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2023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阶段测试卷(二) 中...

更新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14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 陈化成吴淞抗英 C .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 左宝贵平壤御敌
  • 2. (2023·云南会考)   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 . 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 . 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 . 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 (2023·云南会考)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
    A . “自强”“求富” B . “实业救国” C . “扶清灭洋” D . “还我青岛”
  • 4. (2022·南通) 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    )
    A . 威海卫战役 B . 黄海海战 C . 平壤战役 D . 旅顺战役
  • 5. (2023·云南会考)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生存。西方列强在华取得的下列权益中,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
    A .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 《北京条约》的赔款额度大幅增加 D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 6. (2022八上·石家庄期中)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为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孙中山提出了(    )
    A . 驱除鞑虏 B . 创立民国 C . 恢复中华 D . 平均地权
  • 7. (2023·云南会考) 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8. (2023八上·临湘期末) 1920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取向,否定“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趋向于互助进化、财产公有、平民主义、大同主义。这一变化与李大钊一篇文章的影响有关,这篇文章是(   )
    A . 《变法通议》 B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 . 《敬告青年》 D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9. (2022八上·拱墅期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    )
    A .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 中共二大的召开 C . 中共三大的召开 D . 中共七大的召开
  • 10. (2023·云南会考) ★如表毛泽东的主要履历折射出(    )

    表:毛泽东主要履历(1924—1926)

    ◎1924年2月,任国民党执行部委员、组织部秘书

    ◎1925年10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1926年11月,创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A . 辛亥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B . 五四运动拯救民族危亡 C . 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 D . 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 11. (2023·云南会考)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 . 中共三大的召开 B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 九一八事变 D .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 12. (2023八上·越秀期末) 国共两党关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历史上两党两度合作都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 . 建立黄埔军校 B .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 . 打败日本法西斯 D . 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统治
  • 13. (2024八上·期末) 《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结果 D . 性质
  • 14. (2023·云南会考) 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 .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 .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 .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 .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
  • 15. (2023八上·江城期末)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风尚。下列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能体现出自由平等新风尚的是(    )
    A . 见长辈要跪拜 B . 女子缠足 C . 称呼“老爷”“大人” D . 行鞠躬、握手礼
  • 16. (2023八下·河西期末) 下列美术作品,属于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所反映的重大主题的是( )
    A . 雕塑《大刀进行曲》 B . 油画《狼牙山五壮士》 C . 油画《淮海大捷》 D . 油画《黄继光》
  • 17. (2023·云南会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B . 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C . 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18. (2023·云南会考) 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此“大会”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 (2023·云南会考) 如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 . 中外合资 B . 承包经营 C . 私有化 D . 公私合营
  • 20. (2023八下·高州期中)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以下关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变了我国农业落后面貌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性质
  • 21. (2023·云南会考) 流行词汇的变化标志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下列词汇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
    A . 当家作主 B . 人民公社好 C . 包产到户 D . 中国梦
  • 22. (2023·云南会考)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 B .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 . 我国建立了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 D . 2022年我国举办了北京冬奥会
  • 23. (2024八下·沈阳期末)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达成“九二共识” C . “海基会”成立 D .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24. (2024八下·昌乐月考) 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作了精彩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此次会议(    )
    A . 推动了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建立 B . 促使中国站在了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C . 引发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热潮 D .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 25. (2024八下·无锡期末) 如果要为下面一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恰当的是(    )

    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成功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实现了太空行走

    2022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183天后成功返回地面

    A . 大国工匠 B . 飞天之梦 C . 能源安全 D . 网络强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 26. (2023·云南会考) 百年风雨路,擘画新征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初三某班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后,甲组同学搜集了下列图片,并按图片所示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图一  中共一大会址

      图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图三  开国大典

      图四  “一五”计划实施

      图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图六  香港回归

      图七  中共十九大

      图八  全面脱贫

      上述图片所示历史事件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2. (2) 材料二:乙组同学绘制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时间轴”,并把材料一的图片序号正确标注在“时间轴”上的社会发展各个阶段。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时间轴

      请在“时间轴”中任选一个阶段,用相关图片的信息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此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3. (3) 概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意义。
  • 27. (2023·云南会考) 王老师以“珍爱和平,铭记历史”为主题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 (1) 任务一【看图学史——认识两大战场】

      以下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主要战役,请你将他们分类。

      图一  平型关大捷

      图二  台儿庄战役

      图三  江西万家岭战役

      图四  百团大战

    2. (2) 任务二【宣读誓言——见证时代呼声】

          “……我辈皆炎黄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

      ——摘编自《抗日誓师词》(1937年7月14日)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上誓言发生的背景。你从中能感受到怎样的民族精神?

    3. (3) 任务三【阅读史料——体会重要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战争却完全不同了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崔可夫指出: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还需要特别指出: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抗战,才使反法西斯联盟“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得以实施。中国军民的伤亡人数超过2 100万,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 000亿美元

      ——摘编自齐世荣等《世界史·现代史编》

      阅读以上史料,谈谈你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的理解,并简述其国际意义。

    4. (4) 任务四【史论结合——见证国共合作】

      在国家危急关头,国共两党团结合作,保卫家园。从以上关键词中任选三个,以“团结就是胜利”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 28. (2023·云南会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的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搏斗中被打垮……

    材料二: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帝国”“注定最后……被打垮”的理由。
    2. (2) 材料二中的“农民战争”“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们最终未能成功的共同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结合起来”取得的成果有哪些?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出什么结论?
  • 29. (2023·云南会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一定人口的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二: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鉴于情况复杂,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三:不管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根据中国国情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光辉范例。

    ——胡维革、胡晓岩《关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思考》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选举法》的特点。该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民族问题复杂表现。为此,中共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构想是什么?请写出其成功实践的范例。
    4. (4) 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确立制度、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