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 1.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据《尚书》等文献记载,周人以“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后,对夏、商以来的天命观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天命论。该理论(   )
    A . 实践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 B . 改善了西周的民生状况 C . 阐释了新政权的合法地位 D . 为后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 2.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据记载: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大臣对曰:”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fu(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乃立庐陵王为太子。这反映出当时(   )
    A . 皇权尚能受到有效制约 B .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 . 母族亲属关系不受重视 D . 地方诸侯势力强大
  • 3. (2024高一上·武汉月考)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 . 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 . 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 . 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 . 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 4. (2024高二上·叙永期末)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 .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 .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 .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 5.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6.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雅典城邦戏剧开演前,为国牺牲的公民子女会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会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席就座。这说明(   )
    A . 城邦重视教化功用 B . 公民享有特殊权利 C . 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D . 福利制度开始出现
  • 7. (2023高二上·盐城期末) 13世纪初,英国贵族、骑士和市民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约翰签署《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负责召开会议;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自由等。这些规定体现了(   )
    A . 臣民参与监督王国的政务 B .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 C . 议会与国王实行集体统治 D . 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 8.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近代确立的民主政体中,英国规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执行;美国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的法官需要国会确认;法国规定议会可对宪法进行补充。这些规定的共同点是(   )
    A . 体现共和精神 B . 说明司法权独立 C . 防止专制独裁 D . 凸显行政权至上
  • 9.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1940年,中共中央曾发出指示:“要教育干部党员与群众学会议会斗争的方式与民主作风,善于在民主斗争的形式、政府仲裁的形式下来保护基本群众的利益与实现党的政策,而不是让别人感觉仍同国民党一样的‘一党专政’。”中国共产党发出该指示,旨在(   )
    A . 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B . 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 C . 组建民主联合政府 D . 扩大自身的阶级基础
  • 10.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1949年9月2日,周恩来在解释新政协会议未将社会主义前途写入《共同纲领》时说:“只有全国人民在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这是唯一的最好的前途,才会真正承认它,并愿意全心全意为它而奋斗。”据此可知《共同纲领》( )
    A . 体现了重视国情的现实主义风格 B . 对国家道路的判断尚不明朗 C .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 . 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 11.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2. (2024高二下·汕头月考)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 .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 .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 13.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的转型走向了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惨烈的道路,因 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 共和政体这样的制度遗产。作者旨在强调(  )
    A . 历史传统与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关 B . 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 C . 君主立宪制更符合当时中国国情 D . 戊戌变法导致了近代的动荡与徘徊
  • 14.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新政客观上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 B . 新政标志中国由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 C . 新政推动西学传播,为戊戌变法做了舆论准备 D . 新政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抵制侵略
  • 15. (2022高二上·龙江期末) 《新唐书》记载:“(卢商)蚤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从此记载可看出唐代(   )
    A . 科举制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原则 B . 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C . 选官偏重人才品行 D . 进士科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
  • 16. (2024高一上·辛集期末)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 . 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 . 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 .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 . 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 17. (2024高二下·泸县开学考) 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 . 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 . 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 . 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 . 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 18. (2022高一下·深圳月考) “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
    A . 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 .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 . 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 .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 19.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结果分为最优、优、中、上、最下5等,获得相应的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5级,再被分配、担任相应的官职。这(   )
    A . 促成了教育的近代化 B . 动摇了传统儒学的统治地位 C . 废除了科举选官制度 D . 表明改革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 20. (2022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交,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主要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
    A . 完全颠覆了旧式价值观念 B . 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 C . 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D . 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 21.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相继颁发了一整套文官法,将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随内阁更替而变动;事务官负责执行政策,管理行政事务,不因内阁更替而变动。文官法的颁发(   )
    A . 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B . 规范了官员等级秩序 C . 有利于政治近代化 D . 推动了政党政治发展
  • 22.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    )
    A . 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 . 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 . 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 . 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 23.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
    史料记载 出处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汉书元帝纪》
    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以加焉 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
    《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人刑。 《顾钧集》第5卷
    A . 统治者治国遵循法律至上的理念 B . 统治者重视教化的作用 C . 伦理纲常为立法基本原则 D . 统治者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
  • 24.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汉代有一案件:“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该如何裁决甲呢?董仲舒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据此论,皇帝最终宽释了甲。材料主要反映出(    )
    A . 儒生干政 B . 儒家约束皇权 C . 儒术独尊 D . 儒学影响司法
  • 25. (2024高二上·辛集期末) 《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这反映了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   )
    A . 德政教化的成效 B . 断狱决疑的能力 C . 博闻辩智的才情 D . 慎独律己的修养
  • 26.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 .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 27.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有学者这样评论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本质是宗教改革家和俗人的政治野心的结合……这些俗人并不是磨刀霍霍的政治领导人,而是普通的、中等富裕的人。”依据所学知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 宗教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B . 宗教改革的目标之一是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 . 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宗教改革家和市民阶层 D . 宗教改革只是政治野心在宗教领域的表现
  • 28. (2023高二上·芜湖开学考) 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
    A . 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 B . 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 C . 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 D . 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 29.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道格拉斯指出:“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随心所欲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异。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保证。”这体现了美国法律制度的特征是(   )
    A . 程序公正原则 B . 无罪推定原则 C . 民主权利原则 D . 资产阶级原则
  • 30. (2024高二下·泸县开学考) 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

    通过年份

    文件名称

    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00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005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2005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A . 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B .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C . 探索民主管理机制 D . 完善相关法制体系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总分55分)
  • 31.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材料一: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 (1) 依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
    3. (3) 依据材料三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
  • 32.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祖宗之法”是中图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的“政治文化”则呈现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摩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①,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②,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③,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④,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

    “人们逐渐相信,当前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已非过去所能比拟,将来在各个领域注定会出现没有止境的进步”。

    “他们认为变革和进步可以逐步改良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制度必须进行改革”。

    材料三在上述政治理念的影响之下,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变革:

    1830年

    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完制度

    1861年

    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制

    1867年

    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71年

    德意志:实现统一,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5年

    法国: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1884年

    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1. (1) 依据所学知识,在标示的①②③④中任选两点,予以说明。你如何看待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
    2. (2) 材料二反映了欧洲怎样的政治文化理念?依据材料三,归纳l9世纪欧洲政治文明演进的主要方面,并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予以说明。
  • 33.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中国古代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监察范围宽泛,如汉初的《监御史九条》中,监察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非所当服者等。弹奏对象既可纠弹“官非其人”,也可议奏言“政非其理”。据统计,清代科道官共上奏疏687篇,其中弹劾之疏约占30%,言事之疏约占70%,许多事项实际上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一般事务。中国古代的监察不仅“劾”,还有“举(荐)”,其功能是罚赏俱有。此外,古代监察在违法犯罪发生之前就介入“事前监察”。在帝国政体下,监察的独立只能是外在的、相对的,而依附皇权是内在的、绝对的。

    ——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材料二:孙中山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同时,他主张监察权是由国民大会授予的,必须对国民大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独立,主张建立立法、行政、司法、考选和纠察“五权分立”的政府架构。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

    ——摘编自王晓天《孙中山的监察思想》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采月公务员制度。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等考试,甄拔各项荐任职公务员,分为三试,第一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史地、国民党党义;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面试和成绩审查。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1931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惩戒法》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组织法》,但是得不到严格执行。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不得不指出,“多年来官僚主义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基本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监察权”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南京国民政府选官制度的新变化。
  • 34.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 (2)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 (3)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法律体系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