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3-02-12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按要求填空
    1. (1) 加之以师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 (2)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十二章》)
    3. (3)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侵之愈急。(《六国论》)
    4. (4) 《阿房宫赋》中用“”两句描写了秦人不珍惜剽掠而来的珍宝,宝物贱用,极显秦之“奢侈”。
    5. (5) 《大学之道》讲“大学之道”,提出人人都要修养品性的句子是
    6. (6) 道家主张“无为”的思想,庄子通过《五石之瓠》阐述了“无用之用”,老子也通过“”两句论述“有无相生”表现“无”的价值。
  • 2.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A . 小明想进学校合唱社团,但朋友认为他的声音条件并不适合,建议他另作选择,小明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小李羡慕同学成绩优秀,但自己不肯努力。老师劝导他:“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 . 疫情期间,医科大学教授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树立远大志向。 D . 班会课上,班主任总结了班级情况,对一些人和事作了表扬或批评,最后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结束了班会。
  • 3.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山石竹木和水波烟云没有常形,也就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种事物都有一个“理”,这是事物应有之道。因此当画家文同被认为掌握了竹石枯木的“理”时,这意味着他能够在所有方面令人信服地呈现这些事物。最终,文同所得之“理”将他与竹子融贯为一,就创造出了优秀之作。

    (卜寿珊《心画》)

    ①在绘画形式中,“理”是一种让人信服的正确观念

    ②艺术家必须要感知它们的存在方式,知道是什么构成了山石竹木和水波烟云

    ③掌握这个理,艺术家的创作就能得心应手,并符合人们的期望

    ④它们的形态不是一种定势,会在不同时期产生变化。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②①③ D . ④③①②
二、阅读(65分)
  •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只是另一种神话么

    ①科学确实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不过还好科学家们忙着做实验,报纸杂志上写文章的主要还是人文学者。人文学者说,科学只是科学家们建构起来的,未必基于客观真实,而是通过自己的抽象概括甚至想象形成观念、认识,他们以这种 “建构主义”来批评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一些极端的人文学者甚至主张:科学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像另一个神话故事。

    ②这种局面惹恼了纽约州立大学的一个物理学家索卡尔,他写了《超越界限:走向超形式的解释学》这样一篇文章,文章中他介绍了不少现代科学结论,然后把这些科学结论驴唇不对马嘴地用来支持某些人文学者的主张。他把这篇长文寄给一家最权威的人文杂志——《社会文本》。不久,这篇文章登了出来,然而一个月后索卡尔在另外一个杂志上发了另一篇文章,说他在《社会文本》发表的是一篇“诈文”,里面引用的所谓科学成果在科学界是些人所共知的东西,而这些成果根本无法支持那些人文学者的结论,其中的推导完全是荒谬的,有科学常识和素养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好几个月里,建构主义人文学者目瞪口呆。他们中了索卡尔的套,怎么办呢?一些大牌人文教授只能反击说你索卡尔这样做是不对的,不严肃,缺德。

    ③在我看来,建构主义人文学者回应索卡尔时曲为辩解,不肯检讨自己这边出了什么毛病,是自己不严肃,是浪费了一次反思的机会,比如他们认为科学的价值和希腊神话、几内亚传说相似,仿佛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逃脱科学主义的罗网了。另外,人文学者反对科学,很多时候并不在意说服别人放弃科学的观点,他们的立场很大程度上是防御性的,他们的目标是保护人文生活的领地不落入科学的霸权而已。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这样迎战科学主义未免轻率,几乎可说放弃了思想者应有的智性责任,丝毫没有触及科学的本质,因此也根本算不上对科学主义的迎战。

    ④科学认知对我们的道德诉求和艺术理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我们无法因此拒绝科学。科学提供了从大爆炸开始一直到我们周围世界的一幅严整画面,这样一个画面是神话以及常识、传统哲学完全无法提供的。

    ⑤科学不仅提供对世界的系统的理性解释,而且它通过可测量可重复的数据、对事件的预言以及技术性生产,证明了它的真理性。甚至科学的破坏力量,很多也是通过科学才知道的,比如臭氧层出现空洞就是一例。

    ⑥总的说来,科学显然不是和神话并列的一种意识形态。按照我们今天一般对真理的理解,而不只是按照科学主义对真理的理解,科学是真理而神话不是真理。人文研究者据创世神话推算出世界是在公元前几千年创造出来的,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错的: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5亿年。

    ⑦两类学者对地球的准确年龄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不同看法已经不同于关于某个神话的真实性的争论:科学体系有办法修改自己,从而提供更正确的结论,而对于神话来说,不存在更正确的东西。

    ⑧若说科学是另外一种神话,那它和我们本来一般意义上的神话大不一样,不一样到了把它叫作神话对我们理解相关问题毫无益处且只会造成混乱。

    (有删改)

    1. (1) 第①段中的“建构”在文中指的是
    2. (2) 对第②段叙述的索卡尔事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以一个实例来显示人文学者对待科学的错误态度。 B . 这样的例子可以增加文章的有趣程度及可读性。 C . 证明人文学者在科学面前的无知和不堪一击。 D . 借以引出下文作者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的阐述。
    3. (3) 可以根据作者论述及观点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 科学不仅是科学主义者认为的真理也是人文学者认为的真理。 B . 人文学者只有了解科学本质才可能对科学主义作出有效反击。 C . 科学家应该多写一些文章来阐发科学的价值意义和适用范围。 D . 科学技术对世界造成的破坏可以是我们拒绝科学的理由之一。
    4. (4) 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科学显然不是和神话并列的一种意识形态”。
    5. (5) 根据文章内容,梳理论证思路。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回不去的渡口

    傅菲

    ①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我们总以为,树有多老,渡口也有多老。树是洋槐树,皲裂的树皮把我们带入时间深深的皱褶里。

    ②事实上,那是一个荒滩,一条砂石路直通下去,是石埠。石埠上,妇人在洗衣,淘洗豆子、白米。小孩在石埠下的河水里,摸螺蛳、捉虾,光着身子,嘻嘻哈哈地傻闹。一条竹筏,被一根绳子系在洋槐树下。老毛竹煻了火,黝黑,两头翘,六根毛竹用老藤扎起来,一头一尾,中间再扎两绑,便成了竹筏。河水并不深,大人卷起裤腿,可以淌水过河,小孩翘起屁股,手举衣服,也可以游到对岸,竹筏也仅仅是渡口的一个象征。河是饶北河。年少时,记得有一个艄公。竹筏上摆着几个矮板凳。艄公也是戴尖帽的斗笠,穿一件棕黑色蓑衣,光着脚板。他撑第一竹篙的时候,会“嘿呀吼”地吆喝一声,竹篙插入水底,竹筏慢慢滑动,竹篙斜起来,再拔出水面,插入水底。竹筏在水面嘶嘶嘶嘶地滑翔,青山在飞。在冬春之季,我们去对岸,都由艄公撑竹筏渡河。

    ③对岸是另一个村子。两个村子隔一条河。对岸有很多沙地,种西瓜,种花生,种荸荠。这是我们村没有的。我们村有柴火,有茶油,是对岸村子没有的。两岸因此有了很多的偷盗和争夺,发生械斗;也因此有了婚配姻缘,随便入哪家的门,开口便是亲戚。艄公把嫁妆送到对岸去,把送亲的人接过来。外出读书的人,被一只竹筏,送到小镇的车站,坐上去县城的客车。送别的母亲和姐姐,站在渡口,一直在挥手,不停地挥手,直到竹筏没入河湾的柳树林,像一片树叶,飘在水面,母亲哗啦啦的泪水流了下来。

    ④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密密麻麻地排在河岸。河滩宽阔,秋季开满了白蓼花,米白米白的,一大片。岸边是麻白麻黄的芦苇。芦苇从秋风里抽出摇曳的花束,空茫。——我的祖父,我的曾祖父,从这个渡口出发,挑一担箩筐,去浙江海边挑海盐。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也把夏布,蚕丝,带去浙江。木船,一个码头一个码头地停靠,夜一日一日地凉。

    ⑤这里确是晨读的好地方。石埠由一块石灰石大石板铺设。我们坐在石板上,听着湍湍而流的河水,背诵课文。苍老的洋槐,在暮春,散发一种黏稠的气味,一串串垂挂下来的洋槐花,一直垂到我们额头。被嘴唇磕碰出来的汉语,有了水的韵味和植物的气息。有一个练声的人,每天会来到这个渡口,把镜子悬在树上,对着口型,练声。我一直记不起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个艺考生,考了几年也没考上,后来去深圳,村里也几乎没有他的音讯。我外出生活之后,每次回家,我在父母身边坐几分钟,说说话,便会去渡口走走,站站。我说不清为什么。

    ⑥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故去的老人,到渡口买水。炮仗啪的一声,零星地炸开。哭丧的子女,跪在埠头上,哭得全身瘫痪。渡口,是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河流,或许是人世间最长的路。活着的时候,没走完,死了,接着走,渺渺茫茫地走,不分白日黑夜,风雨兼程,身上不需要长物,不需要口粮,不需要牵挂和被牵挂,一个人走,再长的路,再艰难的路,也不觉得孤独寂寞,也不凄冷忧欢。我们需要另一个世界来打开现世的世界,放下恩怨,放下爱恨,驱除内心的黑暗。没有死,我们无法理解生。没有死的永恒,我们无法理解生的短暂。死是对生的救赎。死是生的皈依。

    ⑦没有到过渡口的人,不足以谈论生离死别。我是这样以为的。

    ⑧公路开通之后,渡口迅速被人遗忘。石埠两边,长满了荒草。早年拴木船缆绳的石桩,黝黝的,全是苔藓。作为时间的标记,石桩多了一份轮回的沧桑。石桩上面,搭了一块长条形的石板,石板连通石埠侧边台阶。溽热的夏天,我们躺在石板午睡,歇凉。洋槐的树荫浓密地盖在赤裸小身子上。河水清幽的凉风,从水面卷上来,我很快进入梦乡。除了山中的岩洞,我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凉爽的地方。事实上,我们几乎不午睡,和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从石板上,一个纵身,跃入河中,青蛙一样游泳。清澈见底的河水里,一群群游鱼梭子一样,来来回回。我们常常玩得忘乎所以,不记得上课。

    ⑨现在的渡口,完全荒落了。石柱和石板,被人连夜偷走,卖给浙江人。和对岸村子相连接的,是一座石桥。石桥也无人走,因为下游几百米的河面上,有了一座公路桥。一个完全无人踏足的荒滩。蒿草和白蓼,再一次占领。洋槐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郁郁葱葱,即使冬天落尽了叶子,也苍劲,宛如深远岁月的写意。我几次带我小孩去渡口,看看那种荒凉。我小孩看了一次,再也不去,说,没什么好看的,都是草,还有很多垃圾。

    ⑩这是一个时间的渡口,每一个人,都是它的客人。人,只是渡口的不系之舟,终有一天,会离开渡口,在河面上飘,直至不知所终。当我想起这些,我对生命,保持敬畏的沉默。(有删节)

    1. (1) 文中多次提到“老洋槐树”有何作用?
    2. (2) 以第4段为例,赏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3. (3)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二段对年少时渡口旁人们活动的描述可谓细致入微,可见渡口的热闹场景也曾给作者留下心中难以抹掉的美好回忆。 B . 渡口是河两岸相互联系的生活的见证,是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也是作者年少晨读的好去处。 C . “人,只是渡口的不系之舟,终有一天,会离开渡口”,既饱含作者的坎坷经历,又有其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D . 本文通过对特定时期的渡口刻画展现了故乡饶北河渡口的风景画,展示了故乡人们的风情、风俗,体现作者的思乡之情。
    4. (4) 全文围绕“渡口”进行构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渡口”的含义。
  • 6.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 (1) 下列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词的一项是(     )
      A . 《宋代长调选》 B . 《浪漫主义诗歌选》 C . 《唐宋辞赋精编》 D . 《宋人长短句菁华》
    2. (2) 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碧云天,黄叶地”两句写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色彩暗淡。 B . 上片结尾三句,将眼前所见的景物连缀在一起,层次分明。 C . “黯乡魂,追旅思”写思乡情感和羁旅愁绪, 重叠相续。 D . 下片结尾两句,欲借酒消愁却都化作相思之泪,更添苦情。
    3. (3) 本词《苏幕遮》的题目,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怀旧》,另一个版本是《秋词》,你认同哪一种?为什么?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赵瞻,字大观,其先亳州永城人。父刚,太子宾客,徙凤翔之盩厔。瞻举进士第,调孟州司户参军,移万泉令。捐圭田修学宫,士自远而至。又以秘书丞永昌县,筑六堰灌田,岁省科敛数十万,水讼咸息,民以比召、杜

    ②英宗治平初,自都官员外郎除侍御史。诏遣内侍王昭明等四人为陕西诸路钤辖,招抚诸部。瞻以唐用宦者为宣慰使后世以为至戒宜追还内侍责成守臣 , 章三上,言甚激切。会文彦博、孙沔经略西夏,别遣冯京安抚诸路,瞻又请罢京使,专委宿将。夏人入侵王官,庆帅孙长卿不能御,加长卿集贤院学士,瞻言长卿当黜不宜赏,赏罚倒置。京东盗贼数起,瞻请易置曹、濮守臣之不才者,未报。乃求退,力言追还昭明等,英宗改容,纳其言。

    ③初,元丰中,河决小吴,北注界河,东入于海。神宗诏,东流故道淤高,理不可回,其勿复塞。乃开大吴以护北都。至是,都水王令图请还河故道,下执政议。瞻曰:“自河决已八年,未有定论。今遽兴大役,役夫三十万,用木二千万,臣窃忧焉。朝廷方遣使相视,若以东流未便,宜亟从之;若以为可回,宜为数岁之计,以缓民力。”议者又谓河入界河而北,则失中国之险,昔澶渊之役,非河为限,则北兵不止。瞻曰:“王者恃德不恃险,不闻以河外国。澶渊之役,盖庙社之灵,章圣之德,将相之智勇,故敌帅授首,岂独河之力哉?”后使者以东流非便,水官复请塞北流,瞻固争之,卒诏罢役,如瞻所议。

    ④洮、河诸族以青唐首领弱可制,欲倚中国兵威以废之,边臣亟请兴师。瞻曰:“不可。御外国以大信为本,且既爵命之,彼虽失众心,无犯王略之罪,何辞而伐之?若其不 , 则兵端自此复起矣。”乃止。

    ⑤五年,卒,年七十二。太皇太后语辅臣曰:“惜哉,忠厚君子也。”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懿简。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节)

    [注]①盩厔(zhōuzhì):县名,在今陕西省,现在写作“周至”。②圭田:古代卿﹑大夫士供祭祀用的田地。③召、杜:召康公,文王庶子;杜伯,杜国君主。二人均为西周上大夫。召杜二公,布宣教化,断狱除讼,深得民心,辅佐周王室,屡施善政。④都水:《汉书·百官公卿表》王先谦补注:“都,总也,谓总治水之工,故曰都水。”

    1.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又以秘书丞永昌县

      不闻以河外国

    2. (2) 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洮、河诸族以青唐首领弱可制(      )

      A.浸染    B.渗透      C.渐渐     D.假如

      ②若其不 , 则兵端自此复起矣(      )

      A . 克制 B . 能够 C . 期限 D . 战胜
    3. (3) 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瞻 以 唐 用 宦 者 为 宣 慰 使 后 世 以 为 至 戒 宜 追 还 内 侍 责 成 守 臣

    4. (4) 把第④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御外国以大信为本,且既爵命之,彼虽失众心,无犯王略之罪,何辞而伐之?

    5. (5) 第③段中都水王令图请求恢复黄河故道,赵瞻对此予以否定。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赵瞻是如何说理的。
    6. (6) 第⑤段提到太皇太后评价赵瞻是“忠厚君子”。请结合第①②段赵瞻的相关事迹,分析太皇太后心中“忠厚君子”的具体表现。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原臣

    (清)黄宗羲

    ①有人焉,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以事其君,可谓之臣乎? 曰:否!杀其身以事其君,可谓之臣乎?曰:否。夫视于无形 ,听于无声,资于事父也;杀其身者,无私之极则也。而犹不足以当之,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②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不然,而以君之一身一姓起见,君有无形无声之嗜欲,吾从而视之听之,此宦官宫妾之心也;君为己死而为己亡,吾从而死之亡之,此其私昵者之事也。是乃臣不臣之辨也。

    ③世之为臣者昧于此义,以谓臣为君而设者也。君分吾以天下而后治之,君授吾以人民而后牧之,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晋、宋、齐、梁之兴亡,无与于治乱者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未尝不背也。

    ④或曰:臣不与子并称乎?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矣。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选自《明夷待访录》,有删减)

    1. (1)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本文第①段和第②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治理天下不能仅依靠一个人,需要臣子和国君分工。 B . 为人臣并非为一家一姓,出仕为官是为了天下万民。 C . 即使能为国君做到舍弃生命者,也不算真正的臣子。 D . 即使能对国君做到心领神会者,也不算真正的臣子。
    3. (3) 请分析本文第③段举“桀纣”、“秦政、蒙古”以及“晋宋齐梁”兴亡为例的作用。
    4. (4) “臣”的原意是“奴仆”,但是清代雍正皇帝在批阅奏章时,将一个大臣折子上的“奴才”二字用朱笔改为“臣”,旁边批语是“称臣得体”。上文也通过辨析“臣”与“子”、“仆妾”的区别来推究为人臣之道的本源,请联系上文具体内容,推断作者这样做的用意。
三、作文(70分)
  • 9.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人说坚持做同一件事,坚持10年就能够成功,坚持20年就能够创造出奇迹。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人同一件事情做了一辈子,依旧平凡无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