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 和帝 | 殇帝 | 安帝 | 顺帝 | 冲帝 | 质帝 | 桓帝 | 灵帝 | 少帝 | 献帝 |
即位年龄 | 10 | 1 | 13 | 11 | 2 | 8 | 15 | 12 | 14 | 9 |
寿命(岁) | 27 | 2 | 31 | 30 | 3 | 9 | 36 | 34 | 14 | 54 |
①加快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保存鲜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
③迅速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④巩固对北方的统治
西晋 | 东晋 | 南朝 | |
皇权的宗室外戚 | 19%-38% | 7% |
19%-38% |
门阀的世家大族 | 49%-64% | 78% | 49%-64% |
材料一:大运河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举世瞩目的工程。图1、图2分别为隋朝和元朝的大运河路线图。
材料二:清初,清查人丁数字以征丁赋,顺治八年(1651)丁数约1400万,至康熙五十年(1711)已恢复到2460万。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超过2亿,五十五年(1790)突破3亿大关。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时,全国人口已达到4.1亿。……“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相当于固定和取消人头税,既刺激了人口生殖,又消除了隐匿人口不报情况。与此同时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更为强化,对定居乃至流动人口的清查更加严密,技术手段不断完善。版图扩张和改土归流也增加了不少新注籍的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在清政府重农政策引导下,土地开发范围更广,利用亦更为精密。番薯、玉米一类高产作物的引进和广泛种植,使客观上有可能养活更多的人。
——摘编自《清代的经济与社会》
材料一: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刘渊在明知自己属于匈奴民族中人的情况下,却仍然以汉高祖刘邦后裔自居,并以汉为国号,这些举措不仅在主观上适应当时政治局势和地理环境,为其顺利地创建政权服务,在客观上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吴洪琳《十六国“汉”、“赵”国号的取舍与内迁民族的认同》
材料三: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材料一 元代中期,有效的海运保证了大都的粮食供应,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但在元顺帝至正年间,多次出现“海运不给”“运道遂梗”的局面,“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京师乏粮,使大都“强贼四起”。时人认为,“所在盗起,盖由岁饥民贫”,并建议“大发仓原赈之,以收人心”,但顺帝不允。行之数十年的京师赈济至此销声匿迹。京畿自然灾害频仍,粮食生产遭到破坏并日渐萎缩,终使大都城市粮食与人口的供求矛盾尖锐化,造成大量人口因饥疫而死亡的结局。朝廷始行畿内屯田、资遣流民及裁汰冗官,虽属权宜之计,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摘编自韩光辉、向楠《元末大都城市的粮食供应》
材料二 中国古代引进栽培了许多来自域外的农作物品种。源于西亚的小麦在汉代得以推广,唐朝之后甚至取代了中国原产的粟,成为北方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汉代以后,黄河流域逐渐形成了以麦豆秋杂轮作复种二年三热制为主要形式的轮作复种制;长江流域在唐代以后也发展了稻麦两热制。宋代占城稻的推广,尤其是明清之际大量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而又高产的美洲作物引入中国,使得原来难于利用的荒山、丘陵、滩涂得以开发,从而增加了粮食生产的面积和产量,极大地改善和优化了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种类的构成。
——摘编自王思明、刘启振《中华农业文明的融合与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