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聊城东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05-12 浏览次数:8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20·南通) 灭掉陈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局面”的统治者是(   )
    A . 北魏孝文帝       B . 隋文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 2.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观察家默德赫斯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该制度”正式形成于(    )
    A . 隋文帝时期 B . 隋炀帝时期 C . 唐太宗时期 D . 武则天时期
  • 3. 公元605年起,隋朝皇帝征发了几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下列关于大运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运河中心在长安 B . 运河北抵余杭,南至涿郡 C . 是隋文帝的政绩 D . 永济渠连接海河和黄河
  • 4. “他倡导和鼓励进谏,在专制体制下,实行了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民主’,使贞观年间诤谏成风,政治生活趋向健康、和谐。”下列各项与文中皇帝有关的是(    )
    A . 出现了开元盛世局面 B . 创建了殿试制度 C .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D . 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 5. 唐朝时期,长安城内有两个市,每市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店铺),四方珍奇,皆所积集”。文中的“市”是指(    )
    A . 政府机构 B . 商业区 C . 娱乐区 D . 居民住宅区
  • 6. (2020·孝感) 唐朝诗人元稹在其诗作《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
    A .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 . 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C . 文教昌盛,人才辈出 D . 民族交融,相互学习
  • 7. (2016七下·厦门期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房玄龄
  • 8. (2020·青岛)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文成公主入藏 C . 鉴真东渡 D . 澶渊之盟
  • 9. 杜甫(712﹣770年)在《垂老别》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诗中所描述社会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五代十国 B . 藩镇割据 C . 安史之乱 D . 黄巢起义
  • 10. (2020·桂林)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宋朝这样选任官员的最终目的是(   )
    A . 加强控制地方 B . 发展文教事业 C . 强化中央集权 D . 推行重文轻武
  • 11. (2020·孝感) 宋朝的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均高于武将,武将则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了当时宋朝(    )
    A . 藩镇割据 B . 重文轻武 C . 重农抑商 D . 尚武轻文
  • 12. (2018七下·太仓期中) 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19七下·番禺期中) 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 . 卫青北击匈奴 B . 岳飞抗金 C . 文天祥抗元 D . 戚继光抗倭
  • 14. (2020·邵阳) 2020年4月,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图片在网上热传。990年世界首张纸币“交子”诞生在中国,而在1000多年后首张数字货币也将在中国落地。材料中提到的“交子”产生于(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15. (2016·内江)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 .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 赵构和铁木真 D . 赵构和忽必烈
  • 16. (2020·桂林) 元朝建立后,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元朝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中央机构是(   )
    A . 中书省 B . 枢密院 C . 御史台 D . 宣政院
  • 17.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主要目的(    )
    A . 防止分裂割据 B . 实现国家统一 C . 强化思想控制 D . 开发边疆地区
  • 18. (2017·青岛) 《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 . 三司 B . 行中书省 C . 中书省 D . 宣政院
  • 19. (2021·宁夏四模) 单元复习课上,历史老师用PPT展示了如图图片。请判断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    )

    A .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20. (2020·深圳) 他的词“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他极大地提高了词的品位,确定了豪放派在宋代词坛的重要地位。他是(    )
    A . 李白 B . 苏轼 C . 李清照 D . 关汉卿
  • 21. (2017七下·文登期中)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该材料反映宋代(  )

    A . 社会分工完成 B . 市民生活丰富 C . 民间艺术精湛 D . 边境贸易繁荣
  • 22. 北宋编撰《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书所记述的历史起止时间位于图中(    )

    A . A B . B C . C D . D
  • 23. (2019·沈阳) 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
    A . 民族关系融洽 B . 科学技术发达 C . 对外贸易繁盛 D . 军事实力强大
  • 24. 明朝有位叫钱宰的官员,因为每天都要早起上朝,在家写了一首打油诗发牢骚,其中有一句“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朱元璋第二天就对他说,我并没有“嫌”你,改成“优”字更合适。朱元璋这么快就知道这首诗的内容是通过(    )
    A . 丞相 B . 六部 C . 监察机构 D . 大都督府
  • 25. 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

    A . 西汉 B . 唐朝 C . 北宋 D . 明朝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材料二: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

    ﹣﹣摘编自刘宗绪《唐代的选和举》

    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四: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摘编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请回答:

    1. (1)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两者的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从材料二中找出科举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 (2) 由材料三可知,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四体现了科举制度创立的什么意义?
  • 32. 从隋朝到宋元时期,我国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各种发明创造不断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业元年)发河南道诸洲郡兵夫五十余万,开通津渠(通济渠)……又发淮南诸洲郡兵夫十余万开邗沟……自东都至江都两千余里,树荫相交。每两驿置一宫,为停顿之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

    ——《大业杂记》

    材料二:唐朝在经济上的成就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之最,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一个时期。这期间的农业、手工业成就对后世影响颇深。

    ——《回味唐朝》

    材料三:宋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方户口数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宋史》有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 (1) 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哪一水利工程?你认为该工程的完成有何积极意义?
    2. (2) 材料二中唐朝的“农业成就”中的创新有哪些?你认为“唐朝在经济上的成就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之最”的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认为当时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四:“一带一路”建设増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目前,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和支持,与我国签订了近50份政府间合作协议及70多份国际组织合作协议。

    ——摘编自新华网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试举一例唐朝时期通过这条“交通大动脉”进行对外交往的著名事件。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丝绸之路”有哪些突出特点?指出唐朝海上丝绸之路较为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说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古今中国对外交往的共同之处。
  • 34.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记录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元代著名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材料二: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材料三:南宋初,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管里,制造出竹管火枪,临阵时点燃发射,烧伤敌人。南宋后期、又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竹管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材料四: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 (1) 你认为材料一中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创造给后世带来了哪些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海路交通发达的科技因素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火药用于军事对世界有何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请你就航行方面简述中国人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
  • 3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赵匡胤)问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也,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三: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是唐朝的什么制度?
    2. (2) 据材料二,指出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留下来的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废除丞相后,明太祖又是怎样强化皇权的?
    4. (4) 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