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女性形象 |
女子周氏的丈夫去世了,“妇兄弟欲迎妹还”,周氏“终不肯归”,曰: “生纵不得与郗郎同室,死宁不同穴!” |
王羲之的妻子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说:王家见谢安、谢万到家里来, 翻箱倒柜倾其所有地招待他们。“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
“钟氏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其和郝氏是姑婢,两个人既亲密 又互相敬重,不因为门第高低欺压对方或妄自菲薄。 |
据此可知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党员干部教育 | 苏维埃干部教育 | 各种职业教育 | 师范教育 | |
初级 | 党员训练班 | 苏维埃干部训练班 | 短期职业学校 | 小学教员训练班 |
短期师范学校 | ||||
中级 | 党员干部训练班 | 政治学校 | 职业学校 | 初级师范学校 |
中央农业学校 | ||||
高尔基戏剧学校 | ||||
高级 | 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 | 苏维埃大学 | - | 中央列宁师范学校 |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俯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君臣同治的基础是“为天下”和“为万民”,而“非为君也”。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臣》中指出,在“新民本”政治思想体系中,君臣之间不再是垂直的隶属关系,而是平行的“共曳大木”的同事关系,“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共同对万民负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因此臣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娃也”。
——谢贵安《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
材料: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深入中国陕北进行实地调查,并将其所见所闻编著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该书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1938年2月首次发行中文版。以下为该书的内容节选:
有两个红军战士绰号叫“老狗”和“老表”,他们是从江西走过来的。我问他们“你们喜欢红军吗?”老狗说“红军教我读书写字,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老表说“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我们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在四川参加红军的。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农,红军到他村子来分配土地,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只有地主逃跑了。还有一个红军战士是福建来的,一个是浙江来的,还有几个是江西和四川来的等等。
他们来历不同,籍贯和方言不一,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团结。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一:13世纪中后期,蒙古军队占领亚欧大陆的广大地区。1259年,大蒙古国分裂为元朝和四大汗国。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他的父、叔尼古拉兄弟,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历时四年险阻,于1275年到达元大都。他的足迹远至云南、四川西部的金齿、福建的福州、泉州等地。1291年初,跟随阔阔真公主下嫁伊尔汗阿鲁浑的使团,从泉州经海道返回他的故乡威尼斯。他的游记使许多欧洲人为东方的富庶、文化的昌盛而倾倒。纽伦堡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参考《马可·波罗游记》等资料制作了欧洲中世纪第一只地球仪。
——摘编自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等
材料二:西欧各国,特别是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英吉利等新兴国家寻求从欧洲直航印度、中国的航路。1498年,葡萄牙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一支四艘船组成的舰队,绕过南非好望角首航印度卡里库特。接着,西班牙哥伦布开辟了北美航线,麦哲伦和他的同伴在1522年完成了环球一周的航行。此外,西欧人还探寻南半球,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这些远洋探索活动被欧洲人统称为“地理大发现”。
——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著《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等
材料:世界现代化首先表现出巨大的共性,即相似性,是共性使“世界现代化”得以成立。但现代化在世界各地又有不同——道路不同,经历不同,模式不同,表现方式不同,成功与失败不同,经验与教训不同——这些都是现代化的特殊性。特殊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可能表现,由于其文化背景不同,历史传统不同,置身于其中的当事人不同,时代与社会环境各不相同,主观与客观的因素相互交织,就演绎了世界现代化的多种途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模式。模式既包括现代化的共同性,也包括现代化的特殊性。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评析上述材料中关于现代化的论述。(运用具体史实,就材料中关于现代化的局部或整体论述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