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讲各国地理;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练习译书。
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
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
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三个洋炮局,另命属下向英国军官学习操用火炮。 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开设江南制造局。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城外开设福州船政局,机器从法国购得。 1877年,丁宝桢在四川开设一个机器制造局。 1878年,左宗棠在甘肃创办一个织呢局。 |
据此可知洋务派( )
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inqin,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承达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数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时事大局有裨。”
——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勘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 |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
1866年 |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
1872年 |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
1876年 |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3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
1878年 |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
1880年 |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
1888年 |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
材料三: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唯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一:从鸦片战争到1895 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技术上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
——摘编自张柏春《论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多,外轮就损失1 300多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材料:1896年8月,李鸿章抵达纽约,对美国进行访问。随后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采访。
记者:阁下,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最使您感兴趣呢?
李鸿章:20层或更高的大楼令我惊讶!连欧洲都没有,中国更不能建这种楼房,台风会把它吹倒,并且没有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记者: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百姓都接受教育吗?进一步说,您赞成妇女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很少,也只有富家男性子弟才能上学。清国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有条件的家庭会为女子请女教师。我们的文化与你们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
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你们(包括欧洲)曾提出必须来清国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建设铁路、电讯等,以及帮助我们开发利用资源。但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坚持这点,我们欢迎。
——摘引自郑曦原《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围绕近代中美的差异,从李鸿章答记者问中提炼一个视角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提炼的视角,紧扣主题,论述时史实正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