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巴东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4...

更新时间:2022-06-26 浏览次数:6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她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在山间汲泉水,在菜地摘时蔬,在幽静的院落里烹饪传统美食,周围鲜花灼灼,山林森森,流水潺潺,仿佛在世外桃源……

    近日,以李子柒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的视频从国内火到了国外。

    不少外国人通过视频,开始了解“有趣又好看”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喜欢中国这个国家。

    好的传播,一定要有好的故事。一个故事如果只停留在反映情感的层面,充其量只能算是有内容。当今时代,有内容的故事未必能取得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好的故事还必须具备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且能够发挥引领作用。

    当然,有价值并不是在价值观的外面生硬地套个文艺外壳,而是要将价值观不露痕迹地融入内容。李子柒视频散发着一种原生态的美,并且“道法自然”等中国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隐藏在这种美的最深处。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但他们喜欢李子柒视频里传递的美,而美是有力量的,它牵引着外国观众继续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就短时间内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来看,李子柒视频可能抵得上甚至超过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影视、舞台艺术作品。这是因为对外文化传播有了新媒介与互联网的结合,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已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我们把目光多放在传统形式上,如推动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等。虽有一些成绩,但我们要看到,传统媒介形式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限。

    新媒介降低了传播的门槛,李子染自己或许没有对外文化传播的主观目的,但她不经意间成了这方面的“高手”。这启示着我们:对外文化传播,不仅是政府和文艺机构的事,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同时,相较于政府主导的对外文化传播,民间的传播由于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更接地气,效果可能更好。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 9)》)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也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主张,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理念体现了很多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

    如何创新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如何加强中国文化理念的国际传播,以使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在进行理念传播时尤其需要关注这些问题。

    文化是影响国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文化可大致分为两类,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前者强调可视的内容,如艺术、服饰、建筑等,而后者强调理念性内容,如价值观、思想等,实际上后者的影响更大。

    如今,中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话语权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能否准确理解中国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能否准确理解中国所提出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结果会直接影响中国评价、中国话语、中国形象。

    长期以来,世界上存在着对中国的误解和误读。很多西方国家以西方思维、西方经验来解读中国行为,经常对中国的行为冠以西方经验的标签。例如,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西方以“马歇尔计划”来解读,这种类比充满了误导性。

    目前,中国在国际范围内还是做了很多努力来宣传自己的文化,但是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显性文化内容方面。例如,孔子学院主要是教授汉语,也经常组织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书法展示、京剧表演、文艺演出等。

    当下,中国日益对世界产生影响,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理念、中国思想等就日益重要,这是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基础,也是增强中国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的关键。

    (摘编自《加强中国文化理念的国际传播》)

    材料四:

    中华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首先必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形式有载体解构和他者解构。前者受市场利益驱使,从内部实现对中华文化及其价值的自我解构;后者受西方文化霸权影响,利用技术传媒等手段进行价值解构。对此,我们既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意图;又要讲究策略,有理有力有节地实现有效应对。其次必须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自主设置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议程,提升中华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与美誉度,彰显中华文化美美与共的价值魅力。

    要真正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完整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传递中国价值与智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文化传播的战略自觉。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长远全局规划。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需要政府引领各方,为文化传播提供长远完整的战略规划。第二,整合文化资源,凝练传播内容。我们必须对中华文化进行高度凝练和总结概括,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文化理念和主张。第三,丰富传播渠道,形成线上线下、同向同行的传播合力。

    中华文化传播要协同互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模式,将差异化传播与大众性传播结合起来,形成新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大格局。

    (摘编自《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选择》)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个好的故事只要具备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人们的心灵积极、向上、趋善,它在国际传播中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B . 李子柒的视频作品能从国内火到国外,得到较大的关注,关键因素在于其将自己的作品通过新媒介与互联网进行结合。 C . 材料二中,我国近年来的国家文化服务贸易出口额与美、英、法等国相差甚远,说明我国的国际文化传播影响力有待提高。 D . 材料三认为,文化大致可分为强调可视内容的显性文化和强调理念性内容的隐性文化,两者地位同等重要。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对外文化传播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传统媒体功不可没,但现今和新媒体比起来,影响力和传播力已有些相形见绌。 B . 进行对外文化传播,不仅政府和文艺机构有责任,民间和个人也有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效果有时候可能会更好。 C . 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有危害,但近年来我国神化色彩浓重的抗日神剧在海外市场的传播不在此列。 D . 我国政府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责任重大,既要做好全局规划、整合文化资源,又要丰富传播渠道,形成传播合力。
    3. (3) 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 .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正在加速,对外文化贸易快速增长,对外文化投资有序推进,对外文化贸易伙伴呈现多元化格局。 B . 要大力发展先进性、尖端性的文化科技,要制造和引领文化传播技术领域的革新潮流,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文化传播技术、经验和范式。 C . 新时代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是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华民族优秀品格,提升中国道路和发展经验感召力与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D . 受众群体的增加等,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
    4. (4) 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5) 最近李子柒短视频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传播的热议,你对李子柒短视频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现代文阅读II

    我是一条小河

    冯  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注]①冯至(1905--1993),现代诗人、学者。这首诗创作于1 925年。激情高扬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后,整个思想文化界进入了一个沉闷的时期。这种沉闷在青年身上又泛溢成他们思想的徘徊与情感的低迷。

    1. (1)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诗句隐喻“一见钟情”,这位姑娘使诗人钟情。 B .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此诗句寄寓了对社会丑恶现实与人们险恶心机的批判。 C . 这首诗十分注重情调的创造,注意运用语言的感情色彩来烘托一种特定的、素淡的氛围。 D . 借自然景物“大海”的厉风狂浪,暗示社会的险恶,从而造成“我”与恋人情爱的悲剧。
    2. (2)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借小河流动和映入河水岸边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时间空间变化,从而反衬“我”感情不变。 B . 岸景幻化为恋人的“裙裳”和“花冠”与最后被“吹折”“击碎”“幻散”等词的运用产生了浓烈的意境和诗情。 C . 本诗以自由体的形式写爱情诗,诗行、诗节和诗韵的安排都服从于抒情的需要,既自由舒展又有形式约束。 D . 本诗语言特点为注意遣词用字,如“荡荡”“粼粼”等叠字,形成轻柔的旋律;多用对比,显得韵味悠长。
    3. (3) 简述诗作的抒情线索。
    4. (4) 简析诗作比拟手法的抒情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雷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杨时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B . 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C . 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D . 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如苏轼的《赤壁赋》。 B . 先达,对前辈的尊称。“先达”中的“先”字与“先哲”“先贤”中的“先”字意思一样。 C . 字,古代对一个人的称呼,可与名的意义一致,也可相关,甚至相反。如韩愈字退之,名与字意义相反。 D . 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分三等,称三甲。考中一甲者称“进士及第”,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愈不畏时俗,敢为人师。他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宣扬从师之道。 B . 柳宗元痛恨流俗,心存顾虑。他对为人师者遭受谩骂而深感不满,又担心自己和韦中立被人诟骂而生病。 C . 宋濂现身说法,勉励后学。他在给马生的文章中,用自己早年勤苦学习和虚心求教的经历勉励他潜心向学。 D . 杨时求学心诚,尊师重道。他曾特意到颖吕向程颖学习,四十岁拜见程颐时,久立雪中,以免打扰他休息。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②义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5. (5) 柳宗元用“蜀犬吠日”“越犬吠雪”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 4. 古代诗歌阅读

    自    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弯曲的树。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诗人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 . 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C . “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 . 诗人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2. (2) 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    ”;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句子是“”。
    2. (2)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的话语告诫我们,做人不能有丝毫的贪心,不

      能觊觎身外之物。

    3. (3) 李白在《蜀道难》中多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其中两处接着用

      ”的表情变化和“”的动作情态,凸显了蜀道之“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海洋六号”船驾驶团队积极做好气象保障工作,    相关防台风预案,定时接收气象预报信息,分析未来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尽量减少热带风暴对作业的影响。在8~9月间,工区共产生了12个台风,数量之多实属罕见。10月6日,工区附近产生19号热带风暴,1 9号热带风暴后来加强为超强台风“海贝斯”。驾驶团队根据防风预案和海况,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先实施海底摄像测线作业,后实施定点浅钻作业。经过调整,科考队确保海上作业不    , 这对按计划完成航次任务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本航次受台风外围环流影响较大,但由于气象保障工作    , 科考航行和作业未受直接影响。本航次的动力保障也十分到位。轮机部严格做好常规维护保养工作,并    地开展检修工作,确保船舶航行和作业期间动力不出问题。10月23日,“海洋六号”船完成中国大洋第55航次科考任务,满载科考成果,从太平洋返回广州海洋地质码头。

    A . 制定    中断    杰出    见缝插针 B . 制订    中断    出色    见缝插针 C . 制订    终止    杰出    见机行事 D . 制定    终止    出色    见机行事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自古享有盛名,洛阳牡丹的花色奇丽,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作为洛阳当地一家大型景区,既然对外宣传举办“万株牡丹齐盛放”的牡丹艺术花海节,门票收费也不便宜,游客自然以为是去看牡丹鲜花的。花了钱兴冲冲地去实地游玩,结果却只看到了塑料花,被欺骗的感觉不好受。

    A . 自古享有盛名的洛阳牡丹,花色奇丽,冠以“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 B . 花色奇丽的洛阳牡丹,因其自古享有盛名,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 C . 洛阳牡丹自古享有盛名,花色奇丽,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 D . 自古享有盛名,花色奇丽,洛阳牡丹冠以“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缺陷”如同愈嚼愈有味的橄榄,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万人万种的。美人长有痦子,或者浮现在嘴角,或者隐匿于颈后,绝不相同;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任何分类精密的批评家也无法归纳出几条几款,让人按图索骥,抑或对号入座。这是“缺陷”的独特。所谓“恰如其分”,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这样,“缺陷”便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使人物又各具风采,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或问,难道只要“缺陷”都是美,无缺陷的“完好”不是美吗?无缺陷的“美好”当然是美。我们能说镜中花、水中月不美吗?然而这种美却难以捉摸。从文学创作来说,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并不排斥对其“缺陷”的描写。

    A . 拟人、比喻、反问 B . 拟人、设问、排比 C . 设问、比喻、排比 D . 设问、比喻、反问
  • 9. 下面是王铭在参加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所做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有些内容多余,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叫王铭,今年18岁,来自××中学。②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③我喜欢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和朋友们到郊外爬山。④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精神。⑤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能在朋友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⑥××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心仪已久的名校。⑦我的家乡××××,濒江临海,物阜民丰,欢迎老师有时间前来做客。⑧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A . 不得体的句子是②⑤⑧,多余的句子是③⑦ B . 不得体的句子是②⑤⑧,多余的句子是⑥⑦ C . 不得体的句子是③④⑧,多余的句子是⑤⑦ D . 不得体的句子是④⑥⑦,多余的句子是③⑤
  • 10. 把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火车过隧道时,为什么没有信号呢?除了部分隧道位置偏僻、隧道过长、环境复杂等原因导致的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覆盖不全影响无线信号覆盖以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原因。首先,电磁波是以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并不会绕过,如果在传播途中遇到阻碍电磁波传播的障碍,信号会被严重影响。当火车穿过隧道时,隧道壁会对电磁波产生较严重的遮挡致其衰减。其次,当手机与基站之间相对高速运动时,累计多普勒频移偏差会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语音信号变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