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2-12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安妮·埃尔诺享誉世界文坛主要得益于其后现代叙事策略,而后现代文学创作与自由主义精神之间则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关系。换言之,自由主义精神与埃尔诺的后现代文学创作之间始终保持着良性互动。安妮·埃尔诺着眼于文学样式的创新,意欲打造一种“不是传记,自然也不是小说,而是文学、历史和社会学融合”的新型文学样式。因为文学样式是作品内容的载体,其创新依据作家生活和艺术经验的积累及创造力的发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带动其他艺术手法的创新。《悠悠岁月》文本运用无人称叙事、中性写作法和碎片拼贴等后现代叙事策略,与自由主义精神有机结合,预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新机制。

    无人称叙事样式的出现体现了作者在文学创新上的不断追求,更是时代和社会变迁催生的需要。埃尔诺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关于《悠悠岁月》这本书的样式,我特别想追求某种融合。我使用‘on’(无人称,人们)、‘nous’(我们)、‘elle’(她)达成无人称的结合形式,这不会给我带来亲近感……而仅是讲述周遭世界的一种方式。”《悠悠岁月》通过对一些精心选择的旧照片的记述,勾勒出作者本人的生活轨迹。这些旧照片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将作者的人生经历同时代、社会、历史紧密相连,明显构成了作者与叙述者的认同。此外,与作者和作品相关的“副文本”如作者访谈、图书广告、作品序言等信息也同样指向这一认同。正如埃尔诺在《悠悠岁月》中译本序言里所写:“它根据对从童年到老年的各种不同年龄所拍摄的照片的凝视,同样勾勒了社会的进程和一种生活的内心历程。”然而,作者创造这一新的文学样式,并非仅仅为了向读者展示自己的人生,而是要与他们分享“不是在历史学家的著作里的记忆,而是真实的和不确定的、既是每个人唯一的又是与所有人分享的记忆,是他经历过的时代的痕迹”。

    首先,埃尔诺选择了一些现当代历史的重大事件,重现了整整一代法国人的集体记忆。文本中有一个片段描写了某个家庭在聚餐时的闲谈:

    “……那是一场现在的人们从未有过的冲突。他们也不想用没有人确切知道怎样开始的阿尔及利亚骚乱来破坏气氛……下一场战争将来自东方,像布达佩斯那样用俄国的坦克来摧毁自由世界……原子弹不会留下任何机会。”

    这段引文与当代法国人的集体记忆息息相关。《悠悠岁月》反映了法国人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希冀,字里行间透露出自由主义的理念。

    其次,《悠悠岁月》借由法国人的集体记忆,描绘出年轻一代在一个难以捉摸的后现代世界里渴望自由的普遍心态,而表现形式在相当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灰色幽默和玩世不恭的面目。这一时期的法国青年成长于充满物质和精神奢求的环境中,随着几代人不断的抗争和社会的发展,他们比前辈更具打破枷锁和限制、争取人生自由的种种诉求,这正是时代前进的标志之一。作者进而在书中明确表达了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其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观照,本质在于关注弱者,呼吁正义,折射自由的社会意义。

    除此之外,《悠悠岁月》的集体记忆的创作,体现出很强的介入性。埃尔诺力求揭示隶属于人类关系的种种权力结构,对不平等现象做出批判。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作品中多处表达的女性主义观念:“我在写作时表现出女性主义,我并没有想着我是一个女人,而是尽可能远地走进人类现实。”埃尔诺秉承了女性主义传统,她对女性主义思想的伸张,体现了当代女性不满现实、敢于追求正义的自由主义精神。

    《悠悠岁月》作为无人称叙事文本不仅见证了埃尔诺本人60多年的个人生活,也深刻反映了20世纪法国社会的现状和世界发展的进程。因此,这一文本不仅含有作者自传的成分,也是具有现实性和历史性的新型社会叙事。它体现了作者和同时代人对自由、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向往,对突破传统、追求人生幸福的自由主义精神做了生动形象的诠释。可以说,埃尔诺的全部创作皆可视为自由主义在当代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实践,而这种实践反过来也丰富了当代自由主义的内涵。

    (摘编自杨令飞、鲁少博《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后现代叙事策略探幽》)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与《悠悠岁月》一书相关的图书广告、作者访谈等信息指向了“作者与叙述者的认同”。 B . 无人称叙事样式体现了埃尔诺对文学创新的追求,其创新依据了作家生活和艺术经验的积累与创造力的发挥。 C . 埃尔诺在《悠悠岁月》中运用了无人称叙事样式,其主要目的是向同时代的人分享自己的人生。 D . 《悠悠岁月》的创作有很强的介入性,表现在埃尔诺书写集体记忆的同时也有对女性主义思想的伸张。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宗明义,直接点明了《悠悠岁月》一书的独特性,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 B .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悠悠岁月》文本中后现代叙事策略的三个特点。 C . 文章引述《悠悠岁月》中的闲谈片段,是为了证明埃尔诺书写的个人记忆展现了一代法国人的集体记忆。 D . 文章末段不仅总括了《悠悠岁月》的写作特色,还肯定了埃尔诺的全部创作是对自由主义的实践和追求。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悠悠岁月》是具有现实性和历史性的新型社会叙事,任何人阅读此书都能从中找回属于他们的集体记忆。 B . 埃尔诺利用无人称代词“人们”和集体代词“我们”将个人经历与集体经历融合,由此开创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C . 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展现了法国民众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追求,对自由主义精神做了生动形象的诠释。 D . 《悠悠岁月》通过记述一幅幅不同时期所拍摄的旧照片,勾勒出埃尔诺本人的成长历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 2.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粮食的稳定供给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甚至有学者认为,稳定发展的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平衡器”。中国粮食增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增强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实现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更高层次的突破。强优势杂交水稻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更高阶段,它是通过利用禾本科远缘种质(亚种间、种间、属间)的遗传高度差异性,突破水稻传统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基础狭窄的瓶颈,最大限度挖掘水稻基因间互作潜能(加性、显性、超显性和上位性),创造大幅度增产、米质优良和抗性优异的新型水稻杂交种。

    示范推广强优势杂交水稻,一方面可通过提高水稻单产、增强抗性、改善品质,有助于降低种植者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能全面提升中国粮食的供给能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提高中国粮食的自给率。

    (摘编自邓华凤、朱英国等《强优势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

    材料二:

    利用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发现和利用,使不少两性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甜菜等的杂种优势能广泛应用于生产。近年来,我国的杂交水稻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摘编自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

    材料三:

    遗传育种学界对水稻这一严格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现象普遍持否定或怀疑态度,袁隆平根据自己对水稻的长期观察,经过与玉米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现象的比较后,对水稻无杂种优势的观念提出了质疑。袁隆平于1964年正式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两年后终于发现水稻具有杂种优势。根据高粱、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经验,他将这种杂交思路用于水稻物种上,由此提出了“三系法”籼稻杂交路线。所谓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育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从“三系法”的操作程序上讲,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不育系材料。在认真总结多年来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袁隆平终于认识到,后代不育性状的不理想是亲本的亲缘关系太近造成的。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与亲本的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即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育性状就越明显。于是一切都变得清晰了:下一步的工作即是寻找地理远缘或遗传远缘的稻株,而在这些稻株中,野生稻或野生稻中的不育株作为亲本则是最为理想的,它极有可能突破此前不育系选育的难关。“远缘杂交”技术路线的确立,是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迈向成功的关键性一步。随着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在海南的发现,“远缘杂交”的技术路线得到证明,它不仅正确而且完全可以实现。

    (摘编自雷毅《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以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为例》)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强优势杂交水稻突破了水稻传统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基础狭窄的瓶颈,是杂种优势利用的最高层次。 B . 袁隆平在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实践时,并没有盲从学界的权威理论,而是将杂交水稻作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 C . 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近,后代的不育性状就越不理想,这是袁隆平在认真总结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才认识到的。 D . 不育系材料的选育是三系配套育种技术能否实现的关键,理清这一研究思路后,袁隆平开始了寻找地理远缘或遗传远缘稻株的工作。
    3. (3) 杂交水稻培育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成功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 3.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本一:

    孩子的讲演(节选)

    萧红

    这一个欢迎会,出席的有五六百人,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这些人多半穿着灰色的制服。因为除了教授之外,其余的都是这学校的学生,而被欢迎的则是另外一批人,这小讲演者就是其中的一个。

    第一个上来了一个花胡子的,两只手扶着台子的边沿,好像山羊一样,他垂着头讲话。讲了一段话,而后把头抬了一会,若计算起来大概有半分钟。在这半分钟之内,他的头特别向前伸出,会叫人立刻想起在图画上曾看过的长颈鹿。

    “……他……那人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些人都笑!”

    在掌声中人们就笑得哄哄的,也用脚擦着地板。因为这大厅四面都开着窗子,外边的风声和这几百人的哄声,把别的一切会发响的都止息了;咳嗽声,剥着落花生的声音,还有别的窸窸窣窣地从群众发出来的特有的声音,也都听不见了。

    当然那孩子问的也没有人听见。

    那孩子站起来看看,他是这大厅中最小的一个,大概也没看见什么,就把手里剥好的花生米放在嘴里,还吃一些混着沙土的点心和芝麻糖,一边嚼着一边拍着那又黑又厚的小肥手掌。

    王根他记得从出生以来,还没有这样大量地吃过,虽然他从加入了战地服务团,在别处的晚会或欢迎会上也吃过糖果,但没有这样多并且也没有这许多人。他回想着刚才他排着队来赴这个欢迎会路上的情景,他越想越有意思。并且他还骄傲着,他觉得他所会的歌比他所听到的还多着哩!他还会唱小曲子,还会打莲花落……这些都是来到战地服务团里学的。

    “……别看我年纪小,抗日的道理可知道得并不少……唾登唾……唾登唾……”他在冒着尘土的队尾上,偷着用脚尖转了个圈,他一边走路一边作着唱莲花落时的姿式。

    现在他又吃着这许多东西,又看着这许多人。他的柔和的眼光,好像幼稚的兔子在它幸福饱满的时候所发出的眼光一样。

    讲演者一个接着一个,女讲演者,老讲演者,多数的是年轻的讲演者。

    由于开着窗子和门的关系,所有的讲演者的声音,都不十分响亮,平凡的,拖长的……因为那些所讲的悲惨的事情都没有变样,一个说日本帝国主义,另一个也说日本帝国主义。那些过于庄严的脸孔,在一个欢迎会上是不大相宜的。只有蜡烛的火苗抖擞得使人起了一点宗教感,觉得客人和主人都是虔诚的。

    被欢迎的宾客是一个战地服务团。当那团里的几个代表讲演完毕,一阵暴风雨似的掌声。不知道是谁提议叫孩子王根也走上讲台。

    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了所吃的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好像全身就连耳朵都侵进了虫子,热,昏花。他对自己的讲演,平常很有把握,在别的地方也说过几次话,虽然不能够证明自己的声音太小,但是并不恐惧,就像在台上唱莲花落时一样没有恐惧,这次他也并不是恐惧,因为这地方人多,又都是会讲演的,他想他特别要说得好一点。

    他没有走上讲台去,人们就使他站上他的木凳。

    于是王根站上了自己的木凳。

    人们一看到他就喜欢他。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穿着短小的,好像小兵似的衣服,戴着灰色的小军帽。他一站上木凳来,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而后为着稳定一下自己,他还稍稍地站了一会,还向四边看看。他刚开口,人们禁止不住对他贯注的热情,就笑了起来。这种热情并不怎样尊敬他,一种蔑视的爱起浮在这整个的大厅。

    “你也会讲演吗,你这孩子……你这小东西……”人们都用这种眼光看着他,并且张着嘴,好像要吃了他,他全身都热起来了。

    王根刚一开始,就听到周围哄哄的笑声,他把自己检点了一下:

    “是不是说错啦?”他想一定是自己出了笑话。

    他证明自己没有说错,于是,声音渐弱地接着说下去,他说他家在赵城……

    “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家还剩三个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现在赵城被敌人占了,家里还有几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跑到服务团来,父亲还到服务团来找我回家,他说母亲让我回去,母亲想我。我不回去,我说日本鬼子来把我杀了,还想不想?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我当勤务,在宣传的时候,我也上台唱莲花落……”

    又当勤务,又唱莲花落,不但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大厅中人们的呼吸和游丝似的轻微。蜡烛在每张桌上抖擞着,人们之中有的咬着嘴唇,有的咬着指甲,有的把眼睛掠过人头而投视着窗外。站在后边的那一堆灰色的人,就像木刻图上所刻的一样,笨重,粗糙,又是完全一类型。他们的眼光都像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底。窗外则站着更冷静的月亮。

    (有删改)

    文本二:

    《孩子的讲演》是萧红于重庆回忆山西生活而创作的小说作品。小说以全民抗日的山西作为背景,试图偏离主流抗战文学,书写自己的特色。并且选择结合自己的山西经历,从抗战生活侧面塑造出一个在抗战世界中被迫长大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儿童形象。

    萧红在山西“战地服务团”的经历,为其创作《孩子的讲演》提供了现实背景基础。同时,根据文本内容的描绘,我们也可以发现小说孩子身上所带有的战时山西特色,用简短的篇幅,勾勒出一个颇具特点的山西战时儿童形象。

    联系到1938年萧红在山西的经历可知,萧红在个人创作与主流文学风格相疏离。不同于主流抗战文学,萧红尝试做一些新的思考,试着关注平民百姓、妇孺老弱和少女儿童。关注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阴影下人物的战时生活图,以此拉近与读者的阅读距离。所以,《孩子的讲演》也可以说是萧红将自己对于山西抗战生活环境的经历、对抗战文学的独特思考及自己的创作心态都寄托在了孩子王根的身上。小王根讲演的内容与方式,正如同萧红自身对于这样的抗战文学环境的告白。

    (摘编自杨欢《抗战语境中的儿童书写——析萧红在重庆创作的三篇儿童题材短篇小说》)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本一中,欢迎会上“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以动作描写人们的情态,“穿着灰色的制服”以衣着点明人物的身份。 B . 王根以一个小孩子的身份进行讲演,一出场就得到了听众的喜爱,之后的表现打破了听众对其孩子身份的认知。 C . 文本一生动再现了欢迎会的场景,以舒缓的叙事节奏展现王根在讲演时的内心变化,耐人寻味。 D . 王根讲演时有两个观众:一个是在场的人,他们陷入沉思;一个是窗外的月亮,冷静而耐心。这些从正面写出了讲演的动人。
    2. (2) 小说用简短的篇幅勾勒出一个颇具特点的儿童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主人公王根这一形象的。
    3. (3) 文本二中谈到,萧红结合自己经历的抗战生活创作出本篇小说,结合文本分析小说是如何反映现实生活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 , 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注释】①艰窭(jiān jù),指贫困。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B .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C .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D .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飨庙意思是帝王祭祖庙,“飨”与《鸿门宴》“旦日飨士卒”的“飨”含义不同。 B . 且言意思是并且说,“且”与《游褒禅山记》“不出,火且尽”的“且”含义相同。 C . 属辞意思是撰写文章,“属”与《曹刿论战》“忠之属也”的“属”含义不同。 D . 中衔之意思是内心怀恨他,“衔”与《岳阳楼记》“衔远山”的“衔”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自己大力赞扬自己,说他的先祖们因继承儒学保有官位,祖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以此来希望皇帝重用他。 B . 杜甫家眷寓居鄜州时,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家中老母和小儿子甚至被饿死。此时杜甫才得以自行回家探望家人。 C . 安禄山叛乱,杜甫避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他一直想要投奔朝廷,即便中途被贼寇捉住,也想尽办法逃出来。 D . 严武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杜甫非常友好。但杜甫对严武不礼貌并多有冒犯,导致严武内心想杀他,但被严武母亲制止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②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 5.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句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鸡鸣、狗吠声表现田园的静谧的写法相同。 B . 林深路长,诗人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却听不到钟声,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C . 道士不在,诗人才纵目四顾,细细观赏起眼前绿竹苍翠、飞瀑挂峰的景色。 D . 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从正面写出了进山看望戴天山道士“不遇”的事实。
    2.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6.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李白《蜀道难》中,“”两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出了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
    2. (2) 在杜甫《登高》中,“”两句道出了郁积于诗人心中难以排遣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
    3. (3) 在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有着灿烂辉煌并延绵至今的农耕文明,对于物候时令的重视从现存著名的“五大农书”中  ①  。四时的变幻与文学艺术的创作往往是  ②  的,随着大雪节气而来的降温与下雪,不仅催生了许多以“雪”为主题的诗文,也大大丰富了绘画创作中关于雪景的描绘。

    南唐画家徐熙的《雪竹图》用荒寒中  ③  的一丛雪竹来表现他那种不为世俗名利所扰的淡泊心境。尤为珍贵的是,画家精心地用不同层次的淡墨烘托出画中不同物体上的雪,从而使留白的雪有了变化的律动之感。

    不畏雪寒的不仅有竹子,亦有喜爱雪天的孩童们。今人戴树良与刘金贵的同名作品《大雪》,就描绘了儿童们在雪天堆雪人以及打雪仗的欢快情景。而大雪的寒冷,更凸显了阳光的珍贵。在傅仲超的《冬日里的阳光》中,融融的日光不仅温暖着画中雪白的大地,也透过画面,触动着观者的心灵。

    在现存的古代雪景图画中,还有广为人知的宋徽宗赵佶名下的《雪江归棹图》。整幅画作用极为细秀的笔触描绘了北方江岸雪景的开阔疏朗。对这种茫茫雪意的描绘,今人钟蜀珩的《城市的雪》与其有  ④  之妙,营造出一种不断向画面外延伸的空旷美感。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艺术家的创作,往往发乎性灵,他们用身体感知严寒与雨雪,又将其付诸笔端,从而创作出这些隽永的画作。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下列各项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8.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B . 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 C .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 . 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 9.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根据其命运或人物形象特点自拟一副对联。上下联分别不少于5个字。

    示例:祥林嫂       凄惨命运义捐门槛;悲剧生活疑问死生。

四、写作(60分)
  • 10.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②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③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宽容”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