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C | D |
| | | |
装置气密性检查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实验室制 | |
实验步骤:
步骤 | 操作 |
1 | 分别量取 |
2 | 反应结束,趁热迅速转入长颈圆底烧瓶(水蒸气蒸馏用)中,进行水蒸气蒸馏; |
3 | 蒸馏一段时间后,将长颈圆底烧瓶中的剩余物转入烧杯中,冷却,加入约 |
4 | 再加入一定量水,并加入适量活性炭,煮沸 |
已知:
①水蒸气蒸馏的原理是将水蒸气通入有机混合物中,使易挥发的有机成分随水蒸气一起被蒸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②相关物质的性质:
名称 | 分子量 | 密度/ | 熔点/ | 沸点/ | 溶解度 |
苯甲醛 | 106 | 1.06 | | 179.6 |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等 |
乙酸酐 | 102 | 1.08 | | 138.6 | 缓慢地溶于水形成乙酸 |
肉桂酸 | 148 | 1.25 | 135 | 300 | 不溶于冷水,可溶于乙醇、乙醚等 |
回答下列问题:
在布氏漏斗中加入润湿的滤纸→微开水龙头→→→→。
①关闭水龙头;②开大水龙头;③转移固液混合物;④确认抽干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 | | | |
开始沉淀 | 1.9 | 7.0 | 3.0 | 6.6 |
完全沉淀 | 3.2 | 9.0 | 4.7 | 9.1 |
回答下列问题:
A. 溶液 B.
C.稀硫酸 D.
滤渣X的成分是,调 的范围是。
闭合 时,电池复合膜中
向(填“左”或“右”)迁移;闭合
时,
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则 的
。
① 时
内生成甲醛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②若 时
恰好平衡,容器的初始压强为
,甲醇的转化率为
,甲醛的选择性为
,主要反应
的压强平衡常数
为。
③ 以后,甲醛的选择性下降的可能原因为。
图甲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一部分,其中Si原子的杂化方式为,该多硅酸根的最简式为。
①晶胞中离Ti最近的O有个;由Ti原子和O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与二者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之比为。
②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 ,则晶胞中Ti与O的最近距离是nm(用含
、
的代数式表示)。
①分子中含苯环且只有两个取代基,官能团分别在两个取代基上,即不与苯环直接相连。
②该分子催化氧化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