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

更新时间:2022-08-30 浏览次数: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0分,其中31小题14分,32小题26分)
  • 31. (2021高一上·大同月考) 地方制度的构架

    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三: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1. (1) 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2. (2) 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指出元代行省性质的演变。
    4. (4) 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 32. (2021高一上·大同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1. (1) 材料一中的“中国之教”、“中国之政”、“中国之境”分别指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并简要说明秦朝政治体制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