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联...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
  • 1. (2022高一下·利辛月考)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中国先秦历史散文,大多出自史官之手,可以说是官方史学。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载:“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中国历代帝王都设有史官,记言、记事。相传仓颉为黄帝左史,沮诵为黄帝右史。但这种说法未必可信。然商朝设立史官是可以肯定的。甲骨卜辞中,商代官吏有“史”“卿史”和“御史”等。甲骨文中也有“册六”“编六”等字,可见殷代巫、史曾系统编纂国家文献与史籍,作为档案而保存。西周史官的设置情况,据《周礼》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等,“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王之八枋(柄)之灋”“外史掌书外令”。《史记·周本纪》载,“天子建天宫”,“大史”被列入“六大”之内,可见史官在西周的崇高地位。我国历史学科,在商周时期由史官奠定了它的初基,但各诸侯国还没有官史。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各诸侯国也相继设立史官。《墨子》载:“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吾见百国《春秋》”。可见此时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编年史,史书的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这些《春秋》,都是出自诸侯国史官之手。史官文化在春秋时期进一步得以发展。春秋、战国之交,文化下移,官方垄断史学的局面被打破,虽然出现了由民间私人编著的史书,如《战国策》《晏子春秋》,但战国时期的官方史学,仍然很发达。《秦纪》以及被秦始皇下令焚烧的“诸侯史记”,都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官方史书。

    在古希腊,任何城邦国家都没有设置专门记言记事的史官。古希腊历史著作,是由私人著述和编写的。“历史”一词希腊文原义为根据个人观察或经验探索到的知识。历史著作在希腊一开始就是私家的、个人的创作行为,与希腊政府无关。希腊早期历史著作为城邦史书。这些史书都是“私史”,只不过著作的材料来源于城邦积累的内容简单的官方记事。希腊后期的著名历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人所撰写的史书,也都是私人著述。例如希罗多德,他讲述历史,犹如行吟诗人创作。他在雅典等地朗读自己的历史著作,听众付给他报酬。他的史书由书商刊印发行。希罗多德写史书,是个人的喜好与谋生的手段。这些“私史”,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

    因此,古希腊史书零散杂乱,缺乏系统性,历史记载存在许多空白,显然不如中国先秦史官文化那样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黑格尔不止一次地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为任何民族所不及。”

    (摘编自潘明霞《古希腊与中国先秦历史散文特征考察》,《青海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材料二:

    古代中国,历史编纂很早就成为一项国家的职能,设有专门的人员职掌。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隋书·经籍志》也说,“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国史,以纪言行,后世多务,其道弥繁。”记录历史和管理史籍的人员,拥有正式的官职,并且向职业化发展。

    《史记·太史公自序》载:“余(司马迁)先周室之太史也。……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家族世袭修史的传统,确保了记录历史的延续性和专业性,更是为这份职业增添了神秘与虔诚。

    “《诗》《书》所及,世有典籍,……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汉书》)历史,在中国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编修纪传体史书向来是国家层面重要的文化项目。班固私修国史竟至入狱,唐代更是设立史馆编撰的制度,“(唐)太宗以梁、陈及齐、周、隋氏并未有书,乃命学士分修……”(《史通·古今正史》),从此“正史”更为正统。

    元、明、清三代也极为重视官修史书,并确立了相应的修史制度。元代“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对于辽、宋、金的“实录、野史、传记、碑文”,“多方购求,许诸人呈献,量给价直,送付史馆,以备采择”。清代更是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编修《明史》,时间跨度九十余年,参与学者近二百人,声势规模蔚为可观。这不仅为了总结一代的兴衰,而且为了将正统合法,将正统延续。《二十四史》成为官方的宣告,官修的教材,并上升为一个王朝的意志。在人类历史上,如此举全国学者群体之力编纂史书并官刻刊行,中国恐怕是独一无二的。

    当正史和正统走在一起,史书就不再只是历史的记录!

    (摘编自上海辞书出版社《(二十四史〉鉴赏辞典·序》)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商代,史官的确立及国家对文史资料的编纂与保存是可以肯定的。 B . 从《周礼》可以看出,当时史官分工之细致及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 C . 古希腊城邦无史官,希罗多德的史书是其私人所著,与政府无关联。 D . 古代中国,史书编纂具有职业性、连续性、群体性、国家性等特点。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中国史官文化时都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来阐释的,脉络清晰。 B .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引用了《汉书·艺文志》的记载,但前者认为此书说法未必可信。 C . 材料一对“历史”一词追本溯源,认为其原义是根据个人观察或经验探索到的知识。 D . 材料二以班固私修国史竟至入狱来论证在古代中国是不允许民间私人编著史书的。
    3.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一黑格尔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与印度、希腊等古老的民族相比较,中华民族有着深刻的历史意识和发达的史学传统。 B . 从先秦到清末,国家机构中一直设有史官,史学赓续不绝,这在世界各国中颇为罕见。 C . 史学在文化史上是极值得珍视的一种发展性学术,这种发展最能从中国史家辈出见到。 D . 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两者各自独立发展两千余年,因文化背景等不同,分歧极为明显。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 (5) 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二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 2. (2022高一下·利辛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深海》第九场(节选)

    【核潜艇指挥舱。金属挤压声越来越大。

    司令员  极限深度就快到了,各个战位务必认真操作。

    黄旭华  最关键的是核反应堆与外面海水进行冷热交换的波纹管,只要波纹管能够扛得住三十个大气压的挤压,就没有问题。

    【很快,扬声器传来报告声:“报告,海水冷热交换的波纹管工作正常。”

    【黄旭华和司令员都松了口气。

    黄旭华  来,我们现在就向极限深度冲刺。目标——300米!

    【艇体急剧晃动。刺耳的金属挤压声中,黄旭华恍惚听到了昔日日本战机刺耳的轰鸣声。

    【光渐暗。黄旭华(15岁)与母亲出现。

    母亲  绍强,日本人的飞机把我们的家炸毁了,从今天开始,咱们的家没有了……你要记住今天,你答应过妈!

    黄旭华  (在炮火硝烟中高声呼喊)姆妈,我答应,我记住了。我要学航空,我要制造飞机,保卫我们国家的蓝天。我要制造军舰,抵御外敌的海上侵略。从今天起,我不叫黄绍强了,我叫黄旭华——旭日东升,荣耀中华!

    【暗转。深潜前夜,黄旭华家。

    【黄旭华坐在写字台前,在桌上铺开信纸写着什么,因为心绪复杂,他停下笔,凝神思索。李世英轻步上。

    李世英你在想什么?

    黄旭华  这么晚了,还没睡啊?哦……我在想姆妈,五十年了,每一个细节都那么清晰……姆妈就站在逃难的人群里,离我那么近……我和姆妈相处的日子,真的太少了……哦,你快去休息吧。

    李世英  你有什么事要跟我说吗?

    【黄旭华不知道怎么开口,李世英看着他不说话。一阵囧默。

    李世英  我是你妻子,你最该信任的……最该说服的,是我!你可以选择去勇敢,甚至牺牲!可你有家,有妻子、有女儿!这么重大的决定,你在家人面前却只字不提……

    黄旭华  世英…

    李世英  你到底在写什么?你要写什么?……是写给我和女儿的吗?或者是写给阿妈的……当我们发现它拆开它看到它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你已经出事了?

    黄旭华  世英,你想得过于严重了,没那么大的风险,这么多年来技术在进步,经验在积累,从二十年前的401艇到现在的404艇,我们……

    李世英  我说的是万一。

    黄旭华  没有万一。

    李世英  当然有!若是没有,你参加一个海试,为什么要中央军委批准?你可以勇敢,可以无畏,可以努力说服所有人不必担心,但你却剥夺了家人为你担心的权利……你在隐瞒什么?家人的担心不是爱吗?你怕什么?怕我知道我会拦着你不让你去吗?(眼泪流了下来)

    【黄旭华的眼睛也模糊了。

    李世英  我从来没有干涉过你,更谈不上阻拦,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外语翻译,可我崇拜你,崇拜你的才华、你的事业,敬重你的人品,更欣赏你的情怀……如果没有这些,我为什么要跟你结婚?因为你的事业,要把有关于我们所有的一切都隐瞒起来……三十年了,你不能见父母,不能见兄弟姐妹,无法回答他们的质疑,我也一样!女儿们也一样!

    黄旭华  (真诚地)世英,对不起,我该第一时间告诉你的……我是怕你担心,现在我明白了,我若一直瞒着,你会更担心……三百米,是我们的核潜艇第一次到达的极限深度,在那里,手掌大的面积,都要承受1.5吨的压力……美国当年最新型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刚刚下潜到一百多米就出了事,一百多人无一生还,这件事你知道,我们以前还谈论过……所以,我就更不敢跟你说了。

    李世英  (露出了一丝微笑)旭华,我和你相濡以沫几十年,我难道不知道核潜艇就是你的命啊。你应该去,作为总设计师,在这么一个危险的过程中,你在,所有人心里都安稳。你是总设计师,你不仅要为这条艇的安全负责,也要为这艘艇上的所有人生命负责,所以你更应该去!我在家里等你回来,我的生命从遇见你的那一天起,就跟你连在一起的。

    黄旭华  (喃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

    李世英  无论富有还是贫穷——

    黄旭华  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

    李世英  无论青春还是年老——

    黄旭华  我们都风雨同舟。

    【暗转。404核潜艇指挥舱。深度计红色指针不偏不倚指向300数字上。各舱水兵相继报告管道扭曲、器材变形、漏水跑水的情况。他们的声音紧张,甚至颤抖。指挥舱里安静得只能听到“怦怦”的心跳声。

    【切光。黄旭华家,电话铃突然响起。李世英不敢接听电话,迟疑良久,终于拿起电话。

    李世英  喂……哦,(瞬间轻松下来,激动地频频点头)好、好……,祝贺,祝贺成功……嗯,嗯,我就在家等他回来。

    【黄旭华上,与李世英对视。

    黄旭华  (沉浸在巨大的胜利与成功的喜悦之中,大声朗诵)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摘编自《剧本》2021年第3期)

    [注]①《深海》讲述的是国家荣誉勋章获得者、“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祖国核潜艇事业奋斗一生的故事。第九场展现的是他进行极限下潜实验的过程。

    1. (1) 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旭华隐去个人的功名,却助推了中国国防实力的上升,他忍常人不能忍,因此成常人不能成。 B . 黄旭华随艇下潜,说明他对自己设计的方案的严肃认真负责,充分体现了他作为科学家的责任担当。 C . 下潜前一夜,李世英与丈夫怄气的原因是她完全不知道丈夫将亲自下艇,挑战极限深度的事情。 D . 文中划横线句子是舞台说明,提示演员此时应表现女主角神经紧绷,担心丈夫安危的忐忑心理。
    2. (2) 下列对剧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场以下潜前一夜为纵线,以黄旭华对少年时回忆和极限下潜实验过程为纬线,结构巧妙。 B . 本场中,金属挤压、潜艇变形、各舱水兵相继的报告,这些画外音令人产生了揪心的紧迫感。 C . 剧本中,以“无论”为句首的四句台词强有力地展现出黄旭华与李世英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D . 李世英的对白多采用疑问句,嗔怒之中显出柔情,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爱和担心,真切感人。
    3. (3) 本场结束时,黄旭华吟诵了一首四言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作用。
    4. (4)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一部优秀剧作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多层面的。本场主要揭示了哪些矛盾冲突?请从不同层面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满分35分)
  • 3. (2022高一下·利辛月考) 文言文阅读

    黄巢兵尚强,朱全忠不能支,求救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二月,克用将蕃、汉兵五万出天井关。全忠闻黄巢将至,引军还大梁。五月,癸亥 , 大雨,平地三尺,黄巢营为水所漂,且闻李克用至,遂引兵东北趣汴州 , 以骁骑五千进逼大梁。全忠复告急于李克用。丙寅,克用与忠武都监使田从异发许州,戊辰,追及黄巢于中牟北王满渡,乘其半济,奋击,大破之,杀万余人,贼遂溃。

    甲戌,李克用至汴州,营于城外,朱全忠固请入城,馆于上源驿。全忠就置酒、声乐,馔具皆精丰,礼貌甚恭。克用乘酒使气,语颇侵之,全忠不平,薄暮,罢酒,从者皆沾醉,宣武将杨彦洪密与全忠谋,连车树栅以塞衢路,发兵围驿而攻之 , 呼声动地。克用醉,不之闻;亲兵薛志勤、史敬思等十余人格斗,侍者郭景铢灭烛扶克用匿床下以水沃其面徐告以难克用始张目援弓而起志勤射汴人死者数十须史,烟火四合,会大雨震电,天地晦冥,志勤扶克用帅左右数人,逾垣突围,乘电光而行,汴人扼桥,力战得度,史敬思为后拒,战死。克用登尉氏门,缒城得出,监军陈景思等三百余人,皆为汴人所杀。杨彦洪谓全忠曰:“胡人急则乘马,见乘马者则射之。”是夕,彦洪乘马适在全忠前,全忠射之,殪。

    克用妻刘氏,多智略,左右先脱归者以汴人为变告,刘氏神色不动,立斩之,阴召大将约束,谋保军以还。比明,克用至,欲勒兵攻全忠,刘氏曰:“公比为国讨贼,救东诸侯之急,今汴人不道,乃谋害公,自当诉之朝廷。若擅举兵相攻,则天下孰能辨其曲直!且彼得以有辞矣。”克用从之,引兵去,但移书责全忠。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一”

    [注]①选文记叙的是有唐末“鸿门宴”之称的“上源驿之变”的发生经过。这次事件揭开了李克用与朱温(即朱全忠)长达四十年争雄之战的序幕,也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侍者郭景铢灭烛扶克用/匿床下/以水沃其面徐告/以难克用/始张目援弓而起志勤/射汴人/死者数十/ B . 侍者郭景铢灭烛/扶克用匿床下/以水沃其面徐告/以难克用/始张目援弓而起/志勤射汴人/死者数十/ C . 侍者郭景铢灭烛扶克用/匿床下以水/沃其面/徐告以难/克用始张目援弓而起志勤/射汴人/死者数十/ D . 侍者郭景铢灭烛/扶克用匿床下/以水沃其面/徐告以难/克用始张目援弓而起/志勤射汴人/死者数十/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节度使:统管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财政大权,唐代始设。 B . 癸亥:本处为干支纪日法,干支是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合称。 C . 驿:古时供应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D . 移书:可指移送文书,也可指平行官署之间的一种官文书。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克用与田从异乘黄巢人马渡到汴河一半的时候,奋勇攻打,击败黄巢的队伍。 B . 朱全忠在上源驿为李克用置办酒席招待,李克用乘着酒兴多有恶语伤人之处。 C . 李克用登上尉氏门,骑马逃出,但监军陈景思等三百余人,都被汴州军队杀害。 D . 杨彦洪对朱全忠说见到骑马人便射箭,而当天晚上,他却因骑着马被误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黄巢营为水所漂,且闻李克用至,遂引兵东北趣汴州,

      ②连车树栅以塞衢路,发兵围驿而攻之,

    5. (5) 选文评价李克用的妻子刘氏“多智略”,事变发生后的哪些事情体现她这一特点,请简要概括。
  • 4. (2022高一下·利辛月考) 诗歌阅读

    与赵冬曦、尹懋、子均登南楼

    张说

    危楼泻洞庭,积水照城隅。

    命驾邀渔火,通家引凤雏。

    山晴红蕊匝,洲晓绿苗铺。

    举目思乡县,春光定不殊。

    [注]①南楼,即岳阳楼。开元三年(715年),张说被贬岳州。在岳期间,张说常与文人好友在南楼宴请唱和。②通家,指彼此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二联主要写人们的游乐之趣和友情之深:邀上几个好友,荡起几条小船,其乐融融。 B . 第三联以色彩映衬的手法来写景:红蕊环绕,绿苗铺展,显出了周围景色的妖娆多姿。 C . 尾联作者抒发对家乡及岳州的喜爱之情,这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情感是不同的。 D . 全诗写景空间广阔,由远及近,描写作者与众人登上南楼,从楼上眺望所看到的湖景。
    2. (2) “危楼泻洞庭,积水照城隅”中“泻”“照”两字极有功力,所写景物生动传神,请做简要分析。
  • 5. (2022高一下·利辛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直接点明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工作能力的句子是“”?
    2. (2)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长江水的清澈,山的青翠、峭拔的句子是“”。
    3. (3)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洞庭湖的广阔无边来衬托作者的一艘小船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满分20分)
  • 6. (2022高一下·利辛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

    中国古代艺术家始终以一种敬畏与爱戴的态度来对待与人类____________的自然环境的。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崇尚的最好佐证。例如在园林建筑中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尽量保有原有的自然景观;面对横亘____________的山脉,也要在设计中注重它的天然性。中国的古代园林建筑很多都利用叠石造山,尤其注意对水景的“借用”,通过合理的设计,让水流、山势再加上植被和内外空间的虚实变化,从而达到一种既藏且露的含蓄美感。因此,人们学会了____________,知道如何利用花草、如何利用树木,中国的建筑已经不只是专属于遮风避雨的独有标识,而是诗情画意的特别文化表现。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园林就是一幅山水画 , 让人在青石折桥、飞流叠瀑中体味着____________的淡雅意趣。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息息相关  蔓延  因势利导  难以忘怀 B . 休戚相关  曼延  因势利导  难以释怀 C . 息息相关  曼延  因地制宜  难以忘怀 D . 休戚相关  蔓延  因地制宜  难以释怀
    2. (2)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D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 7. (2022高一下·利辛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首先,语言文字与图文组合的广告、图书、视频中的字幕等其他媒介形式的融合本就是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其次,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状态,  ①   , 人们对语言文字也更加敏感、直接。因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必须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经验去理解其他的媒介形式的“语言”。(附表为对某校学生“在跨媒介环境中,你更倾向于选择哪种形式的信息进行阅读和交流?”的调查统计图)

    媒介应用还具有社会性和人文性。以“知乎”和“哔哩哔哩”为例:首先,两个媒介应用在传达信息的媒介形式上不同,前者以文字为主,  ②  。其次,用户的互动方式不同:前者是你问我答,后者则是以弹幕为主。最重要的是,  ③  :前者聚集了更多60后、70后的知识分子,后者则以90后、00后为主。

    附表:

    获取信息的媒介途径

    选择人数占比(%)

    以图片为主的视觉类

    4%

    以音频为主的听觉类

    6%

    以动态视频为主的视听类

    5%

    文字文本类

    30%

    以图片、音频、文字、视频相结合的多元类

    55%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调查表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要求不少少于三点,五种途径须散布其中,不得遗漏,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四、写作(满分60分)
  • 8. (2022高一下·利辛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清·张潮《幽梦影》

    根据上面的材料,设想你是复兴中学高一(1)班的学生,准准备参加“我所理解的名言”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