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C | D | |
目的 | 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 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 | 探究△H与反应历程的关系 | 探究气体体积与的分子数的关系 |
实验方案 | 2NO2(g)N2O4(g) △H<0 | 电解水(添加稀硫酸) | ||
结果 | 左侧气体颜色加深,右侧气体颜色变浅 | 烧瓶中产生气泡,试管中出现浑浊 | 测得△H=△H1+△H2 | 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A |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蓝色 | 4I-+O2+2H2O=2I2+4OH- | |
B |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 2Fe2++Cl2=2Fe2++2Cl- | |
C | 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 | Cl2+2OH-=Cl-+ClO-+H2O | |
D |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 Ba2++2OH-+2H++SO=BaSO4↓+2H2O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分别测量NaNO2和CH3COONa溶液的pH | NaNO2溶液的pH约为8,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 | Ka(HNO2)>Ka(CH3COOH) |
B |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 , 振荡后静置 | 下层显紫红色,上层接近无色 |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
C | 向2mL0.01mol•L-1AgNO3溶液中滴加几滴0.01mol•L-1NaCl溶液,然后滴加几滴0.01mol•L-1NaI溶液 | 先出现白色沉淀,然后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D | 向某浅黄色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 溶液变蓝色 | 浅黄色溶液中含Cl2 |
已知:Ksp(BaSO4)=1.07×10-10;Ksp(BaCO3)=2.58×10-9。
将提纯后的Na2S与Na2CO3一起置于装置C的三颈烧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搅拌;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旋塞,滴入硫酸,产生SO2;充分反应后,过滤三颈烧瓶中所得混合物,经处理得到Na2S2O3•5H2O。
①B装置的作用为。
②三颈烧瓶中生成Na2S2O3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三颈烧瓶中必须控制pH不能小于7,原因是。
反应ⅠCH4(g)+CO2(g)=2CO(g)+2H2(g) △H=247.3kJ•mol-1
反应ⅡCO2(g)+2H2(g)=CO(g)+H2O(g) △H=41.0kJ•mol-1
①850℃时,图1中曲线a、b、c所示由大到小的关系是,理由是。
②当温度大于850℃时,曲线c出现如图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步骤一取0.5000g钒添加剂试样预处理并溶于酸,配制成250mL待测液:
步骤二取待测液25.00mL,用适量KMnO4溶液将钒充分氧化为VO , 然后加入足量NaNO2溶液等,充分反应;
步骤三向反应后溶液中加指示剂,用0.0200mol•L-1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5.00mL。
已知:VO+Fe2++2H+=VO2++Fe3++H2O。
已知:①三价砷的毒性高于五价砷;
②Ksp(FeAsO3)>Ksp(FeAsO4);
③K2FeO4具有较强的氧化性。pH越小,其氧化性越强,稳定性越弱。
A.FeCl3 B.K2FeO4 C.FeCl3、K2FeO4
选择该试剂的理由是。
①当pH>8时,pH越大,砷去除率越低,其原因可能是。
②当pH<5时,pH越小,砷去除率越低,其原因可能是。
已知:•OH(羟基自由基)是一种不带电荷的活性中间体,“•”表示未成对电子。
①写出•OH的电子式。
②S2O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发生的变化可描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