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伟大的转折》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战役后,转战黔、滇、川等地的5个月。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
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表现出人类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主义精神,以期其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制作不够精良、特型演员的形似与神似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虽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依旧任重道远。
(摘编自李树声《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光明日报》2019年11月5日)
材料二:
80多年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这些年,又何尝不是一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80多年前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这种“走自己的路”的自信正逐渐沉淀升华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摸索中、自省中、挫折中、成功中获得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当年的红军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永葆斗志和毅力,既勇于直面困难,又敢于接受挑战。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不常有,长征亦常态。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应明确关键时期还会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绝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向挫折和压力妥协,否则,任何工作都只能受困于“泥沼”,寸步难行。
在长征前,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向群众宣传,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组织。长征途中,红军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红军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可以说,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
80多年前的长征有终点,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长征没有终点。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以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季琳欢《新时期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材料三: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也不到30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所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走向胜利的密码。
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人民日报》2019年6月24日)
人世间(节选)【注】
梁晓声
郑家只有一间住屋,十五六平方米,火炕占去了一半地方。地上,锅台和碗橱占去了另一半面积。炕上铺着几张报纸,报纸上堆着山楂,一个穿件红毛衣的二十一二岁的姑娘————不对,确切地说是小寡妇,坐在炕上,正用竹扦穿山楂。她的毛衣很旧了,只穿条旧的花布衬裤,也没穿袜子。
秉昆进门后,小寡妇停止了正做着的事,极为吃惊地瞪着他。
郑母打消女儿顾虑说∶“这小伙子心眼好,见我推着箱下坡,跑过去替我,还扶着我下的坡。要不,我连人带箱子栽到沟里了。我要是摔伤了,咱们一家的日子可怎么往下过啊……”
他忍不住要打断郑母的话时,郑娟的弟弟开口了。
那盲少年说∶“姐,妈的话太啰唆了,还是听我来说吧。别人托这个人转交给你东西,所以这个人才来找咱家的。他在门口见到了我,我正替你问他是什么东西,他还没告诉我呢,正巧咱妈回来了。”
郑母为了使屋里暖和些,起身去捅炉火,一边絮叨∶“不让她把棉裤拆了,偏拆了,可倒好,又来了活儿。穿两串糖葫芦挣一分钱,为赶在春节前挣几元钱,顾不上做自己的棉裤了……”
“妈,你别絮叨些没用的了。”郑娟目光与话题同时一转,看着周秉昆问,“谁派你乘的?”
秉昆苦笑道“倒也不是谁派我来的,是我自己有几分情愿才答应了的事。”他简单地将瘸子二人托付他的经过讲了一遍,省略了几乎是被劫持的细节,讲出他们苦苦相求的意味。最后他掏出信封,放在小布包旁,总结说∶“这信封里就是他们让我给你送来的钱,十个鸡蛋是我从自己家带来的。毕竟,我与涂志强哥们儿了一场,快过春节了,算是我的一点儿心意。”
“是鸡蛋啊,那大娘谢你了啊!”郑母本已又坐在椅子上了,听完周乘昆的话,立即起身拎过去布包想放在别处。
郑娟喝道“妈,你别”
郑母竟很顺从,坐下嘟哝着,双手仍捧着布包。郑娟弟弟也说“姐,鸡蛋是可以留下的。”郑娟又喝道∶“没你插嘴的份儿!”弟弟噤若寒蝉,摸摸索索地躲到门斗去了。
他听到郑娟大声说∶“你转告他们,我不需要他们的可怜!”她那双丹凤眼中投射出凛然的目光,咄咄逼人地瞪着他,停顿片刻,加重语气接着说,“我明明白白告诉你,我也不需要你来可怜!我恨他们!涂志强如果不是跟他们搞到一起,也不至于犯下死罪。那我俩的日子还可以凑合着混下去……”
周秉昆一时目瞪口呆,如同自己果真是痛子们一伙,对涂志强的死负有抵赖不掉的罪过似的。
“娟,你听妈劝你几句好不好”
“不好!……你!……带上钱快给我滚啊!滚啊你!”郑娟的手直指周秉昆的脸。秉昆的脸红过一阵后,又变得煞白。他猛地往起一站,将装钱的信封抓在手里,低着头撞门而去。
郑娟的母亲和弟弟跟到了外边。
那老妪说∶“孩子你站一下,你听大娘向你解释……那个,那什么,就是钱,求你……给大娘留下吧!我女儿她……她那样不是冲你,她是在冲自己的命发火呀!”
老妪脸上淌下泪来,伸出一只枯瘦的手,像已完全丧失了耻辱感的老乞丐。盲少年也从旁说∶“我姐以前是好脾气的人,从没对谁发过火。”他的眼中也淌着泪。身材瘦小的老妪,双膝一弯,分明是要跪下去了。周秉昆的心顿时软得一塌糊涂,赶紧上前一步,双手将郑母搀住,耳语道∶“大娘,我没生气。”
他从兜里掏出信封,遇到了郑母于里。她连个“谢”字都没顾上说,抹着泪,迈着摇摆不稳的碎步进入了歪斜的家门。盲少年问“我妈进屋了”
秉昆说∶“是的,她进屋了。”盲少年又问∶“我妈哭了吧?”秉昆犹豫了一下,尽量以平静的语气回答“她没哭。”
秉昆摸了摸那盲少年的头,不由自主地蹲下,替他擦去流淌不止的泪,竟有些庆幸他是盲人,看不到自己母亲刚才那种可怜的样子。
“你把钱给我妈了”“给了,哪能不给呢!”
“那,你原谅我姐了以后……如果他们再让你送钱来,你还肯吗”
那盲少年忽然双膝跪下了,跪得那么快,使秉昆措手不及。秉昆愣了愣,忽然将他拉入怀中,盲少年在他怀中失声痛哭。
他不知不觉地流泪了,对那盲少年耳语∶“好孩子,别哭,我向你保证,以后你家每月都会收到钱。交给你也行的,是吧”
盲少年终于不哭了,小声说“交给我不好,我是瞎子,怕丢了,还是交给我妈好。”
“愿意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郑光明,我妈和我姐都叫我小明。”
“那么,以后我要叫你光明,我喜欢叫你光明。”
“那,你愿意告诉我你的姓名吗”
“我姓周,名秉昆。同样没骗你,告诉你的是我的真姓名。”
“我相信,以后我可以叫你秉昆哥吗?”“当然可以。”
“秉昆哥,你为我家做的事,千万别告诉别人啊,那我姐就更没脸做人了。”
“明白。你也不能对任何人说起我的名字。”
“你放心,我不会的。”……
秉昆走出那条胡同时,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活了一百多岁的老人似的。他不再因自己出生于光字片而耿耿于怀了,不再因自己仍是一名苦力工而耿耿于怀了。即使世上真有鬼,涂志强的鬼魂确确实实地出现在面前,他相信自己也是能够以平静如水、无惊无惧的心情来对待了。
【注】节选自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有删减。
马绛,大名人。景德元年,诏下贡举。诸举子推绛就试,守令劝驾,遂首荐登甲科。释褐 , 试秘省校书郎,出知婺州义乌县。至则開县扉,凡辩讼者径造于一庭,为之别白是非,因勉之以义教,民辄听命罢去,无复词牒,案牍大治。后十年,父老犹有称道绛者。再调寿州录事参军。还,赴,引对御前,铨部选补职事官,除莱州防御判官。时蔡齐在诸生,未知名。绛一见曰:“海滨有此奇士!”忘年定交,日与游甚欢。是秋,主试贡士,首送蔡齐。春榜至,齐冠天下士,绛得知人之名。秩满,改著作佐郎。丁艰。既除,迁秘书丞、知梧州。绛性刚直,不屈上官,耻焉苟合,以是滞留常调官不遂。尝曰:“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故于鄂、杜终南圭峰之下,就水竹营别墅,为栖逸之地。及自岭外归,称疾罢官,慨然有丘壑之志。故枢相王曙在西府,雅知绛。蔡齐亦在内署,数勉绛起还朝,相与称荐,遂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时河阳相王钦若知州事,多回挠,绛持法不阿,河阳不悦。僚佐为绛言,宜姑为和。绛曰:“守正之谓和。朝廷置吏,岂使苟相顺适以为和哉?吾知奉公而已。”内珰乘传奏边事,承河阳指,阴诬中绛,迁徙延周。代还,知坊州,赐五品服章。蔡齐拜御史中丞,被命举御史,而以绛名上,时王钦若作相,三奏而三却之。齐怀敕至中书曰:“被命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执政不得已,除绛殿中侍御史,寻改侍御史。绛素厉风节,及在司察之职,危言无顾惮。 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绛曰:“良农能稼而不能穑。士固有道,违道干誉,非鄙志者。”其自守如此。庆历八年六月卒,享年七十有五。
(节选自宋·张方平《乐全集》)
①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
②被命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
送 陈 谔
王安石
有司昔者患不公,糊名誉书今故密。
论才相若子独弃,外物有命真难必。
乡闾孝友莫如子,我愿卜邻非一日。
朱门奕奕行多惭,归矣无为恶蓬荜。
阅读又塑造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这是一个宝贵的观察角度,可以为城市建设者、治理者提供________的思路。每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内涵都应该具有独特的定位,都应该涵养出独特的品格、个性和气质。这座精神城池不能建立在沙滩之上,更不是臆想的___________,而应该建立在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市民群众鲜活的日常实践之上,然后再加以提炼升华,最终凝聚为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之魂。通过对市民阅读偏好的画像和精描,有助于理清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过去四十年,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__________的成就。但这一城市化的进程,更多还是被放在经济的维度上去考查。然而在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视角里,城市化的成绩相对偏弱。我们置身于城市的大多数非标志性市区,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事实上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很难概括。( )。但当一座城市的文化人格充分发育之后,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提炼自然__________。市民的阅读生活,无疑是培育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大海退潮了。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简短的文字,生动描绘出珊瑚的千姿百态。
其实,______,珊瑚礁还对地球和海洋生态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通过自身形成的三维结构减轻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作用,维系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此外,珊瑚还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不过,受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以及敌害生物等影响,______。
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珊瑚礁生态修复”保持与恢复珊瑚礁资源、扭转其退化趋势——我们称之为"种"珊瑚。珊瑚是动物,动物咋还能"种"出来这是因为,珊瑚礁生态修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像植树造林一样 , 将人工培育的珊瑚苗种安放在合适的海域中,从而促进珊瑚资源快速恢复。具体操作时,我们将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断枝,______,就形成了一棵棵娇小的“幼苗”。等幼苗长到适合移植的大小,再选定水质、温度、地形等环境条件合适的海域,把它们固定到自然的珊瑚礁或人工礁体上。
材料一:近年来,升学、就业等压力被校外培训机构巧妙利用,家长成了营销的对象,孩子成了产品,培训机构的教学过程成了简单粗暴的灌输+刷题,一切都为了迅速拿到高分,这体现了教育的“内卷”现象。
材料二:在谈到参加校外培训时,孩子们期待,“春天打羽毛球,夏天游泳,秋天打乒乓球,冬天跑步,能有机会实践自己的兴趣。”“有艺术细胞就当艺术家,有运动细胞就去打球。”
材料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以上材料令人深思。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