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2021-2022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训...

更新时间:2022-06-26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   (共9分)
  • 1. (2023七下·昆明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

    A . 荡涤 湮没 吹散 掩埋 B . 掩埋 吹散 湮没 荡涤 C . 湮没 荡涤 掩埋 吹散 D . 吹散 掩埋 荡涤 湮没
  • 2. (2023七下·昆明月考)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后代能健康生活,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B . 面对观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武汉市博物馆正在不断丰富展览内容。 C . 线上学习期间,我们要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 D .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依然朝气蓬勃,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充满生机活力。
  • 3. (2023七下·昆明月考)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 《人世间》是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围绕春节欢宴、家庭聚会、重大事件布局全篇,展示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 B . 我们这个英雄的国家从来不缺英雄,将来也必定会英雄辈出。也正是因为英雄的存在,我们才书写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惊天动地的历史篇章。 C . 每一个平台都应该认识到:提升用户体验,才能赢得用户认可,促进形成互联网发展良好环境,才能让平台得到更好发展。 D .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举世瞩目。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再一次共创了一场奥运盛会,再一次共享奥林匹克的荣光。
二、   (共9分)
  • 4. (2022七下·武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时间去哪儿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认为这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底4期B,有删改)

    1. (1) 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 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尚未发育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 B .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得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C . 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 D . 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
    2. (2)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B . 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 C . 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 D . 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大。
    3. (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篇说明有关“时间去哪儿了”的事理说明文。从生理学的角度科学地解答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光阴似箭的问题。 B . 本文采用时间顺序,依次说明幼年时光去哪儿和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快的原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C . 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 D . 本文的语言平实严谨,融科学术语于通俗的表述中,再加上标题和开头都与流行歌曲有关,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    (共12分)
  • 5. (2022七下·武汉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诗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句写诗人从故园回望来时的路,感叹路途遥远艰辛。 B . 第二句写诗人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 C . 第三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旅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 D . 第四句表达诗人挂念亲人,又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情感。
  • 6. (2022七下·武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门于河 圮:倒塌 B . 十余岁 阅:经过 C . 不可得 竟:竟然 D . 铁钯 曳:拖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A .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B .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C .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D .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3.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四、    (6分)
五、   (共26分)
  • 8. (2022七下·武汉期末) 阅读《骆驼祥子》的节选部分,完成各题。

    ①他还是得不吃烟不喝酒,爽性连包好茶叶也不便于喝。在茶馆里,像他那么体面的车夫,在飞跑过一气以后,讲究喝十个子儿一包的茶叶,加上两包白糖,为是补气散火。当他跑得顺“耳唇”往下滴汗,胸口觉得有点发辣,他真想也这么办;这绝对不是习气,作派,而是真需要这么两碗茶压一压。只是想到了,他还是喝那一个子儿一包的碎末。有时候他真想责骂自己,为什么这样自苦;可是,一个车夫而想月间剩下俩钱,不这么办怎成呢?他狠了心。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②对花钱是这样一把死拿,对挣钱祥子更不放松一步。没有包月,他就拉整天,出车早,回来得晚,他非拉过一定的钱数不收车,不管时间,不管两腿,有时他硬连下去,拉一天一夜。从前,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弱残兵;以他的身体,以他的车,去和他们争座儿,还能有他们的份儿?现在,他不大管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拉上就跑,他心中舒服一些,觉得只有老不站住脚,才能有买上车的希望。

    1. (1) 简要概述第①段的内容。
    2. (2) 阅读第②段内容,从祥子起早贪黑拉车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 9. (2022七下·武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写满字的空间

    ①写满字的空间是美丽的。

    ②我小学就读于一所乡村学校,没有一本书可以阅读,没有一张纸片可以书写,实在太让人难受了。然而,学校有一块操场,还有三面用土基围成的围墙。一到寒暑假,那块操场和三面围墙就成了我自己的私人笔记本了。我的手上整天拿着一只粗大的铁钉,那就是我的笔,我用这支笔把能写字的地方全写满了。有一次,我用一把大铁锹把我父亲的名字写在了大操场上,我满场飞奔,巨大的操场上只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后来过来了,他从他的姓名上走过的过程中十分茫然地望着我。我大汗淋漓,心中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兴奋,我感觉我终于让自己的父亲好好地出人头地了一回。残阳西照的时候,我端详着空荡荡的操场和孤零零的围墙,感觉这写满字的空间实在是妙不可言,看上去好美。我真想说,独一无二的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像样的作家了。

    ③现在想来我的那些“作品”当然是狗屁不通的。但是,再狗屁不通,我依然认为那些日子是我最为珍贵的“语文课”,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我是提前享受到了“私人订制”的优质服务!那些日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我的表达欲望,这种欲望至今没有泯灭。天底下没有比这样的课堂更令人心花怒放和心安理得的了。她自由,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充满了表达的无限可能性;她纯粹,没有功利色彩,一块大地,没有格子,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

    ④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在学校的围墙上乱涂乱画,把学校的操场弄得坑坑洼洼,绝对是不可以的。在小学阶段重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也是好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自然不反对,可我不能同意只有在方格子里头才可以循规蹈矩地绣花,只有在作文本子上才可以中规中矩地码字。

    ⑤语文学习应该遵循孩子的天性。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每一个字首先是一个玩具,在孩子们拆开来装上,装上去又拆开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情趣盎然的,像小鸟一样毛茸茸的,啾啾鸣唱的。孩子们的心中都有一些大大的问号,他们运用文字组词造句,就是在不断探索这个世界的无穷奥妙,那些稀奇古怪的词句像彩色的积木那样散发出童话般的气息。

    ⑥孩子们为什么想写?当然不是为了考试。准确地说,是为了交流。一个人不管多大岁数,从事什么工作,都有表达的愿望。孩子们喜欢东涂西抹,其实和老人们喜欢喋喋不休、演讲者喜欢慷慨激昂没有本质区别,相对于一个“人”来说,它们的意义是等同的。

    ⑦我听说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不喜欢写作文了,我感觉这不可思议,甚至是灾难。孩子们谁没有天马行空的念头渴望与人分享?他们害怕作文,无非是害怕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不符合所谓的规矩和要求。他们芭蕉叶一样舒展和泼洒的心智在害怕面前犹如遭到了当头一棒。他们有许多话想对别人说,他们还有许多话想在没人的地方说,他们同时还有许多话想古里古怪地说。交流首先是一种需要,一种乐趣,至于具体的方式、方法,可能并不那么重要。

    ⑧所以我想提议,所有的小学都应当有一块长长的墙面,这块墙面不是用来张贴三好学生的先进事迹的,而是在语文课的“规定动作”之外,让我们的孩子们有一个地方炫耀他们的“自选动作”。它的意义并不在于能培养几个靠混稿费吃饭的人,而是在于,孩子们可以在这个地方懂得,顺利地交流自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是一件让自己的内心多么舒展的事。在这个地方,他们懂得了什么才叫放飞自我,享受自己。

    (基于命题需要,文字有删改)

    1. (1) 阅读第②段划线句子,分析作者“兴奋”的原因。
    2. (2) 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述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他们芭蕉叶一样舒展和泼洒的心智在害怕面前犹如遭到了当头一棒。

    3. (3) “在语文课的‘规定动作’之外,让我们的孩子们有一个地方炫耀他们的‘自选动作’。”概括句中“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具体语意。
    4. (4) 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    (8分)
  • 10. (2022七下·武汉期末) 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无论是在名胜古迹,还是在市井闾巷,我们常常发现对联。这些对联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充分体现出了汉字的奥妙、魅力和传统文化的意蕴。近日,你们班准备开展“寻找最美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具体的活动步骤。(至少三个步骤)
    2. (2)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对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对联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大家尝试自己写一副对联,小明不愿参与,说:“学对联、写对联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而且过年过节家里要贴对联买一幅就是了。我不想写。”作为同学,请你对他说几句话,从学对联、写对联的意义的角度劝说他参与此次活动。(100-120字)
七、(50分)
  • 11. (2022七下·武汉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处处充满感动。你或许目睹过与风雨抗争的小花,看见过逃避追捕的奋力奔跑羚羊;听说过与命运较劲的凡人小事,拜读过名人励志的故事……

    请以“他(它)真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认真读题,明确题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