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27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应用(40分)
  • 1. 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冰墩墩被抛出后沿原有方向bǎo chípínɡ wěnɡ运动的现象,还看到了让人nán yǐ zhì xìn的“液桥”实验。这种令人chēnɡ zàn的科普方式,引领我们走进科学的diàn tánɡ,让我们dǒnɡ dé了科学的魅力。

  • 2. 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
    1. (1) 把词语补充完整

      沥血

      计多

      交加

      忘形

      多谋

      兴高

      完好无

      心积

       
    2. (2) 我发现上面第三个词语中含有一对反义词,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3. (3) 上面的词语中,形容一个人为工作等费尽心血的词语是,形容一个人千方百计地盘算的词语是,这两个词语都有“费尽心思”的意思,但有一个是褒义词,有一个是贬义词,我知道上面还有对这样的词语。
    4. (4) 冀中人民,想出许多妙计让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
  • 3. 古诗词积累
    1. (1) 垂婑饮清露,,非是藉秋风。——《蝉》
      ,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2. (2) 陶渊明的“”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岳飞的“莫等闲,”告诉我们不要虚度光阴。
    3. (3) 陆游的“,家祭勿忘告乃翁”告诉我们要有爱国之情,梁启超的“少年智则国智,”激励我们要有强国之梦。
  • 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改为反问句)
    2. (2) 校园不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吗?(换一种说法,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3. (3) 妈妈说:“明天我要外出开会,放学后你自己回家。”(改为转述句)
    4. (4) 用具体的情景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

      喋喋不休:

  • 5. 应用·提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班级公约,有的同学觉得老师制定就好,老师怎么说我们怎么做,有的同学不认同这种说法,请问你认同吗?如果是我们来制定班级公约,你觉得应该怎么来制定?

二、阅读·感悟(27分)
  • 6. 阅读

    ㈠桂花雨(节选)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㈡桂花卤·桂花茶

    摇下来好多簟(diàn)的桂花,先装在篓里。然后由母亲和我,还有我的小朋友们,一同把细叶、细枝等拣去,拣净后只剩花,看上去一片金黄。然后将花铺在太阳下,晒去水分。待半干时就用瓦罐装起来,一层糖(或蜂蜜),一层桂花。压紧装满封好,放在阴凉处。一个月后,就是可取食的桂花卤了。过年做糕饼是绝对少不了它的,平常煮汤圆、糯米粥等,挑一点加入也清香提神。桂花卤是越陈越香。

    母亲总是先将最嫩的明前或雨后的茶叶焙热。然后,在茶叶中和入半干的桂花。将它们装在罐中封紧后,茶叶的热气就把桂花烤干,香味就完全吸收在茶叶中了。这是母亲独有的做法,一般人家从我们家讨了桂花,就只将它拌入干的茶叶中,桂花香就不能被吸收,有的甚至烂了。可见母亲对于桂花还是花心思,有窍门的。……

    故乡的桂花、母亲的桂花卤、桂花茶,如今都只能于梦寐中寻求了。

    〖资料袋〗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1949年迁至台湾,而后50多年没有回过温州。她曾写道:“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琦君在自己写的大量散文中,尽情地抒发真挚热烈的情感,比如《水是故乡甜》《粽子里的乡愁》《青灯有味似儿时》……琦君就是用这样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自己无限的回忆。

    1. (1) 阅读语段(一),简单说说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2. (2) 有人说语段(一)最后一句“浸”字用得特别好,说说你的看法。
    3. (3) 结合语段(二),完成桂花卤和桂花茶的制作流程。

      桂花卤:(拣净枝叶)→→(装罐密封)

      桂花茶:→(装罐封紧)

    4. (4) 语段(二)中描写了母亲是怎样做桂花茶的,母亲做这些时,,“我”可能在做什么呢?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请你写下来。
    5. (5) 联系语段(一)(二)和资料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摇落的桂花飘坠如雨丝,成了“我”儿时快乐的回忆。 B . 语段(一)中母亲说的话表明了她不喜欢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C . 母亲有自己独特的制作窍门,制成的桂花卤和桂花茶令“我”念念不忘。 D . 远离故土的琦君,宛如无根的浮萍,身处台湾却没有归属感。
    6. (6) 琦君散文的结尾大多与回忆有关,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细腻的情感,依据语段(一)(二)的结尾,结合资料袋,可以推测出《棕子里的乡愁》的结尾是(    )。
      A . 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棕。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B . 挂在门楣上的粽叶已经发出了灰褐色,风飒飒地吹着粽叶,似雨声散在屋檐敲敲打打。 C . 我那时对屈原的诗一无所知,但我想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D . 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嚼在嘴巴里唇齿留香。
    7. (7) 看琦君的故事,好像翻阅一本承载着厚重情感的旧相簿。令她魂牵梦萦的桂花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请结合资料袋和语段(一)(二)谈谈你的看法。
  • 7. 阅读

    智能手机的影响

    材料一:

    月亮小学六(1)有些同学带手机到学校。只要是休息时间,这些同学就成了“低头一族”,有听歌的,有玩游戏的,有看小说的,有刷小视频的,还有的用微信聊天……

    材料二: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正在发育,痴迷手机游戏和上网,对他们的视力和身体损伤极为严重。据专家研究,经常看手机的学生中,近视的比例非常高;并且,长时间玩手机容易把精力、脑力耗到极点,进而诱发一系列诸如经常性头疼、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衰弱、脊柱发育不良等“手机病”。

    材料三:

    智能手机可以代替字典、录音机等工具,为同学们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使同学们在网络上迅速获得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提高学习的效率;智能手机还能让同学们充分运用网络上的名师课堂以及各种学习打卡的APP,有效地督促自己学习。同时,手机上大量的娱乐休闲项目也能让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 (1) 乐乐读材料二时,抓住其中的“损伤””“手机病”等词语总结出这则料是讲(    )
      A . 手机病 B . 手机带来的危害 C . 手机的损伤 D . 手机的毛病
    2. (2) 及时概括语段意思,能帮助我们加快阅读速度。请你用一个词语概括三则材料的大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3) 同学们针对“小学生能否使用智能手机这一话题展开激烈的辩论,作为正方,乐乐可以以材料为依据,陈述自己的观点。
    4. (4) 针对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说说你的看法吧!
三、习作·表达(30分)
  • 8. “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同学们的课余时间更充足了,你参加了什么有趣的活动?新认识了哪些同学?喜欢哪位老师?其中一定有你欣赏的内容。

    请你以“我欣赏______”为题,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出你欣赏的理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