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阜新二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2高一上·昆明期中)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这些文化遗存(    )
    A . 奠定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B . 标志中国迈入奴隶社会 C . 体现人类社会的最早文明 D . 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 2.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考古专家对新石器时代晚期某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考古发现中最能够支持此结论的是(    ) 
    A . 遗存物品中发现刀抒、骨梭等 B . 墓葬中发现大量的牲畜遗骸 C . 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差异明显 D . 墓葬中发现一些农作物遗存
  • 3.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这表明启的时代(    ) 
    A . 国家的初始形态出现 B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 . 政治制度代替了部落习惯 D . 家天下的局面出现
  • 4.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这说明商朝(    ) 
    A . 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 B . 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C . 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 . 职官分工合作且相互牵制
  • 5.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国为履行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与典故中诸侯率兵勤王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禅让制
  • 6.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如图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如图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 

     

    A . 嫡长子继承制 B . 君主专制的加强 C .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D . 大、小宗的身份相对的
  • 7.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从西周的“政自天子出”变为了“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这表明(   )
    A . 周王室统治广布四方 B . 争霸战争日益频繁 C . 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 D . 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 8. (2024高一上·大庆月考) 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    ) 
    A . 诸侯纷争激烈 B . 华夷观念有别 C . 习俗礼仪各异 D . 华夏同源共祖
  • 9.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该材料描述的是(    ) 
    A . 井田制 B . 均田制 C . 地主土地私有制 D . 原始土地公有制
  • 10. (2022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 战争频繁 B . 诸侯争霸 C . 百家争鸣 D .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 11. (2023高一下·邵东月考) 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
    A . “仁” B . “非攻” C . “道” D . “无为”
  • 12.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此学派代表人物是(   )
    A . 庄子 B . 荀子 C . 墨子 D . 邹衍
  • 13.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在西周,维系社会统治的制度主要是“礼”,到了春秋战国,维系社会统治的制度逐步转变成了 “法”。这反映了(   )
    A . 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 B . 各国重视人才和变法 C . 法家思想得到重用 D . 社会的转型与变革
  • 14.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代,这一变革的表现不包括(    ) 
    A . 交通发展,城市发达 B . 经济上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化 C . 政治上各国先后进行变法 D . 思想上百家争鸣
  • 15.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统岭南,把“西南夷”纳入版图。这些举措(    )
    A .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B . 实现了秦在全国范围的长久治安 C .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 . 违背人民意愿加速秦的灭亡
  • 16.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我国农历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 . 中央集权 B .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 皇位世袭 D .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 17.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利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指(    ) 
    A . 御史大夫 B . 太尉 C . 御史制度 D . 郡县制度
  • 18.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具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 
    A .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 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C .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 .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 19. (2021高二上·朝阳月考) 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每逢遇到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君主为了集思广益,要召集或责成宰相等中央有关官员,在廷臣会议上共同讨论,达成初步的共识后,将廷议结果呈达御前,由君主裁决,即所谓“兼听独断”。由此可见廷议制度(    )
    A . 对皇权形成了有效制约 B . 体现了民主集中的特征 C . 可以减少政府决策失误 D . 造成政务运行效率低下
  • 20.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秦朝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文书传递系统,以保证政令通达。这一措施(    ) 
    A . 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B .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 . 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 D . 建立起完备的行政体系
  • 21.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命诸王在本国内再封众弟子为侯,于是主国被肢解,达到“不削而弱”、“藩国自析”的目的。汉武帝颁行的“推恩令”是为了解决西汉初年哪一制度导致的不利局面(    ) 
    A . 郡国并行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中外朝制度 D . 节度使制度
  • 22.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汉武帝元光五年,汉朝疆域内共有侯国92个,王子侯国仅有5个。至汉武帝太初元年,王子侯国有76个,侯国数量达到118个,其中仅有8个侯国是元光年间留下来的。这一变化表明汉武帝旨在(    ) 
    A . 推行削藩政策抑制侯国 B . 加强君主专制 C . 加强侯国势力抵御外患 D . 解决中央集权问题
  • 23.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如图为中国古代官员的公务印章,这枚印章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秦代 B . 汉代 C . 唐代 D . 明代
  • 24.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汉初统治者政治上抑制商人,经济上不抑商业;汉文帝实行“入粟拜爵”;汉景帝发陈商人不得为官的禁令。商人实力越来越强,大商人甚至以财力与朝廷抗衡。针对这一问题汉武帝(    ) 
    A . 实行推恩令 B . 抑制土地兼并 C . 推行盐铁官营 D . 迁移地方豪强
  • 25.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史学家顾颉刚在评价汉武帝的某一措施时认为:它和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实质相同,但手段却高明得多。这一措施是(    ) 
    A . 推恩令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设立中朝 D . 盐铁官营
  • 26.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董仲舒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这一认识(    ) 
    A . 神化了君主的政治统治 B . 背离传统的民本思想 C . 反映了民众的迫切愿望 D . 有利于树立君主的威信
  • 27. 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 . 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B . 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C . 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 D . 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 28.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汉武帝时期,河套和河西广大地区纳入汉朝统治版图。此后,朝廷在这些地区兴办学校,传授儒家思想。这一举措(    )
    A . 解决了王国问题 B . 确立了儒学正统 C . 促进了文化认同 D . 消灭了边患危机
  • 29.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如图为东汉盘鼓舞画像砖图案。该画像砖图案(    ) 

     

    A . 形象反映了汉代艺术风貌 B . 体现了世界领先的制作技艺 C . 作为艺术品没有史学价值 D . 彩显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 30.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后汉书》中出现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记载,这在关于西汉的史料中很少出现。这一现象反映出东汉时期(   )
    A . 门阀政治完全形成 B . 中央地方矛盾尖锐 C . 豪强势力乘势而起 D . 君主专制严重削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 31.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邱……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宋)郑樵《通志略》 

     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妾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其为大宗。其他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祖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请列出这种制度所形成的等级结构,并简要概括其作用。 
    2. (2) 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政治制度?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其最大特点是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任用地方行政长官上有何特点? 
  • 32. (2021高一上·阜新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于是建藏书之策。 

     ——《汉书·艺文志》 

     材料三: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 (1) 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学在秦朝的境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前期为复兴儒学采取的措施,用一句话概括其影响。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