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05-21 浏览次数: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   (25分)
  • 1. (2022九下·海安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双减”后孩子的时间怎么用,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全国政协委员A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认为,双减后在增强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 , 应该充分利用好社会上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我们既有充分反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B           (绵延不绝/络绎不绝)和灿烂huīhuánɡ的各种历史文物资源,也有反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性物证,三种文化同时并存,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红色基因交相辉映。学生们来到这里,可以切身感受到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xūntáo,从小培养起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让文化自信深深rónɡrù血脉之中。

    1.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 (2) 文段中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3. (3)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横线上。

      B处的词语是

    4. (4) 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2. (2022九下·海安期中) 综合实践活动。

    海陵中学举行“经典阅读”系列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 (1) 【方案设计】请你围绕活动的主题,再设计两个活动方案的名称。

      ①名著阅读沙龙;  ②     ③

    2. (2) 【广告宣传】请你为本次“经典阅读”活动拟写了一条广告宣传标语。
  • 3. (2022九下·海安期中) 【名著阅读】阅读《儒林外史》片段,回答问题。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是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 (1)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一向为人称道。请结合选段内容,简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2. (2) 钱财对人比较重要,但人对钱财的态度各有不同,《儒林外史》中有哪些不吝钱财、淡泊名利的人物呢?请你举一例,并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 4. (2022九下·海安期中)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1) 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东坡《定风波》)
    2. (2)  ,愁云修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3) 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
    4. (4)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5. (5) 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责任是诸葛亮出征前对后主的殷殷嘱咐:“①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责任是戍边将士们虽然想家却又立志无功不返的动力:“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责任是慷慨赴死但誓死不屈、复明决心不灭的铮铮誓言:“③ 。”(夏完淳《别云间》)
二、   (60分)
  • 5. (2022九下·海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湖上吟

    章甫

    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

    近人白鹭麾方去,隔岸青山唤不应。

    好景满前难著语,夜归茅屋望疏灯。

    1. (1) 这首秋日游湖之作,诗人选取了扁舟、、秋云、、青山等一连串景物,并以表达乡愁离绪的《》、《采菱曲》的乐声穿插其中,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的画面。
    2.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6. (2022九下·海安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商於子驾豕

    宋  濂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 , 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曰:“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诗不云乎:乃造其曹 , 执豕于牢。言将以为殽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选自明•宋濂《文宪集》,有删改)

    【注释】①商於子:作者虚构的人物。②豕(shǐ):猪。③轭(è):车辕前端驾在牛马颈上的曲木。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⑤尤:抱怨,指责。⑥淖(nào):烂泥。⑦曹:群,这里指猪群。⑧牢:关养牲畜的圈。⑨殽(yáo):通“肴”,鱼、肉一类的荤菜。⑩服田:用牛、马驾车耕田。⑪激:情绪激烈、偏激。

    1. (1)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终 日 不 能 破 一 畦

      ②是 盖 有 激 者 也。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子     ②吾而诏子 

      ③亦犹牧吾民者必以     ④宁毋先生谓弟子曰

    3. (3) 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无犊耕             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B . 不知服田必以牛     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 C . 不得田            千里不敢易也   《唐雎不辱使命》 D . 反怒而弗答       入见            《曹刿论战》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豕纵大,安能耕耶?

      ②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5. (5)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说说君主实现国家大治的方法。

      【甲】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

      (选自《商於子驾豕》)

      【乙】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 7. (2022九下·海安期中)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

    【材料二】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如此强调赓续文脉香火?《典籍里的中国》的开场白,或许可为答案,“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那些在血脉和文脉中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形塑了我们今天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文化正是内在的密码。迈步新征程,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不断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将更加昂扬。

    ——张凡《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

    【材料三】

    让世界看到自信从容的中国

    ——从北京冬奥会看文化自信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王子铭、黄垚、岳冉冉)北京冬奥会如火如荼,赛场内外中国元素引人瞩目。这场冰雪盛会展现出运动员精彩卓越的竞技水平,更以别样的中华文化魅力收获来自世界的掌声。当中国气质与奥林匹克交相辉映,当五环旗下汇聚五洲宾朋,北京冬奥会折射出更加坚实的文化自信,诠释着新时代中国的从容姿态,传递出中华儿女与世界人民“一起向未来”的共同心声。

    “中国风”托起“冬奥范”

    2月4日,立春日,冬奥开幕夜,四季始轮回。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中华文化的瑰丽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投射出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刚一亮相就瞬间刷屏。

    火炬“飞扬”取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黄河之水”倾泻而下极具浪漫色彩,五环“破冰而出”彰显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

    充满新意的开幕式以直抵心灵的人文情怀,让世界领略着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的和合共生,感受着新时代中国自信开放的大国气象。

    何止开幕式。

    中华文化标注出北京冬奥会的深厚底蕴,赛场尽显“国风潮流”。一袭青绿、一身水蓝,翩翩起舞宛如徜徉山水之间。花样滑冰比赛中,冰舞选手王诗玥、柳鑫宇的服饰设计灵感源自山水画,男伴是“山”、女伴是“水”,利用国画色彩,绘上古典纹样,取青山绿水之义,充满意境之美。

    ……

    从服饰到配乐,从竞技到颁奖,文化之美与运动之美在冬奥赛场竞相绽放。全世界观众在观看冰雪赛事的同时,共同欣赏着中华文化的灵动与厚重。

    以“中国风”托起“冬奥范”,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表达。

    “新”的背后,折射深层自信

    融合之新、理念之新、心态之新,北京冬奥会上,一个个“新”的背后,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当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中华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迸发时代活力。吉祥物“冰墩墩”将大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融合中国文化与现代科技,丰富的产品开发和互联网角色塑造,更是赋予了吉祥物更加持久的生命力,成为“国潮”崛起的又一个生动样本。活泼敦厚的“冰墩墩”,诠释出中国创造非凡、探索未来的自信,展示以和为贵、热情好客的民族品格,引起了全球范围的情感共鸣。“一墩难求”背后,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中国,愈发赢得世界的青睐与认可。

    ……

    聚焦冰雪盛会,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体现在赛场内外。一个细节可见一斑——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手持金牌做奔跑状的身影,折射出我们对金牌的向往。而今,北京冬奥会吉祥物仍是“熊猫”,手掌中却是一颗予人温暖的爱心。这是国人心态的变迁,更是文化自信的注脚。

    文明互鉴携手向未来

    “我们都需要爱,大家把手都牵起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一起来,一起向未来。”朗朗上口的歌词、欢快动听的旋律,伴随着北京冬奥会赛事持续深入,这首《一起向未来》早已唱遍大江南北、传至世界各地。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北京冬奥会奏响了团结、友谊、进步的乐章,在“一起向未来”的愿景中,中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架起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中华文化犹如一张张“名片”,成为冬奥舞台上文明互鉴的新窗口。从中医到皮影,从剪纸到景泰蓝……一张张文化“名片”在冬奥闪耀,与世界文化交流融通、一同绽放。

    中华文化闪耀冬奥舞台,中国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兼容并蓄,充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讲述着与世界的“美美与共”。

    音乐超越国界,联通心灵。冬奥会开幕式上,当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团入场,背景音乐中19首世界名曲响彻“鸟巢”、震撼人心,在属于全人类的奥运殿堂奏响属于全人类的经典之声。这一刻,不同的文明记忆、文明图景,在华夏大地上汇集。

    团结合作、命运与共,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初衷。以冬奥会为契机,中国与奥林匹克偕行,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澎湃动力。

    (2022年02月19日 新华网 有删改)

    1. (1) 阅读【材料一】,写一段简短的说明性文字,给国际友人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
    2. (2) “文化自信”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时代课题,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条列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3. (3) 阅读上述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对“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提出三点建议。
  • 8. (2022九下·海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江城的光

    李御

    ①列车载着一千多名工人,穿山越岭,向鄂西南的一个工地进发。车至乌龙泉火车站,已是夜晚。火车停下来,我随大伙儿走下车厢,在站台透气。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我看到了站台前方的一片灯光。那片灯光再往前,就是武汉市区光的海洋。从豆灯如萤的山村,一下走进这光的世界,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②一位巡道大叔路过,好奇地问道:“小伙子,看什么哩?”

    ③“看光!远处的光。”

    ④大叔乐了,说:“我天天晚上在站台里,也没觉得这光有啥值得看的。”

    ⑤我激动地告诉他:“我们那个山村,只有煤油灯,还得省着用。这里不一样,这光,一眼看不到边。”

    ⑥大叔听了,没有再笑,反而很热情地对我说:“那你多看看吧。”

    ⑦这好多年前发生的一幕,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后来,被这片光吸引,我考入了武汉的一所大学,开始与这座我为之动心的城市朝夕相处。

    ⑧晚上从图书馆出来,我总会在喻家山下的校园内漫步徜徉。看路边的树木,盛开的花草,还有那一盏盏路灯,路灯所发出的柔和温馨的光。这一切都让我驻足。周末的晚上,我有时也会去学校旁边的街市,静观那些居民区的万家灯火。

    ⑨在校时,因囊中羞涩,很少上街品尝武汉小吃。记得有一回,给一家报纸投稿,得了十多元稿费,我便邀约室友去大东门小吃街。那次我们品尝了不下十种小吃,热干面自不待言,春卷、豆皮、欢喜坨、锅贴,我们都尝了尝。那份难得的口福,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天晚上,从大东门小吃街回学校,我们踏着一地月光,唱着当时流行的歌曲,心满意足,其乐融融。

    ⑩这座城市,处处与光有关。

    ⑪大学毕业后,我在这座城市定居,接触最多的是这座城市里的人。

    ⑫前些年,我因脚烫伤,在家休息。准备做晚饭时,发现液化气瓶没气了。那时还没用上管道天然气,无奈之下,我给认识不久的出租车司机熊师傅的寻呼机发了一条信息。没想到,一刻钟后,熊师傅就扛着煤气罐“吭哧吭哧”上了楼。

    ⑬我赶忙道谢,请熊师傅喝茶。“喝什么茶哟,我还要跑生意!”熊师傅粗声大气。

    ⑭我把换气的钱、的士费、搬上六楼的辛苦费一起递给熊师傅。换气的钱他收了,其它一概拒收。还是那副粗门大嗓:“你这个人好啰嗦,一点小事,我还收钱?”

    ⑮熊师傅麻利地帮我换上气罐,然后扛上空气罐下楼。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依然气高声大:“你脚没好之前,莫到处晃,有事打招呼。”

    ⑯粗门大嗓的背后,是一份豪气与仗义。这也是我对武汉人的印象。

    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这座城市彰显了英雄本色。太多的英雄群体与个体,太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每时每刻都在涌现。当我从媒体上了解到这些人物与故事时,我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我知道,武汉人就是这样----敢打善拼,是英雄的人民。

    ⑱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小区的普通保安,名叫黄和义,快六十岁了。疫情防控期间,他组织买菜、送菜,给老人送药,有求必应。大年初一,一家业主发现楼上漏水,而楼上的住户在国外。那位住户向黄和义求助,告知黄和义钥匙放在二十公里以外的亲戚家。许多交通工具停摆,黄和义四处打电话求人,终于取回了钥匙,开门修好了漏水管道,为楼下住户救了急。大年初二,小区一位老人发高烧、咳嗽不止。黄和义知道后,热心帮忙联系急救车将老人送院治疗。黄和义三个多月没有回家,吃住都在小区保安室。

    ⑲后来,我见到他,对他说:“老黄,你真不容易呀!”

    ⑳黄和义笑了笑说:“也没啥,大事来了,大家一起扛!”

    ㉑从来到这座城市求学,再在这座城市安家、立业、定居,一晃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相处,我越发感到,无论是熊师傅,还是黄和义,他们就像是这座城市的一点点微光。虽然微小,但汇聚在一起,就让这座城市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㉒难忘这江城之光。而我自己,也想成为这座城市里温暖的一点微光。

    (《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1日第20版)

    1. (1) 这篇散文作者回忆了与“光”有关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好多年前,站台停车被光吸引;

      ③大学毕业后,熊师傅帮忙换气不计报酬。

    2. (2)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⑧段的画线句。

      看路边的树木,盛开的花草,还有那一盏盏路灯,路灯所发出的柔和温馨的光。这一切都让我驻足。

    3. (3) 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说话虽然“粗声大气”“粗门大嗓”“气高声大”,透出的却是豪气与仗义,是武汉人普遍具有的特点。 B . 选文⑰段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我对武汉人的肯定和赞美。 C . 我难忘江城之光是因为这里有我求学的美好记忆,以及这里的人们身上闪耀的人性的光辉汇聚在一起,让这座城市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D . “也没啥,大事来了,大家一起扛!”短短一句话,囊括了熊师傅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所作所为,表现了他热心助人、勇于担当的高贵品质。
    4. (4)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江城的光”为标题的作用。
    5. (5) 阅读本文,结合链接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点微光。”

      【链接材料】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 9. (2022九下·海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那一刻的随意馈赠,

    宛如秋夜的流星,

    在我生命的深处点燃了烈焰。

    ——泰戈尔《流萤集》

    上面的小诗,揭示了馈赠的意义。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 , 以“那一刻,你的馈赠点燃了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