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第三次...

更新时间:2022-10-29 浏览次数: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三上·邵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屏幕上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就是“弹幕”。尽管弹幕被纳入“评论”范畴,却与传统的文艺批评有巨大的鸿沟。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

    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也诉诸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传统的文学批评无法企及这种吸引力,“深度”也无法替代生气勃勃的喧哗产生的号召。一旦“深度”置换为“速度”,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

    (摘编自南帆《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

    材料二

    2020年6月,B站隆重上线四大名著,无数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弹幕,或是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去的。但对于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宛若妖雾遮天蔽日,毫无理性可言。

    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厌恶者所代表的,乃是印刷文明培育的读写习惯,推崇经典,讲究逻辑与秩序;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

    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

    另外,与当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计算”相比,这一场场文字游戏是如此地毫无功利。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网友们互称“兄弟”,在蓦然而至的弹幕中寻获同好知音。“居然与我想的一样”,这样会心一击的感受,令孤独的当代人倍感满足。

    不同于社会场域中被反复思量过的表达,凭借直觉敲下的弹幕,出于真心、近乎自白,乃是电子时空里的“我手写我口”。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弹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便是直抒胸臆,依赖口语词,形成众声喧哗的交谈氛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

    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状态吗?

    首先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圆”,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

    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2019年B站的年度弹幕是“awsl”(即“啊我死了”)。这是一句再直白不过的赞美语,形容视频内容令自己无比折服。这种缩略语以极其经济的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在进入弹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我们虽不必重弹“娱乐至死”的老调,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这一闭环将带来“人的再生产”:它召唤快速、固定、永不停歇的人类反应模式,从每一个神经元做起,在每一次欢笑中起步。

    (摘编自李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讲究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与具有即兴意味的弹幕相比,它更偏向于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B . 针对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弹幕能够即时即兴地进行点评,制造此时此地彼此交互的狂欢气氛,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迅速联结虚拟空间,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C . B站上线四大名著后,观众反应呈现出两极分化,年轻观众热衷于弹幕与名著的“化学反应”,而年长、传统的观众特别排斥,认为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 D . 弹幕创造出的“套话”与流行语提高了沟通的效率,也带来了语言的“失焦”,忽视了语言的差异性表达,其传染力与霸权地位违背了解放创造力的初衷。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中思想的交换相对较慢,却让思想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就印刷文化而言,追求更为缓慢的节奏会形成更有深度的文化。 B . 弹幕开启的视觉经验与即时性、交互性特征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生气勃勃的喧哗环境中,少了“深度”,多了“速度”,因此年轻一代要抵制弹幕,多浸入印刷文化。 C . 人们在弹幕的文字游戏中互称“兄弟”,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中寻获同好知音,获得心理满足,这其实折射出当代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孤独的心理现状。 D . 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快乐”的闭环,这说明弹幕文化能够让人更单纯、更快乐。
    3. (3) 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用来支撑材料二中“弹幕‘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慷慨陈词,张飞应道:“俺也一样”。弹幕:“英雄惜英雄。” B . 《西游记》中,孙悟空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于是在园子里肆无忌惮地大吃一通。弹幕:“我是桃饱会员。” C . 《红楼梦》中,贾母问黛玉:“最近读什么书?”黛玉答:“只刚读了《四书》。”弹幕:“还读了《语文优化方案》。” D . 《水浒传》中,孙二娘、张青在十字坡开店,武松与两名公差推门而入。弹幕:“请出示粤康码和行程卡!”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作为青少年,面对弹幕的负面特征,我们该如何应对?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2高三上·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瓦猫(节选)

    葛亮

    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 , 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

    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

    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

    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

    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

    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

    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 , 给他们送些去。

    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

    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创了一块木板,创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

    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

    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橼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

    闻先生说,愿闻其详。

    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

    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

    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黔黔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茶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

    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

    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

    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

    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

    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

    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

    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

    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

    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

    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

    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

    (有删改)

    【注】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②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③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荣老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闻先生来找房子的时候,虽然他家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还是热情地陪闻先生挨家挨户一路问。 B . 屋主不在乎租金将自己新起的房子租给闻先生,荣老爹让荣瑞红给闻先生他们送饵块,都体现了龙泉镇人至真至纯的人情美。 C . 给镇宅的神兽瓦猫“开光”的过程庄严肃穆,在场的人都轻声细语,经过的人驻足合掌默立,表现了人们对瓦猫的敬畏。 D . 小说气氛轻松愉快,祖父对孙女的嗔怪,闻太太和冯太太包饺子等生活场景的叙写充满生活气息,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描写了翠湖边的梨花,后面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增添了小说的美感。 B . 小说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寥寥数语,却让人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的艰辛。 C . 小说的行文节奏疏密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较为舒缓,利于表现人情美;瓦猫“开光”则稍显急促,利于表现敬畏之情。 D . 小说语言清雅冲淡,叙事温润平和,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语言的力度与分寸的拿捏都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抒情美学。
    3. (3) 小说《瓦猫》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宁怀远、匠人祖孙是虚构的,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 (4) “瓦猫”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高三上·邵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逢吉为相,内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御史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宜居风宪之地。上以中丞亦次对官,不疑而可之。

    初,穆宗既留李绅,李逢吉愈忌之。绅族子虞颇以文学知名,自言不乐仕进,隐居华阳川。及从父耆为左拾遗,虞与耆书求荐,误达于绅。绅以书诮之,且以语于众人。虞深怨之,乃诣逢吉,悉以绅平日密论逢吉之语告之。逢吉益怒,使虞与补阙张又新及从子前河阳掌书记仲言等伺求绅短,扬之于士大夫间,且言:“绅潜察士大夫,有群居议论者,辄指为朋党 , 白之于上。”由是士大夫多忌之。

    及敬宗即位,逢吉与其党快绅失势,又恐上复用之,日夜谋议,思所以害绅者。逢吉乃令王守澄言于上曰:“陛下所以为储贰,臣备知之,皆逢吉之力也。如杜元颖、李绅辈,皆欲立深王。”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继上章言之。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有奏言绅谋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逢吉乃帅百官表贺,右拾遗内供奉昊思独不贺。逢吉怒,以思为吐蕃告哀使。丙戌,贬翰林学士庞严为信州刺史,蒋防为汀州刺史。严与防皆绅所引也。

    张又新等犹忌绅,日上书言贬绅太轻,上许为杀之。朝臣莫敢言,独翰林侍读学士韦处厚上疏,指述:“绅为逢吉之党所谗,人情叹骇。绅蒙先朝奖用,借使有罪,犹宜容假,以成三年无改之孝,况无罪乎!”于是上开寤。会阅禁中文书,有穆宗所封一箧,发之,得裴度、杜元颖、李绅疏请立上为太子。上乃嗟叹,悉焚人所上谮绅书。虽未即召还,后有言者,不复听矣。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下,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有奏言/绅谋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 B . 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有奏/言绅谋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 C . 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有奏言/绅谋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 D . 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有奏/言绅谋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风宪,风纪法度,这里代指御史,御史的职责是纠弹百官,以正风纪法度。 B . 士大夫,指中国古代当官有职位的人,也可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 C . 朋党,指同类的人为私利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 D . “于是上稍开寤”的 “稍”,与《送东阳马生序》中“不敢稍逾约”的“稍”同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逢吉身为宰相,交结党羽,排斥异己。李绅因为经常批评他,成为他的重点迫害对象。 B . 李逢吉等人为打击李绅多次造谣诬陷,使李绅既在士大夫中受到孤立,又失去了敬宗皇帝的信任。 C . 李逢吉对敬宗说,李绅等人当年曾上疏拥立其他皇子,敬宗后来在穆宗所留文书中发现了真相。 D . 在逢吉一伙弄权害人时,绝大部分官员随波逐流,但也有翰林侍读学士韦处厚仗义执言,绝不趋炎附势。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

      ②逢吉与其党快绅失势,又恐上复用之,日夜谋议,思所以害绅者。

    5. (5) 根据文章内容推测最后一段中“上乃嗟叹”的原因。
  • 4. (2022高三上·邵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

    范成大

    休舞银貂小契丹 , 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注释】①此词为淳熙二年正月范成大离开桂林赴成都就任时所作。②小契丹:一种民族舞蹈。③嫋嫋盈盈:形容舞姿摇曳美好。④竹枝斑:相传舜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舜的两个妃子泪下沾竹,竹上遂成斑纹。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说筵席前歌舞正欢。歌舞本能助兴,但对于将要离别的人往往会起到反作用,因此,词人开篇说“休舞”。 B . “关山”典出《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点出送别者尽是他乡之客。 C . “从今”二句为虚写,设想从此以后无人再认真欣赏美妙舞姿,类似《雨霖铃》中“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感喟。 D . 最后两句写别后的相思。意思是别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恐怕无法给你们写信,只能空对云中哀鸣的孤雁。
    2. (2) “模泪易,写愁难”意思是摹写流泪容易,而把愁绪充分地抒写出来就很难了。请结合词的下片,简要赏析词人的“写愁”技巧。
  • 5. (2022高三上·邵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静女》中,女子与男子有约却“”,这令男子“”,通过描写人物的特征性动作,刻画出热恋中女子的调皮和男子的痴醉。
    2. (2)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地引出“”两句,强调了德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3. (3) 《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三上·邵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棉区有       的自然条件,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棉花种植属灌溉棉;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产棉量约占我国棉产量的50%。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新疆棉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新疆棉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概率发生较轻,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以前,每年九、十月间,新疆就形成了百万“采棉大军”赴疆采棉的壮观景况。现在,随着新疆棉花生产实现高度机械化,就不再需要大量的“采棉工”了。所谓“强迫劳动”的说法纯属         ,洁白无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势力抹黑,那些污蔑的谎言终将        

    新疆棉,是新疆大地的云朵,她以超强的柔软温暖了我们的衣衫,她以纯白的棉浪绽放了农民的笑脸,她以无垠的辽阔打开了中国向西的门户。新疆棉,亚克西!新疆棉,中国心!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2022高三上·邵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发现,免疫力与运动关系密切。长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使免疫细胞分布更广泛,提升抗疾病能力;     , 则会导致免疫力在运动后明显下降,恢复缓慢。提高免疫力的最佳运动是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30~45分钟,每周5次左右,长期坚持。一般说来,运动只有达到中等强度,(    ),从而提高免疫力。如果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不够,或者不能长期坚持,    。而剧烈运动则会使体内多项生化指标发生改变,导致睡眠质量、饮食状态不佳,进而影响免疫力。当然,要想增强免疫力,除了必要的运动外,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非常必要的。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身体各方面的机能才能被调动、被激活 B . 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就能被调动、被激活 C . 才能调动、激活身体各方面的机能 D . 就能调动、激活身体各方面的机能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一上·蓝田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有人说活着总要明白: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一念放下,便能得万般自在。从此,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

    材料二:

    史铁生说:既得有所“放下”,又得有所“执着”——放下占有的欲望,执着于行走的努力。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思考“执着与放下”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