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培育
②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
③有自动装置的铧式犁的使用
④大型农场和养殖场的推广
①人们初步掌握包括某些疫苗和血清等多种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
②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
④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水下6000 米处进行科学试验
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史料,下列选项最合适的是( )
①房屋多用泥和木材修建,房屋具有防晒保温功能
②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③住宅的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④房屋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而成,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时间 | 事件 | 主办者或推动者 |
1868年 | 中国第一家近代博物馆——上海徐家汇博物院建立 | 法国传教士 |
1871年 | 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上海安装 | 丹麦公司 |
1876年 | 中国第一条铁路一—淞沪铁路开通 | 英国商人 |
1877年 |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 丁日昌(福建巡抚) |
1881年 |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开通 | 李鸿章 |
1905年 | 中国自建的第一家近代博物馆一—南通博物苑建立 | 张謇 |
①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化先驱
②先进事物多在沿海地区率先出现
③学习和效仿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方式
④西方势力将中国作为近代化的试验场
①医疗卫生体系的逐步完善②国家治理效能的显著提高
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①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②古印度的主要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是莎草纸
③古埃及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④古希腊苏格拉底等人奠定了西方的哲学基础
材料一:隋末唐初,疫病频繁发生,盛唐时最低,安史之乱后135年间,发生9次,后期的7次相当严重,唐末至五代,疫灾再度频繁。当时政府采取的举措主要有:主编医学专著,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坊,颁行医方,派遣官员救灾送药,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注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等。
——据张剑光《三千年疫情》整理
材料二:自欧化输入,吾国始有所谓新医学。新医学者,以最新之科学为根据者也。其言生理也,根据于解剖、组织等学,非吾《铜人图》之粗疏而讹谬也;其言病理也,根据于种姓之遗传,微生物之研究,各种仪器之测候,非若望问闻切之粗略,阴阳五行之说之惚恍也……故新医学兴,而旧医学不得不衰歇。
——蔡元培《医学丛书序》1917年)
材料一: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 |
国家 |
||||
英国 |
美国 |
德国 |
法国 |
俄国 |
|
1870年 |
22% |
8% |
13% |
10% |
— |
1913年 |
15% |
11% |
13% |
8% |
4% |
注:①为1872年数据
——根据[德]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材料二: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推动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应对未来金融危机和其他外部冲击的能力;
认识到基础设施发展在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进亚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确信作为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银行的成立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形成互补,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同意成立银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2015年6月29日)
材料一:《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处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中法《北京条约》也做出了类似规定。
材料二:
材料三: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政府确立了“教育立国”的方针。从1966年开始,新加坡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英语和母语(主要是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在后来被认为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
——摘编自张耀源《新加坡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
材料一:
在古代朝鲜有许多使用汉字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如: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9世纪朝鲜人崔致远《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
材料二:佛教及婆罗门教的政治理想及宗教美术,给东南亚各小国带来了国王的神圣化、阶层秩序观念、行政法典、梵文以及技术高超的建筑、雕刻和音乐等等,这对土著君主统治的正统化以及整合和发展他们的国家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学者和田久德
材料三:中印两国立于世界东方,天造地设,互为邻国,其文化往来源远流长。从文字记载看,历两千余年而不衰,成为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典范。但两国的文化交流到底有多悠久,始自何时,至今没有定论。
——姜景奎《中印文化交流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