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在财政收入中的贡献(亿元) | 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
1950 | 21.75 | 33.4 |
1951 | 59.74 | 47.8 |
1952 | 101.01 | 58.1 |
上表可用于说明,当时( )
工业产品 | 苏联产量 | 德国产量 | 对比 |
电力(十亿千瓦) | 195.9 | 352.7 | 1∶1.8 |
煤炭(百万吨) | 607.4 | 2924 | 1∶4.8 |
钢铁(百万吨) | 63.7 | 162.5 | 1∶2.6 |
上表内容与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现象联系最为紧密的是( )
材料:雍正八年(1730年),曾任台湾总兵、浙江水师提督的陈伦炯经过实地查访和多方收集资料,写成《海国闻见录》。该书在当时被赞为“防戍、经商必用之书”。此后魏源的《海国图志·筹海篇》、徐继畲的《瀛寰志略·日本》等即是在此书基础上撰写而成。
《海国闻见录》卷目及主要内容简介
卷册 |
内容 |
简介 |
上卷 |
《天下沿海形势录》 |
记述中国沿海地理形势,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的地貌、水文、航运、海防等。 |
《东洋记》 |
记述朝鲜、日本及琉球的海道、自然条件、国家制度、民族、风土民情、物产等。 |
|
《东南洋》 |
记述台湾、菲律宾群岛、西里西伯岛、摩鹿加群岛及婆罗洲的地理、人文,并详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经过。 |
|
《南洋记》《小西洋记》《大西洋记》 |
记述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巽他群岛,南亚、西亚及中亚,非洲和欧洲各国的地理。 |
|
《昆仑》《南澳气》 |
记述南海中的昆仑岛及中国南海诸岛。 |
|
下卷 |
6幅图:《四海总图》(即东半球图)、《沿海全图》、《台湾图》《台湾后山图》、《澎湖图》、《琼州图》(即海南岛图) |
这些图比《郑和航海图》详细、精确,但没有五大洲图。 |
——摘编自《世界地理学史》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摘自《毛泽东接见美国记者斯特朗的谈话(节录)》(1946年8月)
——摘编自《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等
材料:下面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前三个单元编排和主要内容的初稿。现在要新增一课“古代非洲和美洲”,主要内容是“4-15世纪非洲出现的一系列国家,阿拉伯商人用印度、中国的手工业品交换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的玛雅、印加文明,在12-16世纪的鼎盛时期,这里的农业兴盛,培育了其他大陆没有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等,城市和交通建设比较完善”。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前6世纪)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5——15世纪) 第1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城市与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 第2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印度、日本等国情况)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15——16世纪) 第1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和其他航路的开辟) 第2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人类第一次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的建立)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新增一课放入哪一单元作为第几课比较适合并阐述理由。(要求:明确说明新增一课作为第几单元的第几课;结合时间、内容和历史联系等方面综合阐述理由;观点正确,论述有据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