垃圾倒入海洋。《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030年每年可能有5300万吨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洋等水体环境中。当前,全球白色污染形势依旧严峻,疫情期间产生的一次性塑料医疗防护用品垃圾也在加剧目前的污染情况。多国持续出台政策措施,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工作。

    100多年来,塑料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生态难题。近年来,海洋白色污染问题尤其突出。西班牙加迪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欧洲每年有3.07亿到9.25亿件垃圾沿河流入海洋,其中塑料垃圾约占80%。有统计显示,地球上90%的海鸟和52%的海龟曾摄入过塑料微粒。每年约有100万只海鸟和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因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在食物链循环作用下,塑料微粒可能最终会到达人类体内,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摘编自牛瑞飞《携手防治海洋白色污染》)

    材料二: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近日发布的《有关塑料的十大事实与再生塑料产业绿色发展建议》中谈及,我国每年塑料制品产量逾7500万吨,回收率为23%—29%,高于不少发达国家。

    面对电商、外卖等新业态带来的塑料制品消耗量持续上升等挑战,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意见明确了‘禁塑’‘限塑’期限,电商、外卖等也在其中。在禁限部分塑料用品的同时,还提出要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方便群众生活。”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我国已将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纳入“湾长制”试点工作,禁止生产生活垃圾倾倒入海。同时,加大海洋垃圾清理力度,开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污染综合防控示范。比如,依据《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开展了渤海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垃圾的综合治理等。这些都为防止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提供了有力支撑。

    (摘编自寇江泽《应对“白色污染”中国发力“限塑”》)

    材料三:

    提出微塑料概念的海洋生物学家、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理查德·汤普森表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相关产品应该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就考虑如何有效控制塑料垃圾的产生,这是循环经济的基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找到替代产品对减少人们对塑料的依赖至关重要。报告建议大力发展生物产业,从农业产品及植物废料中提取天然纤维以及生物聚合物是寻找塑料替代品的重要来源,有利于提高循环利用率。

    环保科技领域的创新为有效应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智利一家公司利用聚乙烯醇等材料,制成可溶于水的手提袋,与传统需要数百年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相比,这种产品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在水中溶解,且不影响水质。挪威一家科技公司研发的激光探测和定位系统,可以对海平面以下最深一海里范围内的塑料垃圾进行精确搜索和定位,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清理。

    (摘编自郑彬等《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共同守护海洋生态》)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目前全球每年排放到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约800万吨,据研究推测,到2030年可能达到5300万吨,海洋污染状况严重。 B . 我国每年的塑料制品产量超过7500万吨,而回收率只有25%左右,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存在很大改进空间。 C . 随着电商、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我国对于塑料制品的需求与消耗也越来越大,全面“禁塑”短时期内难以实现。 D . 利用激光探测和定位可以对一定范围内的海洋白色垃圾进行精确搜索和定位,这为未来人类精准治理海洋白色污染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一次性塑料医疗防护用品垃圾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使世界范围内的白色污染现状恶化。 B . 海洋白色污染对于海鸟及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产生极大的威胁,而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受到白色污染危害也是最大的。 C . 查德•汤普森认为在与塑料相关的产品生产之初找到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途径,坚持走循环经济这条路,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 . 只要塑料制品仍在制作并使用,白色污染就难以杜绝,因此通过生物产业发展等途径寻找相关替代材料显得尤为迫切。
    3. (3) 在加强海洋白色污染治理方面,我国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 3. (2022高二下·雅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悼念一条河

    赵克明

    那条河叫什么名字,已经记不清楚了。也许它压根儿就没有名字,或者它本就不是一条河而是一道过水沟;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它是一条真正的河,在我脑海关于河流的词典里,它比长江、黄河、淮河更显眼。

    河的两岸并不宽,最宽处大约就两三米吧。河水也并不深,只有到了雨水季节才没过一半的河床,倒映着两岸的花草流云般漂移,如巧手的织女轻轻抖动刚织好的锦缎;而在平日里它就那么清凌凌的一脉,潺潺地流着,或刚齐小腿,或盖过脚踝,水底白亮的鹅卵石和小鱼小虾之类的清晰可见。

    我很好奇:这小河怎么会有这么多光滑的石头呢?老祖母曾很神地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这个地方不是冈,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海,海水很深,常有水怪兴风作浪,溅起一块块石头,让海边的人生活在惊恐中,龙王爷同情人们,把海底翻朝天,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些光滑的石头也就翻到地上来了。对于祖母的解释我深信不疑,因为在我的心中祖母是知古道今的人,她所说的自然没错。每当在小河里捡鹅卵石时,我的眼前总浮现出一片汪洋,一块块小石头像鱼一样踊跃地跳动着。带着这样美好的想象捡来的鹅卵石,还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那就是伙伴们围成一圈玩抓石子游戏,一直玩到祖母和别家孩子的母亲拖长音调“吃饭喽——!”才罢休。有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会在小河里打水仗,赤着脚,踩在滑溜溜的鹅卵石上,脚板麻酥酥的,于是大家撩起水朝对方洒,有人还将草帽拽下来当水瓤,直泼得一个个都成了“水猴子”,浑身上下水淋淋的,满河里都是咯咯的笑声。

    河中的乐趣自不待言,河岸的乐趣也无穷无尽。一年四季,我和小伙伴们都喜欢来到河岸,寻找属于自己的童趣。抽茅衣、挖鸡爪(一种野草的根)、采桑葚、摘野葡萄、掐大麦泡、捉蜻蜓蝴蝶、堆雪人都是很有趣的事儿。

    捉蜻蜓蝴蝶的乐趣就在“捉”上,小河岸边植被丰富,蜻蜓蝴蝶很多,但那些五颜六色的小精灵机警得很,你看它悠闲地停在草叶或花枝间,刚一伸手,它却轻动薄翼,移到另一棵草或树枝上,往往费了半天工夫才能捉到两三只,我们捉到蝴蝶也只是细细观赏之后就把它放开了。因为祖母曾给我讲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亲相爱,因家人的反对无法在一起,最后山伯与英台双双化作了蝴蝶,相依相伴……我于是便对蝴蝶产生了怜悯之心,对它们格外地小心翼翼了……

    小河就这样伴随着我贫瘠而富有的童年,如同一根精神血管一样搏动在我成长的躯体内。不知何年何月,也许是我告别少年求学工作于外地的时候,也许是祖母日渐老迈溘然离世的时候,那条小河不再撒欢,不再歌唱,不再叙说那引人遐想的故事。

    有一年清明,回乡给祖母祭扫坟墓,已经认不清那条小河的位置,我指着生长着一排杨柳树的地方问:“这就是从前那条小河吗?”二弟说:“是的。我记事的时候它还在,后来不知不觉就没了。”又过了几年回乡祭祖兼探望父母,发现那一排杨柳树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水泥路、一行电线杆和一个变压器,母亲说:“家里的电也带得动空调了,自来水管子也埋到屋后头了。”

    我提及村后的那条小河,母亲恍然叹道:“那河水真清!你小时候还捉过一条大鲶鱼呢……我良久默默地立在那里,脑海里闪动着那一泓清凌凌的水,闪动着童年小伙伴们在小河里欢快嬉逐的身影,闪动着祖母摇着芭蕉扇娓娓给我讲故事的情景……

    童年一起在小河里玩耍的小伙伴们已经不知去向,祖母的坟墓就兀然立在离小河故道不远的冈边上,而那条小河也只能永远流淌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选自《安徽青年报》2017年7月20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运用对比手法,不仅突出了村庄不知名的小河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也起到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 . “我的眼前总浮现出一片汪洋,一块块小石头像鱼一样踊跃地跳动着”这句话既表现出我对祖母说的话深信不疑,也写出了鹅卵石丰富了我童年的生活。 C . 文章结尾的一段文字,写出了世事的变迁,字里行间饱含深情。 D . 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2. (2) 文章引用了祖母讲述的“龙王翻海”“梁祝化蝶”两个故事,有什么作用?
    3. (3) 结合全文谈谈“悼念一条河”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 4. (2022高二下·雅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陵字少卿,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①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上壮而许之。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连战,虏不利,欲去,会陵军侯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狭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遣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后因其兄弟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 . 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 . 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 . 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拜,古代用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表示投予官职的词语还有授、除。 B . 天汉,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C .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D . 《汉书》,纪传体通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 . 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全军突围,韩延年战死,李陵被迫投降,四百多人逃回塞内。 C . 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下狱施腐刑。 D . 汉武帝派遣公孙敖率军进入匈奴迎回李陵,却得知李陵替匈奴练兵来防备汉军,盛怒之下,将李陵全家杀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陵军侯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

      ②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

  • 5. (2022高二下·雅安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贺新郎·别茂嘉①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②,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③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④。看燕燕⑤,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⑥、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释】①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此词大约作于词人闲居铅山期间。②鹈鴂:《离骚补注》说:“鹈鴂、杜鹃实两种。”③马上琵琶:指王昭君出塞事。④“更长门”句: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时辞别“汉阙”,幽闭长门宫。⑤燕燕:《诗经·邺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望着燕燕双飞,送别休弃去国的庄公之妾戴妫而作。⑥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1. (1) 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 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戚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 B . 以啼鸟恨春归来反衬人间离别恨事的悲痛,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铺垫。 C . 这首词以事例连贯上下片,内容上几乎完全抛开对茂嘉的送行,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 D . 结尾点题,将上文中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
    2. (2)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主要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 6. (2022高二下·雅安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的从师观和《论语》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观点相悖。
    2. (2) 蔺相如门客请辞时,谈及离开亲友来侍奉他的原因的句子是
    3. (3)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2高二下·雅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_____,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______: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已___,不容丝毫延宕。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____,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混淆视听   触目惊心   刻不容缓   不以为然 B . 危言耸听   触目惊心   迫在眉睫   不以为意 C . 危言耸听   惊心动魄   迫在眉睫   不以为然 D . 混淆视听   惊心动魄   刻不容缓   不以为意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B .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C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D .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B . 心灵的窗户如果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C . 心灵的窗户如果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D .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 8. (2022高二下·雅安月考)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当路过高架桥时,我们往往会被一道道绿色的墙壁所吸引,尤其在夏天,郁郁葱葱的给人以舒适感。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植物,①,它具有很好的观赏和绿化价值。②,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让它能够牢固地攀附于垂直的墙体上,枝条长满“触手”,张牙舞爪,这蜈蚣般的触手就像章鱼吸盘一样,将它的“脚”牢牢地吸附在墙体上。避免了阳光直射对高架桥表面的暴晒,有效降低了高架桥表面的温度以及附近的温度。不过,爬山虎虽然外表看起来无害,③。爬山虎的汁液带有毒性,皮肤接触后会发痒、红肿,误食后会引发肠胃痉李,造成消化系统混乱,所以在栽种或者修剪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触摸到汁液。

  • 9. (2022高二下·雅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问答问题。

    野芍药花惊现的那一刻,空气骤然凝固了。

    她们丛山谷里低地里探出头来,一团团柔润的白与粉,一只只仙桃般浑圆的花苞、一朵朵粲然开启的鲜花,一支支昂首俏立的深绿色枝叶,在草丛里漫坡遍野地散落开去。数不清的野生芍药花,如同一群群粉色白色的鸟群,从天边飞来栖息于此,铺满了这整整一面隐蔽而又开阔的凹形谷地。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芍药花开了,有白色粉色,花苞浑圆,鲜花绿叶布满了草从”。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四、作文(60分)
  • 10. (2023高二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乒乓球运动因发展严重不均衡而险些被移出奥运大家庭。这也是一枝独秀的中国队面临的危机。2009年开始,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比如,分享训练成果,吸引外籍选手参加乒超联赛,派教练和运动员赴海外执教、打球,等等。中外选手的对决从此变得更精彩了。但外国选手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战胜中国队,又引发了国人的担忧。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回应:“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再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中国乒乓球在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始终站在世界之巅。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