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
西汉 |
唐朝 |
明朝 |
清朝 |
|
黄河中下游地区 |
42.8 |
30.4 |
30.4 |
120.0 |
江淮地区 |
15.2 |
23.4 |
75.7 |
262.9 |
材料一:“十三行”产生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清政府出于自身的利益支持“十三行”的发展,颁布一系列特殊政策,为“十三行”行商走向鼎盛创造了制度优势,在中外贸易大增的环境下,行商以良好的商业精神、开放的心态等,在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中抓住机遇,实现了创造财富的梦想,成为了当时最富有的人。同时他们以开放、兼容的姿态面对世界,促进了中西文化、经济等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三行”推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扇门,打开了世界透视中国的一扇窗。
——张剑《清代初期广州“十三行”鼎盛原因探析》
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一个股份公司,公司共有125个持股人,资金为7.2万英镑。1600年12月31日由英皇伊莉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许可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英国商人经常在印度洋与荷兰和葡萄牙竞争者发生武装冲突。1612年东印度公司战胜葡萄牙人,使他们获得莫卧尔帝国皇帝贾汗吉尔的青眼。允许他们可以在任何他们愿意的地方居住,他们享受无限制的自由。1680年代公司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其主要人员来于对当地居民的征募。到1689年为止东印度公司可以说拥有了一个“国家”的特性,它自主地控制着孟加拉、金奈和孟买的统治。
——摘编自《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详细资料大全》
材料:
冷战阶段分期 |
重要史实 |
第一阶段 冷战的开始(1945—1949) |
雅尔塔体系确立、凯南的“八千字”电报、杜鲁门主义、新中国诞生 |
第二阶段 冷战的扩展(1950—1962) |
华约组织建立、中苏友好合作、朝鲜战争 |
第三阶段 冷战中的缓和(1963—1979) |
西欧和日本的发展、中美关系的解冻与正常化 |
第四阶段 段冷战再现(1980—1984) |
中国对外开放并采取独立自主外交、美苏进入新一轮军备竞赛 |
第五阶段 冷战的结束(1985—1991) |
核裁军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依据刘金质《冷战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给材料的整体或局部提取3条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民从事打工等副业活动较多。
材料: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份地减少导致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加之税高赋重,农民对货币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并努力寻找增收机会。地主经济和部分富农经济为农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同时也得到地方行政机关的支持。农民受雇于地主及富裕的同村人,既能在农忙时从事田间劳作,又能在农闲时赚取额外收入来交纳赋税和维持日常生活开支。……这些副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辅助和有益补充的作用,较之农业,副业表现出相对明显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部分农民成为无产者的同时,部分富农成长为企业家,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农民大量外流造成当地劳动力短缺,破坏了当地劳动力结构,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但接触村外世界和从事非农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自我觉悟。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副业发展管窥》
材料:那五权除刚才所说三权之外,尚有两权。一是考选权,平等自由原是国民的权利,但官吏却是国民公仆。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从前本无考试的制度,所以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那些略有口才的人,便去巴结国民,运动选举;那些学问思想高尚的人,反都因讷于口才,没有人去物色他。所以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无知的人来杂在内,那历史实在可笑……考选本是中国始创的,可惜那制度不好,却被外国学去,改良之后成了美制……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这法可以除却盲从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中国向来铨选,最重资格,这本是美意,但是在君主专制国中,黜陟人才悉凭君主一人的喜怒,所以虽讲资格,也是虚文。至于社会共和的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因为那官吏不是君主的私人,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但是这考选权如果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了独立机关才得妥当。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五权分立——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