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 | 出处 |
“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 | 《左传》 |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礼记》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 《道德经》 |
时间 | 摘录 |
太宗时期(976—97年) | 贷陈、蔡州(河南地区)民钱。以便其买牛而耕 |
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 | 拨常平钱贷麟、府、丰州(与西夏边境地区的州府)曾经被西贼劫按耕牛的人户买牛 |
高宗建炎二年(128年) | 拨五万贯贷淮东(江苏安徽地区)人户买牛 |
时间 | 棉花 | 棉纱 | ||
数量(公担) | 按值计占进口总 值的比重(%) | 数量(公担) | 按值计占进口总值 的比重(%) | |
1871—1873年 | 151491 | 3.8 | 37791 | 2.8 |
1881—1883年 | 106373 | 2.1 | 118020 | 5.8 |
1891—1893年 | 54567 | 0.9 | 704877 | 14.6 |
阶段 | 紫砂壶生产状况 |
1955年—20世纪70年代末 | 1955年,“宜兴紫砂壶生产合作社”成立。1955年,国营“宜兴紫砂壶厂”建立 |
20世纪80年代至今 | 20世纪80年代初,民营紫砂壶厂陆续建立。1998年,国营“宜兴紫砂厂”改制为民营。紫砂陶匠和私人工作坊大量涌现。 |
经好望角 |
经地中海 |
|
胡椒 |
100——200万磅 |
300——400万磅 |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
35——65万磅 |
70——100万磅 |
材料一:近代早期英国农书写作是在人口、农业、教有等方面发生变革的背景之下兴起的。据统计,16世纪有13位农业作家写作农书,而到1601年至1650年已有18位农业作家写作农书。这些作家既写作了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方至林业、渔业等在内的综合性农书,又写作了仅仅涉及农业生产某个方面的专业性农书。农书写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乡绅是农书的主要读者,对农书有较大的需求。农书再版的总次数不断增多。这些农书在一些地方充当了传播优良农业技术的媒介,推动了近代早期英国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邓绍兵《近代早期英国农书写作的兴起》
材料二:明清农书的编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明清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的“食众田家”问题,在刺激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了很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普及。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空谈心性无助于政权稳定,遂把农业生产活动当作“修齐治平”的根本。农业生产实践引发了他们编着农书以传扬“经验农学”的愿望刻书技术的发展为农书的大量刊刻创造了条件。明清农书的数量可观、内容广博,涵盖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学的成就。
——摘编自林霞《明清农书的创作特点及其影响情况研究》
德高望重的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元老。他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就渡过了波澜壮阔和跌宕起伏的一段人生,是近代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见证人。
董必武年谱
188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县,6岁进入私塾 1903年18岁考中秀才。 1905年考入新式学堂;参加日知会,接受革命党人启蒙,阅读印刷品《革命军》《猛回头》《警示钟》和《民报》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放弃中学教员工作,到湖北军政府任职。 同年加入同盟会,参与组建同盟会湖北支部。 | 1912年响应宋教仁号召,组织领导国民党省议员竞选 1914年刺宋案与二次革命后,赴日留学,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以后,出任湖北省议会秘书长,但议会形同虚设。 1919年通电支持五四爱国运动,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 1920年创办武汉私立中学,为学生购买《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参与党纲起草工作。 |
——摘编自《董必武选集》《董必武年谱》等
材料一:1538年,英国维斯波彻的21名制鞋劳工进行罢工,派代表去召集所有雇主与他们谈判求增加工资。1563年,英国政府颁布《学徒法令》,其中心议题是工资管制及其执行题,它成了此后两百年英国劳工立法的框架。法令明确规定应根据物价水平来厘定工资标准的基本原则。为威慑违反法令的劳资双方,法令规定:“雇主支付超过额度的工资予以监禁10天并罰款5英镑,接受该工资的雇工则要被监禁21天。“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经济出现空前繁荣,工人生活水平明是提高,《工会法》和《雇主与工人法》陆续通过,政府逐步调整其角色。1856年《调解法》的颁布意味着政府调节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该法规指导思想是尊重劳资双方,以自愿主义取代之前的法律强制方式。
——摘编自《英国工业化时期的工资问题、劳资冲突与工资政策》
材料二: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政纲中提出:“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1926年,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承认工农群众为国民革命的主力军,提倡保护国内新兴工业;保障农工团体,扶助其发展。大会提出改良工人状况的决议案。南京政府根据国内劳工状况的实际和国际上的形势,于1929年公布《工厂法》,该法有些条文未考虑工厂的实际问题,与企业的具体情况脱节。1932年民政府公布了《修正工厂法》,该法旨在扩大法规的适用范围,以加强对工厂与工人关系、工厂组织和管理的规范。总之,国民党对工厂法制定付出了相当的努力,从法律层面承认工厂应为工人提供合格的劳动条件和福利设施,也使得企业解雇工人时必须依照其规范行事。
——摘编自《民国工业企业劳资关系研究1912-1937》
历史人物的“是与非”。以“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相关的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 | 评价历史人物,应秉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以他们的历史行为和社会行为为根本,在具体的历史坐标中定位、衡量其所作所为是否顺应了时代大势,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愿望。 ——环球网时评 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毛泽东 |
材料 | 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连加痛驳,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孔子提倡的道德礼教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此后,李大钊、吴虞等人也对礼教进行了大力批判,胡适还提出了“打孔家店”的口号。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受封建正统主义历史观的影响,曹操长期被当作“奸臣”的代表而存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郭沫若、翦伯赞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重新评价曹操,对其给予了应有的客观评价。 ——摘编自李丞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人物评价中唯物史观的运用研究》 2008年11月2日,“清光绪皇帝死因”研究报告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确证:光绪帝死于急性砒霜中毒。这就为客观评价慈禧及慈禧与光绪的关系提供了确凿的事实基础。 ——摘编自黄金凤《评价历史人物的若干原则》 |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认识到了历史人物评价受所处时代与阶级影响,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人物评价与历史研究的状况紧密相联。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