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21——种群(1)

更新时间:2022-06-28 浏览次数:11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浙江) 许多因素能调节种群数量。下列属于内源性调节因素的是(    )
    A . 寄生 B . 领域行为 C . 食物 D . 天敌
  • 2. 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A . 甲、丙、乙 B . 乙、甲、丙 C . 丙、甲、乙 D . 丙、乙、甲
  • 3. 沙蝗的活动、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某年,沙蝗从非洲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向中亚迁徙,直到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扩散和迁徙“戛然而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加剧 B . 沙蝗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变化 C . 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改变了沙蝗的生殖方式 D . 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将呈现“J”形增长
  • 4. (2022·浙江选考) 经调查统计,某物种群体的年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 . 因年龄结构异常不能构成种群         B . 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昆虫种群 C . 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果树种群     D . 可能是受到性引诱剂诱杀后的种群
  • 5. (2021·福建) 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I)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II)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I、Ⅱ都要将实验结果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B . 实验I、Ⅱ通气前都必须用NaOH去除空气中的CO2 C . 实验I中,有氧组和无氧组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实验Ⅱ中,可用滤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培养液进入计数室
  • 6. (2023高二下·浙江期中) 生境破碎指因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被隔断成碎片。隔断后的碎片称为生境碎片。为研究生境破碎对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的影响,2019年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类型生境碎片进行了相关调查,设置的样地总面积均为15000m2 , 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境碎片类型

    植株数(株)

    幼树

    小树

    成树

    合计

    5公顷碎片

    21

    9

    3

    33

    15公顷碎片

    57

    8

    17

    82

    连续森林

    39

    22

    26

    8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15000m2应是设置的多块调查样地面积之和 B . 生境碎片的面积与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C . 生境破碎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D . 不同树龄植株的数量比例反映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 7. (2024高二下·邵东月考) 20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6大山系。全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野生熊猫栖息地面积大幅增长。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群;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 B . 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 . 隔离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熊猫小种群内会产生近亲繁殖 D . 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群数
  • 8. (2021·山东) 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 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结果取整数)
    A . 66 只/公顷 B . 77 只/公顷 C . 83 只/公顷 D . 88 只/公顷
  • 9. (2021高二上·绥化期末) 农业生产中常利用瓢虫来防治叶螨。某小组研究瓢虫的饥饿程度和密度对其捕食作用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相同条件下,瓢虫密度越高,捕食作用率越低 B . 饥饿程度和叶螨密度共同决定了瓢虫的捕食作用率 C . 对瓢虫进行适当饥饿处理可提高防治效果 D . 田间防治叶螨时应适当控制瓢虫密度
  • 10. (2021·浙江) 某森林中,高密度的某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影响松树的生长,最大松针长度减小,来年幼虫的食物质量变差,导致该昆虫密度下降,使松树得到恢复。反过来随着食物质量的提高,幼虫数量又有所增加。幼虫的密度(虚线)与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实线)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B . 食物是该昆虫幼虫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C . 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不同环节 D . 该昆虫幼虫环境容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落叶松的种群数量
  • 11. (2021·湖南) 以下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在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B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先加甲基绿染色,再加吡罗红染色

    C

    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先用盐酸水解,再用健那绿染色

    D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22高三下·揭阳月考)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B . 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 . 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D . 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13. (2021·河北) 烟粉虱危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植模式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

    若虫

    (头叶)

    天敌昆虫

    多样性指数

    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

    番茄单作

    22.7

    3.2

    0.8

    16.5

    1.2

    番茄玫瑰邻作

    1.4

    0.2

    0.1

    1.8

    2.2

    A .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B .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 C . 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D . 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 14. (2021·广东) 如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 B . 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 C . 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 D . 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 16. (2021·浙江) 下图为一个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该种群的存活曲线为凹型 B . 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群内的个体,对生殖后期的个体最有效 C . 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由目前的稳定型转变为增长型 D . 与其它年龄组相比,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
二、多选题
  • 17. 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中获取数据的方法合理的是(       )

    编号

    实验内容

    获取数据的方法

    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灰喜鹊的种群密度

    使用标志重捕法,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调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在数量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调查

    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设置0℃、37℃、100℃三个温度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A . 实验① B . 实验② C . 实验③ D . 实验④
三、双选题
  • 18. (2021·辽宁) 灰鹤是大型迁徙鸟类,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B . 可由上述调查数据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C . 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D . 越冬灰鹤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
  • 19. (2021·山东) 种群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若某种水蚤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蚤的出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而降低 B . 水蚤种群密度为 1 个/cm3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C . 单位时间内水蚤种群的增加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D . 若在水蚤种群密度为 32 个/cm3时进行培养,其种群的增长率会为负值
  • 20. (2021·河北) 我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复壮、放归野外等历程,成功建立野生种群。2020年,我国麋鹿分布点已从最初的2处发展至81处,数量超过8000只,基本覆盖糜鹿野外灭绝前的栖息地,展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糜鹿种群密度 B . 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 C . 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斗争最小 D . 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
四、综合题
  • 21. (2022·浙江) 科研小组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开展了研究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对某种鼠进行标志重捕,其主要目的是研究该鼠的。同时对适量的捕获个体进行年龄鉴定,可绘制该种群的图形。
    2. (2) 在不同季节调查森林群落的与季相的变化状况,可以研究该群落的结构。
    3. (3) 在不考虑死亡和异养生物利用的情况下,采取适宜的方法测算所有植物的干重(g/m2),此项数值称为生产者的。观测此项数值在每隔一段时间的重复测算中是否相对稳定,可作为判断该森林群落是否演替到阶段的依据之一。利用前后两次的此项数值以及同期测算的植物呼吸消耗量,许算出该时期的
  • 22. (2022·全国乙卷) 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是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答出3点即可)。
    2. (2) 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为
    3. (3) 与标志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答出2点即可)。
  • 23.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 (1) 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
    2. (2) 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 (3) 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4. (4) 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答出2点即可)。
  • 24. (2022·浙江选考) 玉米是我国广泛栽培的禾本科农作物,其生长过程常伴生多种杂草(其中有些是禾本科植物)杂草与玉米竞争水、肥和生长空间。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种群分布型的角度考虑,栽培玉米时应遵循、合理密植的原则,使每个个体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照。栽培的玉米个体生长基本同步,种群存活曲线更接近
    2. (2) 某个以玉米为主要农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有两条食物链:①玉米→野猪→豺;②玉米→王米蝗→乌鸫→蝮蛇→鹰,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由于能量的不同导致两条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不同。食物链乃至食物网能否形成取决于哪一项?

      (A.可利用太阳能    B.初级消费者可同化的能量     C.总初级生产量     D.净初级生产量)

    3. (3) 玉米栽培过程需除草,常用除草方法有物理除草、化学除草和生物除草等。实际操作时,幼苗期一般不优先采用生物除草,其理由是抑(食)草生物不能。当玉米植株长到足够高时,很多杂草因被淘汰。
    4. (4) 玉米秸秆自然分解,所含的能量最终流向大气圈,我们可以改变能量流动获得人类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如生产沼气等,客观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我国提前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 25. (2021·海南) 海南坡鹿是海南特有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曾濒临灭绝。经过多年的严格保护,海南坡鹿的种群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恢复。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海南坡鹿是植食性动物,在食物链中处于第营养级,坡鹿同化的能量主要通过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 (2) 雄鹿常通过吼叫、嗅闻等方式获得繁殖机会,其中嗅闻利用的信息种类属于
    3. (3) 为严格保护海南坡鹿,有效增加种群数量,保护区将300公顷土地加上围栏作为坡鹿驯化区。若该围栏内最多可容纳426只坡鹿,则最好将围栏内坡鹿数量维持在只左右,超出该数量的坡鹿可进行易地保护。将围栏内的坡鹿维持在该数量的依据是
    4. (4) 海南坡鹿的主要食物包括林下的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保护区人员通过选择性砍伐林中的一些高大植株可增加坡鹿的食物资源,主要依据是
  • 26. (2021·湖南) 某林场有一片约2公顷的马尾松与石栎混交次生林,群落内马尾松、石栎两个种群的空间分布均为随机分布。为了解群落演替过程中马尾松和石栎种群密度的变化特征,某研究小组在该混交次生林中选取5个固定样方进行观测,每个样方的面积为0.04公顷,某一时期的观测结果如表所示。

    树高X(m)

    马尾松(株)

    石栎(株)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样方5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样方5

    x≤5

    8

    9

    7

    5

    8

    46

    48

    50

    47

    45

    5<X≤10

    25

    27

    30

    28

    30

    30

    25

    28

    26

    27

    10<X≤15

    34

    29

    30

    36

    35

    2

    3

    5

    4

    3

    x>15

    13

    16

    14

    15

    12

    3

    2

    1

    2

    2

    合计

    80

    81

    81

    84

    85

    81

    78

    84

    79

    77

    注:同一树种的树高与年龄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两树种在幼年期时的高度基本一致。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 ;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计算,马尾松种群密度为
    2. (2) 该群落中,马尾松和石栎之间的种间关系是。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根据表中数据和树种的特性预测该次生林数十年后优势树种是,理由是
  • 27. (2021·河北)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者将20个人工淡水池塘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保持环境温度,实验组始终比对照组高4℃(利用温控装置),并从附近淡水栖息地搜集水生生物投入池塘。连续多年观测发现,池塘逐渐形成主要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的群落。第15年时,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单位体积水体中生物体的质量)的检测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池塘生物群落区别于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池塘生物群落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发生了演替。
    2. (2) 某种水生生物被投入池塘后,其种群数量将呈型增长,若该生物种群密度在较长时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
    3. (3)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升温导致该生态系统总生物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4. (4) 碳在池塘生物群落中主要以的形式传递,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主要原因是
  • 28. (2021·浙江) 原产于北美的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生长迅速、竞争力强的特性,近年来在我国某地大肆扩散,对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 (1)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了某草本群落,会经历定居→扩张→占据优势等阶段,当它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时,种群的分布型更接近。为了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通常采用人工收割并使之自然腐烂的方法,收割的适宜时机应在(填“开花前”或“开花后”)。

      上述处理方法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组成格局,同时加快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积聚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向

    2. (2) 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昆虫、鸟类和鼠类等共同组成群落,它们之间建立起以关系为纽带的食物网。某种鸟可以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环节,其原因是。若昆虫与鸟类单位体重的同化量相等,昆虫比鸟类体重的净增长量要高,其原因是鸟类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维持的部分较多。
    3. (3) 加拿大一枝黄花虽存在危害,但可以运用生态工程中的技术,在造纸、沼气发酵、肥田等方面加以利用。
五、实验探究题
  • 29. (2021·辽宁)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入侵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型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至少答出两点)。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群落发生演替。
    2. (2) 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脉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

      方法:在三裂叶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

      实验结果是:

    3. (3) 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A:三裂叶豚草

      8.07

      12.24

      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

      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

      8.10

      12.43

      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

      3.12

      注:野艾蒿一植物,锈菌一真菌,广聚萤叶甲一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判断依据是

    4. (4)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30. (2021·天津) 为研究降水量影响草原小型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的机制,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野外实验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开展,将相同体重的幼鼠放入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测定相关指标,部分结果见下图。

    1. (1) 由图1可知,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增加有利于个体存活、育龄个体增多,影响田鼠种群的,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
    2. (2) 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生长,其在田鼠食谱中所占比例增加,田鼠食谱发生变化。
    3. (3) 随后在室内模拟野外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对两组田鼠幼鼠进行饲喂,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该实验目的为.
    4. (4) 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降水引起田鼠食谱变化后,田鼠肠道微生物组成也发生变化,其中能利用草中的纤维素等物质合成并分泌短链脂肪酸(田鼠的能量来源之一)的微生物比例显著增加。田鼠与这类微生物的种间关系为。请在图中用箭头标示肠道微生物三类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