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5年) | 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 | 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 |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 |
总兵额(万人) | 37.83 | 66.6 | 100 | 125.9 |
第1条 | 罗马天主教会是上帝独自建立的 |
第2条 | 只有教皇才能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万能的” |
第6条 | 禁止与被教皇革除教籍的人来往并留在同一居所内 |
第9条 | 王公应当只吻教皇的脚 |
第19条 | 任何人不得对教皇进行裁判 |
材料:
《为吏之道》(如上图)是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简》的一部分,阐述了从政任官的道理。其中说明了官吏的表现有“五善”“五失”,前者强调“忠信敬上”,后者则包括了“不安其朝”、“犯上弗知害”和“非上”等。官吏在处理政务时要“审悉无私”“审当赏罚”,同时还要“兴之必疾,夜以接日”,不得“贱士而贵货贝”“兴事不当”,否则会受到严惩。官吏在司法诉讼、惠民取民、公文处理、维护治安等方面都达到了要求,才能被称为“能”,以及成为一个合格的官吏。在个人操守与修养方面,既要坚持“一断于法”的底线,又要遵循谨己亲民的原则,还要能够止欲去愿、处柔防反。
——摘编自朱振辉《秦简<为吏之道>法律思想研究》
材料一:无朝立国后,将民间的工匠强行征调集中,单独编入户籍,称为匠户。除非官府放免,否则匠户终身为匠,子孙亦不许脱籍。明代因袭元制,将民户分为三等,即民户、军户、匠户,其中以匠户地位最低。他们必须为官府提供无偿劳役,“住坐之匠,例月上工十日”,轮班匠“以三年为班,更番赴京,输作三月”。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由于匠户的不断反抗,明成化年间开始允许轮班匠以银代投。清朝建立后,废除了匠籍制度,将匠班银摊入地亩,匠户获得了一般民户的法律地位,结束了无端服役的历史。官营手工生产实行雇募劳动,受雇工匠由官府发给银粮,待遇较丰,劳动积极性提高,官局的生产得以长期稳定。
——摘编自史志宏《清代废除匠籍制度概述》
材料:近现代中国部分人物关于中学与西学的观点
人物 |
观点 |
王韬 |
认为“天下之道”应“(中西)融会贯通而使之同” |
章太炎 |
提出“会通华梵圣背之义讳,东西学人之所说” |
王国维 |
倡导中西二学“化合”之说 |
蔡元培 |
提出“中西并用,现其会通,无得偏废” |
李大钊 |
认为“东西文明,互有短长,不宜妄为轩轻于其间” |
毛泽东 |
主张真理“不应该分中西”“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 |
——摘编自张允熠《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融合》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材料一:与历史悠久的学院式精英教育相比,面向社会大众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教育出现较晚。1793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对社会普通公众开放,是博物馆、美术馆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也是社会日渐民主化的体现。此后,“艺术属于人民”渐渐成为博物馆、美术馆开展大众教育的鲜明口号……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目的是让广大观众感受艺术魅力,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全面协调发展。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言:“美术馆既是殿堂,也是公共救育的平台,是化育大众的一个美的空间。”
——摘编自杨应时《美术馆:让艺术点亮美好心灵》
材料二: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后,“自由、平等、博爱”成为新的国家格言,每一位共和国公民在法理上都获得了平等的地位与权利。卢浮宫内的艺术珍宝由王室私藏变为了国家财产,参观这些珍宝也就成了受法律保障、任何人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利”,而不再是君主的恩赐。卢浮宫作为一个公共机构,而非君主私产,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类与公民权利宣言》的物质化载体之一。由此,这些被称为人类文明精华的艺术杰作真正与普遍的公众产生联系,并以美术馆这一新形式为媒介,得以被收藏、展示和研究。艺术的公众普世性由卢浮宫而发端。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文章《美术馆的起源:大众、艺术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