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镇江的记载
出处 |
记载 |
[英]霍尔《“复仇号”军舰航行作战记》 |
“我们下了最严格的命令严禁抢劫这座域市……也下令逮捕趁火打劫的中国暴徒……他们才是他们同胞最恶劣的敌人。” |
[英]洛赫《对华战争的最后几战》 |
“英军的恶行比预料的要少。” |
[中]朱士云所写日记,见《鸦片战争》第3册 |
“夷鬼城内外提人割辫……连日域中妇女遭淫掠者甚众。” |
材料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近代世界“民族主义”的开端。法国大革命第一次提出“自由”“平等”“博爱”三大口号,并发表了《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后,民族自治、民族统一、民族个性等公民观念在欧洲得到传播和强化,以公民权和人权的理念取代了传统封建王国的效忠、等级观念,建立了“民主”的“民族一国家”。由此,“民族主义”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扩散、嬗变,形成后来几百年的民族主义浪潮,建立了许多“民族一国家”,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摘编自珠飒《近代“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探析》
材料二:晚清以来一百多年间,中国始终呈乱象,似乎没有什么思想观念可以一以贯之。各种思想呈现出二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可谓名副其实的“思潮”:潮过即落。但若仔细剖析各类思潮,仍能看出背后一条线,虽不十分明显,却不绝如缕贯穿其间。这条线正是民族主义。如果将晚清以来各种激进与保守、改良与革命的思潮条分缕析,都可以发现其所包含的民族主义关怀,故都可视为民族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
——摘编自罗厚立《从思想史视角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西方学者提出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陷阱理论”
名称 |
核心内容 |
提出者及著作名称 |
金德尔伯格陷阱 |
如果曾拥有领导地位的霸权国家既无意愿、又无能力提供必要的国际金融体制、贸易体制、安全体制和援助体系等全球公共产品,而新兴大国也无力提供,那么会造成全球治理领域出现领导力的真空,使全球治理体系处于混乱状态,导致全球安全危机。 |
[美]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 |
文明冲突陷阱 |
(后冷战时期)世界主要冲突之源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上的,而是文明方面的冲突。文明冲突将决定未来的国际政治。 |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
修昔底德陷阱 |
新兴崛起大国和现有守成大国必然产生的彼此猜疑和互不信任,并必然最终走向战争与冲突的宿命。 |
[美]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
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的某一种理论或材料整体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1872年8月,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令》,把全国分成8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划分为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划分为310个小学区。政府强调,凡6岁以上儿童均需读完小学,女子与男子享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凡拒绝送子女入学的父母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在教学内容方面,仿效法、美等国,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1880年修改后的《教育令》规定,从小学起要实行“尊皇爱国”的思想教育。同时期颁布的《小学教员须知》指出:“教人以善良比教人多识更为重要,故为教员者,更应致力于道德教育,使学生忠皇室,爱国家。”1886年颁布的《学校令》明确规定实行小学四年义务教育制。1900年,明治政府废除小学征收学费的规定,1907年,又把小学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为六年,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8%。
——摘编自肖兴安、熊家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赵占魁(1896—1973),山西定襄县人,从小受尽欺凌和压榨,12岁时起就当雇工和壮工,并学会了打铁。抗战时期流亡到延安,成为陕甘宁边区农具厂的看炉工。他真心实意为抗日战争出力。在高温炉旁作业,又无隔热石棉衣防护,终日汗流浃背,从不叫苦叫累。在担任翻砂股长以后,他处处以身作则,上工最早,收工最晚,尤其在开炉时,往往连续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他努力钻研技术,改进工艺,不断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并时时注意节约原材料。他关心爱护青年工人,常把自己节约的钱交给合作社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或借给附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深受职工群众爱戴。1942年,中共中央将其确立为典型,以建立新的劳动态度、提高生产效率为内容的“赵占魁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起来。
——摘编自孙应平《赵占魁与“赵占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