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③物体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①试管②集气瓶③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①氮气 ②过氧化氢溶液 ③稀有气体 ④食用盐 ⑤冰水混合物 ⑥白酒 ⑦液氧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填“外焰”或“内焰”或“焰心”)。
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①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写实验现象)。
②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
③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④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
实验目的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填整数)的位置上、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 |
【提出问题】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① | 氯酸钾 | 580 |
② |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 350 |
③ |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 370 |
④ |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 390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证明它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探究目的】探究淡黄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查阅资料】
I、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Ⅱ、光亮的镁条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
Ⅲ、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固体生成。
【提出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②:
猜想③:二氧化碳
猜想④:水蒸气
小明认为猜想③和猜想④都不合理,原因是。
(一)甲同学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速度的某种因素,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各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如表:
实验 | 过氧化氢的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二氧化锰质量(g) | 收集时间(s) |
1 | 10% | 20 | 1 | 40 |
2 | 15% | 20 | 1 | 20 |
3 | 20% | X | 1 | 12 |
表中X=。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
(二)收集纯净的氧气
(三)燃烧镁条,观察现象
将镁条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一)收集纯净的氮气
(二)燃烧镁条,观察现象
将镁条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经查阅资料得知:此固体是氮化镁(Mg3N2)。
【探究结论1】
综上分析,关于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黄色固体的猜想中,猜想(填序号)成立。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如果用足量的镁替代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体积与氧气所占空气真实比例相比较会(填“偏大”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