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2-06-25 浏览次数:7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 1. 时值谷雨时节,小奕查阅资料做了一份阅读笔记,请你根据要求帮他完善笔记。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随感】24节气周而复始,拥有( )古不变的zhì( )序,古人善于观察自然总结规律,而我们对这些可爱的自然生命却大多不认得,应当感到愧柞。

    【谷雨诗作】

    辞春迎夏雨花飞,绿茂红衰色隐归。

    ……

    五谷丰登年景好,无( )沃野笑声追。

    【随感】谷雨时节,暮春时候,植被就如李清照所说,绿肥红瘦。不必衰伤,来年又是一个明媚、斑lán( )的春天。

    1.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古 zhì()序 无() 斑lán()

    2. (2) 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2. (2)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3) 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4. (4) 亡羊补牢,。 (《战国策·楚策四》)
    5. (5)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6. (6) 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7. (7) 王维的《竹里馆》中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朋友,显示了诗人新颖的想象力的诗句是:
    8. (8) 《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小组通宵达旦工作到凌晨一点。 B .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C . 我曾多次提醒他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可他就是不以为然 D . 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 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B . 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所以鲁迅先生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C . 盐通铁路通车后,使我市到上海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D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 5.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 B .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 文言文称呼对方的称谓语有卿、大兄、汝、尔等,其中“卿”“大兄”“汝”属于敬辞。 D .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6. 综合性学习。

        孟子云:“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爱国是人之本能,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七(1)班将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1) 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 (2) 班长请同学们集思广益,设计活动方案,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活动一:爱国人物故事会                  活动二:爱国诗词朗诵会

      活动三:      活动四:

    3. (3) 活动中王婷同学作了一篇讴歌邓稼先心系祖国、鞠躬尽瘁精神的文章,请你点评。她的文章里引用了以下诗句,你认为不切合邓稼先人物特点的一项是 ( )
      A .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B .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C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7. 走进名著。
    1. (1)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创业史》中为了实行稻麦两熟计划,梁生宝一路省吃俭用,为互助组买回了“百日黄”稻种。 B . 许云峰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同志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C . 《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及他周围各色各样的人物,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D .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我们家的保姆,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2. (2) 请从A和 B 中任选一例,根据描述,写出人物姓名,并结合所处时代,概括该人物表现出共产党员哪些优秀的品质。

      【A】他长期从事地下党工人运动领导工作,被捕后,担任“白公馆”监狱临时党支部书记,组织同志们越狱,在胜利前夕被敌人杀害。       (《红岩》)

      【B】他是新一代农民,也是蛤蟆滩的民兵队长,更是互助组和贫雇农实际上的主心骨和带头人,他带领农民坚持互帮互助,创业成功。     (《创业史》)

      我选择,他是

二、阅读理解(37分)
  • 8.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蝶:蝴蝶。

    1. (1) 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 (2) 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管仲、隰(xí)朋:两人都是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指孤竹国,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放:放开,指解除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④遂:最终,终于。⑤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八尺为一仞。⑥不难:不以为难,意思是愿意。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以军中多务          春往冬

      卖油翁担而立          管仲之圣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3. (3) 管仲、隰朋的经验与欧阳修笔下卖油翁的技能有什么相通之处?
  • 10.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各题。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已经很难迈步;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与背,横扫着他的脸,裹着他的裆。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象要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心中茫茫的有点热气,耳旁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的任着车夫在水里挣命。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身上已经全往下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趟着水不管高低深浅的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雨住一会儿,又下了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1. (1) 请归纳选文的主要情节。
    2. (2) 选文中两个划线句表现了“坐车的”什么性格特点?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3. (3) 从文段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他在岁月前认了输

    丁立梅

    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阳光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

    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

     “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碴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刷”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

    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腩,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了,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出门,却发现他在商场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选自2015年10月《东台日报》有改动)

    1. (1) 阅读8-12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父亲之间发生的事情。
    2.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3. (3) 第7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 (4) 请简要分析文中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标题的妙处。
    5. (5) 文章最后一段的划线句与下面链接材料都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链接]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了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李森祥《台阶》

三、作文(50分)
  • 12. 生活中,有温度的话语可以暖人心扉,让我们如沐春风;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鼓舞斗志,让我们扬帆起航;有温度的话语可以启迪心灵,让我们豁然开朗;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陶冶性情,让我们受益终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请以“有温度的话语”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