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在《天津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④孙中山、袁世凯都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公元前221年 | 1911年 | 1949年 | |
A | 封建主义确立 |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B | 秦朝建立 | 中华民国成立 | 新中国建立 |
C | 铁器时代开始 | 蒸汽时代开始 | 信息时代开始 |
D | 封建统一的王朝建立 | 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太平天国定都于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④辛亥革命爆发
法令条例 | 出处 |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未去辫者……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以违法论 | 《剪辫令》 |
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 |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
剧本名称 第一幕:武昌首义 第二幕:民国建立 第三幕:清朝告终 第四幕:约法颁布 |
材料一: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运用天干和地支进行纪年 的方法。“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如1898年、2018年均是戊戌年)
材料二:历法和纪年是国家通过行政权力向全社会 推行的基础性时间制度。民国政府采用西方通行的阳历,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这一变化从时间制度的层面反映了近代变革的深入。
——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
材料三:民国到现在为止,还只有二十几年,过去的时代都得改用民国纪元前多少年,这实在不见得有多大的方便。但这还算是小事,最大的困难,是我们不能与西洋各国隔绝起来,我们必须明白整个世界的历史,以及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用了民国纪元,凭空又添了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元纪年相互换算的麻烦。
——易贯《谈谈纪年》
材料四:“公元纪年” 在近代中国社会时间计量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这既是中国被动融入世界的过程,也是时人追求“西方”现代性的必然结果,却使得近代中国的时间为“世界时间"的一部分。
——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历史时间的 重构》
材料一:是役也,碧血横 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材料二:湖北军政府成立时的情景(下图)。
材料三:今兹有为国为民政府,为吾国历史 上第一个唯一的合众国政府……将带领中国走向新纪元,以前的皇帝专制将一去不返,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民主政府……等愿为实现人民幸福而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