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ATP ②核糖体 ③染色体 ④细胞膜 ⑤淀粉酶
组别 | Na2MoO4溶液浓度 | ATP溶液浓度 | 变色细胞的比例 |
甲组 | 0.005mol/L | 0 | 4.1% |
乙组 | 0.005mol/L | 5×10-7mol/L | 10.5% |
丙组 | 0 | 5×10-7mol/L | 0 |
分组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步骤1 | 从盖玻片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润的蔗糖溶液浓度如下 | ||||
0.1g/mL | 0.2g/mL | 0.3g/mL | 0.4g/mL | 0.5g/mL | |
质壁分离现象 | - | ++ | +++ | ++++ | ++++ |
步骤2 | 从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充分清洗3次 | ||||
质壁分离现象 | - | - | + | ++ | ++++ |
注:“-”表示没有质壁分离 “+”表示质壁分离的程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 土豆片A | 土豆片B | 土豆片C |
①处理 | 静置 | 煮熟后冷却 | 冰冻 |
②滴加质量分数3%H202 | 1滴 | 1滴 | 1滴 |
③观察实验现象 | 产生大量气泡 | 几乎不产生气泡 | 产生少量气泡 |
①将甲在不含淀粉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培养,甲能直接吸收与利用葡萄糖而不产生α淀粉酶;
②将甲在含淀粉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甲产生了活性很高的α淀粉酶。细菌在特定物质(通常为酶的底物,称作诱导物)的诱导下才能合成的酶,称作诱导酶。
下列关于细菌细胞诱导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第一步 | 三组均加入等量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加适量蒸馏水混合 | ||
第二步 | 25℃处理15min | 70℃水浴处理15min | 100℃处理15min |
第三步 | 三组均在25℃条件下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三组淀粉剩余量 | ||
实验结果 | x | y | z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都产生ATP②都需要酶催化③都有[H]的产生和消耗④每一阶段都释放能量⑤丙酮酸分解的场所相同⑥都有水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
项目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丁组 |
种子处理方式 | 晒干 | 适温的水浸泡8h | 沸腾的水浸泡30 min | 不做处理 |
结果: | + | ++++ | - | ? |
(注:“ + ”表示出现红色,“ + ”越多代表颜色越深,“ - ”表示不出现红色)
①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有双层膜,且膜的化学成分和功能也相同
②核糖体是各种细胞内合成蛋白质多肽链唯一场所
③高尔基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器,有丝分裂末期与它有关
④中心体是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细胞器,它与细胞的形成有关
⑤叶绿体内部含有少量的 DNA 和 RNA.核糖体,可合成自身所需全部蛋白质,其功能不受细胞核的调控
⑥内质网参与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合成与加工,是细胞内生物膜相互联系的枢纽,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⑦色素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⑧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是生物膜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上左图的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装置Ⅲ除用代替上右图中的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a |
b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c不移动 |
d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e |
f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①称取5g新鲜的菠菜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碳酸钙和5mL 无水乙醇,迅速而充分地研磨。
②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脱脂棉)中进行过滤(如图1所示),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③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短于烧杯高度,宽约1cm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约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④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吹干后重复画若干次。
⑤将适量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如图2所示),随后用培养皿盖住烧杯口。
⑥观察试管内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和带宽,将观察结 果记录下来。
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