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达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监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20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 1.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文明是多元文明。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环境中,创造了各自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本,是民族凝聚与发展的深层动力。

    民族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其基本要素有服饰、节庆、语言文字、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这些都是在漫长的历史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与当地气候、山川、风物、传统等浑然一体。在民族内部,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赛、是男是女、年龄长幼,都凝聚在一个共同的文化之下。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一个民族即使领土被敌国占领,只要自己的文化还在,就能重新凝聚人心,还有复兴的希望;反之,如果文化已经消亡,即使没有敌军入侵,民族实际上就已经灭亡。顾炎武把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归纳为“亡国”与“亡天下”两种情况,前者是民族内部的政权兴替,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变化;后者是亡国加上灭种,不仅民族政权覆灭,而且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一个种已不复存在。

    在上古时代,埃及、两河流域、恒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后,这些地区的文明被外来文明置换。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文明等,是在外来文明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的;当地的上古文明,人们称之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这些属于被外来侵略者强制消灭的文明。历史上还有因为自身原因而失落的文明,中国的契丹文明就是典型代表。

    中华文明是迄今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古文明,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延续中华文脉、振兴中华、再造辉煌,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有人举起多元文化的旗号加以反对,认为如今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再提主体文化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亟须澄清。

    多元文化是就全球文化而言的,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由于地理、气候、物产、历史等生存条件的差别,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各呈异彩。各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都有其合理性,应享有平等的尊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大约500年中,西方殖民者垄断了全世界的资源,长期奴役许多地区的人民,毁灭了他们的文明。殖民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制造出了“西方文明中心论”,企图摧毁异质文明的自尊。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多元文明并存,正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土文化的存在,如果本土文化都失落了,又用什么去交流?当今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也更为频繁。但有一点始终无法改变:文化依然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每个民族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在民族、国家还将长期存在的人类社会,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仍要加强。

    (摘编自彭林《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本,它的基本要素有服饰、节庆、语言文字、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 B . 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文化还在,即便是领土被别国占领了,也定能实现复兴。 C . 相较于被外来文明置换的两河流域等文明,中华文明至今没有断裂,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D . 本土文化的存在是文化交流的前提,若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失落了,那也就谈不上文化交流了。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在论证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的时候,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既讲道理,又陈述事实,有理有据。 B . 文章第二段,引用顾炎武关于“亡国”与“亡天下”的论述,是为了证明文化性质没有变化的重要性。 C . 文章第三段中论述失落的“古埃及文明”、契丹文明等与第四段论述的中华文明构成了对比关系。 D . 文章第五段举“西方文明中心论”的例子,反面论证了各民族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平等性的观点。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民族文化凝结自然与人文,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共同的文化在民族内部有强大凝聚力。 B . 我们在传承中华文明的时候,要肩负责任,又要看清那些借多元文化抨击主体文化的人的真面目。 C . 多元文化是全球概念,多民族的世界一定存在多元文化,民族文化各异,因而生存条件有差别。 D .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越来越频繁,在交流过程中,要保护本土文化,又要增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 2.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落入虎口气节在  魔窟依旧是战场

    在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收藏的珍贵文物中,有一只表面缠绕着麻绳的旧书箱。

    1939年的一天,一个目光坚定,身穿学生服的年轻人拖着五只装满马列书籍的箱子从上海求学归来,这只旧书箱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年轻人最终为了革命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一名伟大的红岩烈士,他的名字叫唐虚谷。

    书中找寻理想   行动彰显意志

    “他是我们的老大哥。”

    这是唐虚谷被捕后,渣滓洞的狱友对他的评价,也是他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在狱友眼中,唐虚谷像一团火,热情洋溢地温暖着大家的心。

    唐虚谷,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21年开始,唐虚谷利用在杂货店栖身的5年时间,读完了《共产党宣言》等革命著作。从此,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伟大理想就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抗日战争初期,唐虚谷发起成立“爱知读书会”,又组织“抗日妇救会”“宣传队歌咏队”和“剧团”等一系列抗日群众组织,一方面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培训骨干、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3年秋冬时节,根据党组织安排,唐虚谷秘密组建游击队;1935年夏天,他独自冒险,改造了一支“平民救国军”;1938年暑假,他发起组织“抗日暑假宣传团”……伴随着宣传范围的逐步扩大,唐虚谷组织的捐募寒衣、动员参军、批判汉奸汪精卫等活动都搞得轰轰烈烈。

    落入虎口气节在  莫使组织惹尘埃

    1948年6月17日,由于叛徒出卖,唐虚谷和妻子张静芳被捕。为此,游击队组织了两次营救。

    第一次,当唐虚谷被押解着走到一个叫幺店子的地方,在当地百姓端茶递水送别的时候,唐虚谷发现了隐蔽在橘子林里试图武装营救他的游击队员。

    “感谢父老乡亲和朋友们的好意,我们有能力对付这场冤枉官司。别为我们担心,切莫因小失大。”唐虚谷大声说道,谢绝了这份好意。

    第二次,一群人押解着唐虚谷走到江边的渡口,唐虚谷蓦地看见江中飘荡着众多小船,熟悉战友的唐虚谷心中一阵感动——那是游击队水上分队的同志们准备营救他。

    然而,唐虚谷心里清楚,由于敌强我弱,营救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唐虚谷思虑再三,大声用双关语对妻子说道:“静芳,你看那大鲤鱼多么可爱呀!鲤鱼呀鲤鱼,赶快跑远点,狠心的猎手盯着你们呢,快跑呀,听话哟。”

    “鱼儿朋友们,再见了。”当唐虚谷乘坐的轮渡到达江中心时,小船慢慢地漂流而去了……

    紧握手中长枪  魔窟仍是战场

    特务取来一把削成锯齿状的竹筷子,央在唐虚谷的两根手指间,再用麻绳紧紧地捆上。

    “唐先生,只要你交代一切,你就可以免了这道‘大莱’。否则……”

    “无可奉告!”唐虚谷依旧从牙缝里斩钉截铁地迸出这四个字。酷刑之下,全身鲜血淋漓的唐虚谷“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特务的残忍手段在唐虚谷身上没有任何效果,特务头子徐远举知道唐虚谷对文学的挚爱,想出了引诱的办法。

    “我们打算办一个‘经济研究所’,请唐先生来负责,担任所长,充分发挥唐先生的特长,不知怎么样?”

    “没有必要再考虑!”唐虚谷斩钉截铁地回答。

    一天,徐远举把唐虚谷“请”到老街——特务二处办公所在地。

    在老街二处两个月的日子里,唐虚谷吃住舒适,没有接受审讯。敌人以为他被软化,哪知唐虚谷利用这个机会每天不停地打听外面的消息。

    铁窗共话兴亡事   捷报频传绽心花

    “背书会也挺好。我来给大家讲,你们就背……”就这样,唐虚谷每天像大学教授一样滔滔不绝地讲授着,“学生们”则聚精会神地听着、记着……没多久,读书会经验就被推广到了渣滓洞各个囚室。

    在监狱这块地方,所有关进来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他们面临的困难和考验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唐虚谷非常注意将政治理论学习同狱友的思想工作联系起来。在“铁窗读书会”壮大后,唐虚谷又在监狱里秘密建立了“联合会”。从此,监狱内出现了另一番景象,同志们情绪高涨,斗争意识大大增强。

    1949年春节前,唐虚谷还发动开展了“新年联欢会”,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牢房门上——“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横批——“乐在其中”。

    然而,唐虚谷没能等到11月30日的重庆解放。1949年11月14日,唐虚谷被杀害于电台岚垭刑场。

    (本文综合摘编自《忠诚与背叛》《信念的较量》等)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虚谷发起成立“爱知读书会”,组建游击队、组织捐募寒衣等,践行了他的革命理想。 B . 百姓们端茶递水送别、游击队员试图武装营救等,从侧面表现了唐虚谷光辉伟大的形象。 C . 挺过特务残忍手段后,之所以去特务二处,是因为唐虚谷想要不停地打听外面的消息。 D . 文章融情于事,如在末尾特意交代了唐虚谷的具体牺牲时间,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
    2. (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评价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渣滓洞的狱友们口中的“老大哥”和眼中的“一团火”,表现了唐虚谷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B . 唐虚谷不但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革命著作,还善于做思想工作,积极传播政治理论。 C . 唐虚谷落入敌人的虎口,却用暗语劝阻试图营救自己的游击队员,表现了他的大局观。 D . 1949年春节前,唐虚谷已知道死亡来临,却仍然“乐在其中”,折射出他大无畏的精神。
    3. (3) 人物传记往往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文学性的具体表现。
  • 3.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纹上的梦

    赵宇

    一滴自然之水的诞生与繁衍必然会经历一次复杂的机缘巧合,需要一些时间与事物的契合碰撞,一系列的起承转合。一滴水与另一滴水的相遇,乃至汇聚一身,便是水流。水是一面具有洞穿性的镜子。可以想象一滴水从云层之中降落下来,它穿透云、穿透风、穿透尘埃,穿透一切从空中随性相遇的事物,它浸润万物周身,折射出神奇的光泽,最后又复返云层之中,转换成另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它洞见光、洞见雨露、洞见自然之灵的生死复活,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它的波光掠影中变得安静透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安静流淌的河流,只要愿意从思想的脉络开始遐想,它会从心间一直流向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从身体之中彻彻底底地穿插而过,成为洞穿一个人内心的纯净之水。

    水纹是水的面容褶皱,那么多的水呈现出或奔放或平缓或随性的状态,水纹是它可以显露出来的表情。它表露出河流的性情,优优雅雅,飘飘荡荡,永远不会离开土地的表层。

    我想起了父亲。父亲已进入暮年,他的一生有水相伴,没有离开过那条河流的羁绊。父亲从小在故乡的河畔长大。现在,父亲日渐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望着天边云朵的渐渐消散,他的眸子放射出平静柔和的光芒,像一湾趋于平缓的河水,已经看不出任何的波折和焦躁。故乡的那条老河也如父亲般随着季节的草木荣枯安然淡定。春天时,两岸万物滋生,花草繁茂,生机盎然,河流清绿,像调皮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歌谣。夏秋时节,河流因大大小小沟汊的水拥挤而来而变得充盈,像一个突然浮肿的病人,性情暴虐、蛮不讲理,居然会将河堤淹至子堤,甚至有喷涌而出的危险。冬季了,河流一下子像被掏空了一样,如已经干瘪了乳房的母亲,再也挤不出什么乳汁,狭窄的河面,撑一根长篙一跃即可到达彼岸,岁月留给它的只是下一个季节的重生。

    在或长或短、或急或缓的河面上,我曾经幻化出一个奇怪的梦境:霞光初照,一个人驾着一叶扁舟,从家乡的河流出发,一路颊沛流离来到繁华的城市,像一个战士一样穿梭在纷繁复杂的世事变化之中,而后,垂老的时候,他又重新驾着那叶扁舟,沿着熟悉的河道,落叶归根,返璞归真。河流是他终生流淌的血液,河水是他回归心灵的甘露。父亲一辈子试困挣脱乡村的束缚,离开依靠河水灌溉的农家生活,直到年过花甲之后,才离开村庄走进小县城,但他内心中最亲切的地方,永远是几十年来生活的老家。曾几何时,我们多么期盼离开家乡,而真正离开之后,内心中又无时无刻不对家乡牵肠挂肚,那里的一草一木,那一条不知从何处而来又向何处而去的河流,曾经的过往浮云,显得是那样柔软妥帖。随着年岁的逐渐更替,我那颗浮躁不安的心也渐渐安顿下来,水纹上的梦境只是一个幻象,虚幻、迷离、朦胧,我不再想去逃向远方,我愿意临近父亲和河流,日常生活像流水般自然而然地发生着。

    与河流是一种相遇,和水纹是一种相遇。

    傍晚时,陪父亲沿着河边散步,父亲难免又会感叹过去时光的韶华流逝,唏嘘过去艰难生活的不易。河流成为承载父亲回忆的床,在这载满沧桑困苦的沉痛史中,父亲的身体在过去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呈现出像枯枝一样的手臂,褶皱一样的皮肤,然而父亲又将他生命中的另一面鲜明地展露出来,钢筋水泥般坚定的意志,像河流一样勇往直前的决心,战胜苦难,并在苦难中战胜自己。虽然他没有建立显赫的家业,但是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乡人口中的能干人。父亲是一个如此清澈的人,不吃荤、不饮酒、不打牌,我很少见到一个像河流一样纯净的人,父亲却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们的一生都在与河流相遇,与水纹相遇,像一个萦绕不开的梦境,从来没有过断流,只会流向更远的远方。

    (选自《散文选刊》,2020年4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文题照应,“水纹上的梦”指文中作者具体梦境,又包含对自己及父亲的人生记忆。 B . 文中描写“我”在河面上曾经幻化出的一个奇怪的梦境,折射人的一生,充满了虚无感。 C . 文章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融描写、记叙、抒情等为一体,文笔流畅而优美。 D . 河水虽是自然事物,但在作者的笔下,它与生命、时光等产生了联系,有了人的灵性。
    2. (2)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水是一面具有洞穿性的镜子”的含义。
    3. (3) 文章在写水的时候,又写到自己的父亲,二者有何联系?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 4.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课内文言文阅读
    1. (1)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使……错。 B . 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谢谢,感谢。 C . 所以兴怀,其一也。      致:思想情趣。 D . 浩浩乎如虚御风。        冯:通“凭”,乘。
    2. (2)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非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②如今人方刀俎,我为鱼肉。 B . ①高余冠岌岌兮。          ②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C . 嗟鸠兮,无食桑葚?           ②月出东山之上。 D . ①犹不能不之兴怀。             ②夫夷近,则游者众。
  • 5.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问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仁宗宝元初年甫冠中进士甲科治平元年诏刺陕西义勇二十万民情惊挠而纪律疏略不可用光抗言其非持白韩琦。琦曰:“兵贵先声,谅祚方桀骜,使骤闻益兵二十万,岂不震慑?”光曰:“兵之贵先声而后实,为无其实也,独可欺之于一日之间耳。今吾虽益兵,实不可用,不过十日,彼将知其详。尚何惧?”琦曰:“君但见庆历间乡兵刺为保捷,忱今复然,已降敕榜与民约,永不充军戍边矣。吾在此,君无忧。”光曰:“公长在此地,可也;异日他人位,因公见兵,用之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琦默然,而不为止。不十年,皆如光虑。神宗即位,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王陶以论宰相不押班罢,光代之,光言:“陶由论宰相罢,则中丞不可为。臣愿既押班,然后就职。”许之。因论高居简奸邪,乞加远窜。章五上,帝尽罢寄资者。既而复留二人,光又力争之。张方平参知政事,光论其不叶物望,帝不从。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资治通鉴》未就,帝数促使终篇。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凡居洛阳十五年,天下以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妇人孺子亦知其为君实也。元佑元年九月薨,年六十八。曰文正,赐碑曰“忠清粹德”。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有删改)

    【注释】①谅祚:夏毅宗李谅祚,西夏第二位皇帝。

    1. (1)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人位             当:当权,主持,掌管。 B . 为翰林学士         擢:经推举授予官职。 C . 琦默然,而不为止   讫:完结,最终。 D . 臣愿既押班         俟:等,等到。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仁宗宝元初/年甫冠/中进士甲科/治平元年/诏刺陕西义勇二十万/民情惊挠/而纪律疏略不可用/光抗言其非/持白韩琦 B . 仁宗宝元初/年甫冠/中进士甲科/治平元年/诏刺陕西义勇二十万/民情惊挠而纪律疏略/不可用光/抗言其非/持白韩琦 C . 仁宗宝元初年/甫冠/中进士甲科/治平元年诏刺/陕西义勇二十万/民情惊挠/而纪律疏略不可用/光抗言/其非持白韩琦 D . 仁宗宝元初年/甫冠/中进士甲科/治平元年诏刺/陕西义勇二十万民/情惊挠/而纪律疏略不可用/光抗言/其非持白韩琦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 . 神宗,即北宋皇帝赵顼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庙号起源于商朝,曾一度被废止,汉朝逐渐恢复。 C . 押班,封建时代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按照唐制,由监察御史二人担任这一职务。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D . 谥号,指人死之后,后人按照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赞扬、歌颂的文字,古人为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谥号来进行概括。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司马光年少即中进士,天资聪慧。他七岁就能明了《左氏春秋》的大概要旨,自此以后手不释卷,以至不知饥渴寒暑,刚刚二十岁就考中了进士甲科。 B . 司马光敢于多次上表,直言进谏。他弹劾高居简,神宗就全部罢免那些转寄资财之人;张方平任参知政事,他认为张方平与众望不符,神宗没有同意他的意见。 C . 司马光反对充军戍边,心系百姓。庆历年间,皇帝下诏招募陕西义勇。他想到治平元年朝廷招募保捷军的情形,忧心百姓再次被充军成边,坚决反对。 D . 司马光忧心国家大事,深受爱戴。他患病怀疑将死时预先写下遗表,准备情势危急时托人上星:神宗说御史大夫一职非他不可,百姓认为他是真宰相。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吾虽益兵,实不可用,不过十日,彼将知其详,尚何惧?

      ②《资治通鉴》未就,帝数促使终篇。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

  • 6.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荻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点出了东风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概括了赤壁之战时惊心动魄的场面,气势逼人。 B . 诗歌颔联继续叙写赤壁之战,其中,“汉家火德终烧贼”一句表明诗人拥刘贬曹的立场。 C . 颈联由叙述转为描写,诗人运用虚笔,联想到赤壁大战后江面渺远、荻花纷飞之景象。 D . 袁诗尚“性灵”、求个性,尾联作者更是直接出现在诗歌之中,体现了浓厚的个性色彩。
    2. (2) 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诗歌尾联的抒情方式。
  • 7.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1) 《诗经·氓》中,“,泣涕涟涟”两句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女子见不到男子时,因思念而泪流不止。
    2. (2) 《离骚》中,诗人时常直抒胸臆,其中“”一句表达即使自己牺牲多次也绝不改变志向,意志坚定。
    3. (3) 曹操在《短歌行》中,用原指姑娘思念情人时说的“‘’,悠悠的是我的心境”来表达希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4. (4) 《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表达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而固守节操,希望回乡过田园生活的一句是“”。
    5. (5) 《兰亭集序》中,“”一句表明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表现了对魏晋名士虚无思想的否定。
    6. (6)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善于通过自然事物寄托人生感慨,如“”一句借小飞虫寄托于天地间来比喻人生短促。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 8.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名信片       潭(zhè)寺    含情脉脉(màimài)    妖童(yuàn)女 B . (mí)     勖免           人才济济(jǐjǐ)      正襟危坐 C . 诽谤         业(yì)       信誓旦旦            繁(wú)丛杂 D . 訾詈(cǐyán)  崇山峻岭       沧海一(sù)        浅尝辄止
  • 9.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日前发生的司法所所长打人事件,其情节极其严重、性质极其恶劣,败坏了干部作风,损害了干部形象,令人叹为观止 B . 高考像一座“围城”,考试的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解放,考场外的人们却津津乐道地谈论起作文题目,甚至跃跃欲试。 C . 近日,数据显示,川南、川东北部分城市将会出现臭氧连片污染,强力建议居民朋友尽量减少出门,宜居家休养生息 D . 当荷花浮出水面,亭亭玉立于这世间的时候,那曾经生活在淤泥与黑暗中的生活细节就淡远了,化作一缕甜蜜的回忆。
  • 10.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国正本着“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为原则,积极组织实施疫苗接种,稳步提高疫苗接种人群覆盖率。 B . 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以堪称后世典范的伟大作品,诗人们在许多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C . 在空间距离缩短和时间成本降低后,成渝两地公路运输在准时性、全天候、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 D . 秋蝉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 11.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他在这次演讲大赛中对芯片技术发表了一番高论,最终获得了第一名,他的观点也引起全国多家企业的高度关注。 B . 对于即将到来的高考新政,李老师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撰写了一份高质量调查报告,并已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 . 小张住院治疗,病愈出院。王医生送小张,告别时说:“小张,看到你恢复得这么好,我非常高兴,欢迎你常来。” D . 前几日,我将装有重要票据的手提包丢失了,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您在家恭候。
  • 12.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概括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几个特点,不超过90个字。

    《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在黑夜里被劫后意外获救,遭陷害后被送上刑场,被救入圣母院后险象环生,到临行前夕母女相认,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激烈。小说在写法上,具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抒情特色:美就美得白璧无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爱斯梅拉达不仅容貌美得使弗比斯神魂颠倒,弗罗洛原形毕露,而且还有感人肺腑的美好心灵,所以卡西莫多甘愿为她献出生命。除此之外,小说中,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集中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而小说正是通过对这些异乎寻常的奇特境遇和善恶相融、真假共存的描绘,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真实,显示人道主义精神的力量。

四、写作(60分)
  • 13.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母校是每一个学子割不下的“千千结”;而6月往往是分别的季节,对于高三毕业生而言,在烟花灿烂的6月离开母校、恩师、同学,这既是离别、又是结点。此时分别少年郎,他日归来或半生……

    你所在的学校将在5月中旬举办一场由高一学子承办的高三毕业生送别晚会。其中一个环节是“勿忘母校,坚定向前”的主题演讲,假如由你作为学生代表做本次主题演讲,你会向高三毕业生讲述什么呢?请围绕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得出现校名、校训、校风等具体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