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之中国的社会主义探...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5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云南会考) 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此“大会”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2. (2023·云南会考) 如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 . 中外合资 B . 承包经营 C . 私有化 D . 公私合营
  • 3.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钢(百万吨)

    1952年

    163.42

    1.30

    0.66

    1.35

    1957年

    195.05

    1.64

    1.31

    5.35

    A . 人民公社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 . 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 . 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D . 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 4.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家大事。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七大 B . 开国大典 C . 第一届全国人大 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5.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    )
    A . 反对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党内走资派 B . 激发人民斗争热情 C .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D . 提高群众斗争水平,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
  • 6. (2022八上·岷县开学考)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三大改造
  • 7.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不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 . 武汉长江大桥 B .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 青藏铁路 D .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 8. (2022八上·岷县开学考)   1959一1961年,我国面临着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造成此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连续的自然灾害的影响 B .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 C . 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影响 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 9.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1953—1956年我国出现如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 10.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对图中两次会议的相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 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B . 都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 . 都有利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D . 都推动了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 11. (2024八下·潘集期末)   1956年,我国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将近二百万户的私营大中小商店,已经变为公私合营商店或者直接变为国营商店。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D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12. (2023九上·广东开学考) 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1月14日,“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我国第三套人民币壹元钱上的标志性人物梁军在黑龙江哈尔滨浙世,享年90岁。下图是梁军登上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开始发行)的场景。材料典型说明了(    )

    A .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B . “双百”方针深刻影响了绘画艺术 C . 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D . 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
  • 13. (2024八下·封开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记述道:“197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提出,争取在‘四五’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1975年‘四五’计划完成时,全国中小学生在校数量出现了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峰。与1965年相比,1976年小学生人数增加了29.1%,初中生人数增加了4.4倍,高中生人数增加了10.3倍。”该“记述”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 . 改革开放初见成效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 14. (2023八下·仓山期末)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民族的脊梁,他们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
    A . 邓稼先 B . 王进喜 C . 雷锋 D . 焦裕禄
  • 15. (2023七下·龙凤期中) 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这些人物有(    )

    ①王进喜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焦裕禄    ⑤黄继光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④⑤
二、填空题
三、问答题
  • 26. (2022八下·牡丹江期末)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 (1) 1956年,那一社会变革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1987年,党的哪次,会议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 (2)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重大的失误和曲折,请举两例。
    3. (3) 1978年,党的哪次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次会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怎样的转移?
    4. (4) 1992年,与邓小平相关的哪一事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其后,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5. (5) 习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指什么?党的哪一会议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27. (2022八下·凤县期末) 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什么?它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何影响?
四、辨析题
  • 28. (2022八下·定远期末)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 (1) 1973年屠呦呦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 (2) 1976年10月,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3. (3) 1999年,东方红一号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4. (4) “九二共识”指的是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
    5. (5)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合作的新发展理念。
  • 29. (2022八下·霍邱期末)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改正。
    1. (1) 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中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改正:

    2. (2) 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改正:

    3. (3) 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市。

      改正:

    4. (4) 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二。

      改正:

五、材料分析题
  • 30. (2023·云南会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一定人口的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二: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鉴于情况复杂,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三:不管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根据中国国情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光辉范例。

    ——胡维革、胡晓岩《关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思考》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选举法》的特点。该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民族问题复杂表现。为此,中共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构想是什么?请写出其成功实践的范例。
    4. (4) 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确立制度、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 31. (2022八上·岷县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材料二: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据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农业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的哪项改革?
    3. (3) 材料三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何重要影响?
六、综合题
  • 32. (2022·泰安) 【百年变局与开创新局】
    1. (1) 【变局:沉沦与上升】

      《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开始。你如何理解这一历史结论?

    2. (2)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社会呈现出向上的发展趋势。”根据所学知识,以1921年至1949年的相关史实论证该观点的正确性。(要求:列举三例史实并进行论证)
    3. (3) 【开局:工业化起步】

      根据材料二,指出鞍山钢铁厂开展生产和技术竞赛活动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崇伦的劳动精神。

    4. (4) 【新局:走进新时代】

      材料三:

      图4

      图 5

      根据图4,对比中国与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整体变化,指出其中的一种变化情况。根据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 33. (2022·龙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谁能在创新上下先手棋。谁就能掌握主动。纵横历史,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创新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
    1. (1) 【古代篇—中华智慧】

      请运用所学,依次填写上方图示方框内的历史知识。选择图示中的任意一项成就,写出其影响。

    2. (2) 【近代篇——西方科技】
      类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国家 A 美国、德国
      重要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 B 莱特兄弟制造飞机
      C 改良蒸汽机 本茨制造汽车
      斯蒂芬森涉及蒸汽机车 D 发明耐用白炽灯泡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 E ”

      依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分别将A、B、C、D、E五处内容填写完整。

    3. (3) 【现代篇——中国力量】

      依据所学知识,写出知识结构图中①战争名称,②是哪一历史事件?将③对台基本方针填写完整。④具体时间是什么?

    4. (4) 【感悟篇——展望未来】

      通过以上探究性学习,你有怎样的感悟?

七、列举题
八、论述题
  • 35. (2022八下·东莞期末) 材料:东莞过去是广东水患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57年冬,为了改变“一灾毁所有”的局面,东莞县政府合理规划,人民凝聚智慧、团结一心,开始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一开凿东莞运河,就此一场规模空前的运河运动在莞邑大地上铺开。

    1958年5月1日,16000人耗费140个工期建成的东莞运河正式通水,全长19.5公里,底宽20米。在那个缺资金、缺技术、缺物资的年代,看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东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凭着一股韧劲创造了这一奇迹。自此,东莞人民逐渐摆脱荒年,“十年九不收”的寒溪埔田也变成沃野,连年半收。

    运河水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稳定的农业生产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最强“水动力”,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精粹,更凝聚成了“争上工地、艰苦奋斗”的运河精神,影响深远。

    ---摘编自《红色档案·东莞记忆》(二)人民运河

    1. (1) 根据材料,提炼东莞运河建设的一项有利因素,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阐述。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包括东莞地方史),请以“传承运河精神,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
  • 36. (2022八下·防城港期末) 家国情怀体现为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人物

    ——摘自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

    材料二:2021年,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摘自习近平2021年12月3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钱学森,早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后赴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他于1947年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他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

    1. (1) 材料一两位人物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英雄楷模,他们分别被誉为什么?

      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要实现的目标。列举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两项重大建设成就。
    3. (3) 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