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pH计分别测量0.1mol/L NaClO溶液和0.1 Na₂CO₃溶液的pH | NaClO:10.3 Na₂CO₃:12.1 | 酸性:H₂CO₃>HClO |
B | 将乙醇蒸气和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后,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溶液紫色褪去 | 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了乙醛 |
C | 将白色ZnS固体加入到CuCl₂溶液中 | 溶液蓝色消失 | Ksp:CuS>ZnS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几滴碘水 | 溶液没变蓝 | 淀粉完全水解 |
①装置A中,橡皮管a的作用是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下
②装置B中,紫色溶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
③装置C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④装置D中溶液变浑浊,生成了硫单质,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F、H中无明显现象,I中比G中的溶液先变浑浊。
【实验结论】在水中,SO2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中的催化剂是 (填写序号)。
①H⁺ ②I⁻ ③H⁺、I⁻ ④K⁺、H⁺ ⑤K⁺、I⁻
根据图示,你认为作为汽车燃料最好,简述理由(至少回答两点)
①反应中,每生成16molN2 , 转移的电子数为。
②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①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锂离子向电极(填写“M”“N”)方向移动
②若放电时外电路有2NA电子转移,则理论上电极M的质量(填序号)。
A.增重14g B.不变 C.减重14g D.无法确定
反应Ⅰ:CO₂(g)+4H₂(g)CH₄(g)+2H₂O(g) △H=-164.7kJ·mol⁻¹
反应Ⅱ:CO₂(g)+H₂(g) CO(g)+H₂O(g) △H=+41.2kJ·mol⁻¹
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至a点的H₂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图1中,v(a)逆v(c)逆(填“>”、“=”或“<”)。
③图1中c点的对应的是图2中的点。
④图1中a点的v正,v逆与a点的K(平衡常数)、Q(浓度商)的关系是。
①当反应Ⅰ和反应Ⅱ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维持温度不变,压缩装置体积,则反应Ⅱ的平衡移动方向是(填序号)。
A.正向移动 B.逆向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②曲线Z表示的是 (填写含碳元素物质的化学式)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简述其在温度段500K~800K物质的量增大的原因。
③800K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已知:①铬镍渣中含有Cr₂O₃、NiO、Fe₂O₃、FeO、SiO₂等;
②25℃时,部分物质的溶度积表:
物质 | Ni(OH)₂ | Fe(OH)₂ | Fe(OH)3 | Cr(OH)3 |
Ksp | 2.5×10⁻¹⁵ | 2.0× | 4.0× | 6.0× |
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b点连接电源的(填写“正极”或“负极”)
②电极M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电解过程中,溶液中Na₂Cr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