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02-09 浏览次数:22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50分)
  • 1.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1949年1月,毛泽东指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该指示(    )
    A . 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B . 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全面实施 C . 关闭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大门 D . 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 2.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西周封建过程中,哪一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A . 分封制 B . 君主专制 C . 行省制 D . 郡县制
  • 3.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老子劝告统治阶级不要以“智”治国,而要“以无事取天下”,听任社会处于混沌自然的状态,以达到“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的“治”的境界。老子的这一主张(    )
    A . 符合没落贵族阶层的意愿 B .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C . 对当时社会起到建设性作用 D . 与同时期的墨子的思想一致
  • 4.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 .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5.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礼群生,告太平于天下,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古代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
    A . 炫耀文治武功 B . 报答天地之恩 C . 宣扬君权神授 D . 祭祀天地神袛
  • 6.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钱穆在《国史大纲》里说“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为此他采取了(    )
    A . 迁都洛阳 B . 和汉族和亲 C . 归顺中原王朝 D . 接受册封
  • 7.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唐朝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这反映出唐朝这一政策(    )
    A . 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 B . 有利于民族的交融 C .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 . 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
  • 8.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唐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刑家 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科举 选官的范围较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据此可知(   )
    A . 科举制不能选拔有用的人才 B . 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C . 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积极作用 D . 科举制有益于加强中央集权
  • 9.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熙宁七年(1074年),宋神宗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这一改革(   ) 
    A . 消除了边境威胁 B . 有利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C .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 加强了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 10.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辽国民族众多,契丹族和国内的奚人、畏兀人过着游牧的生活:而处于辽东地区的渤海人、汉人以及后来获取的燕云十六州地区的居民都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为了适应不同民族的不同需要,辽国实践出一种成熟的"一国两制”的办法进行治理。这种制度是( )
    A . 猛安谋克制度 B . 金瓶掣签制度 C . 均田制度 D . 南北面官制度
  • 11.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与前代相比,宋朝社会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以下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门第观念淡化 B .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 . 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放松 D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12.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王祯《造活字印书法》载:“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反映了(    )
    A . 唐朝雕刻印刷术已经普及 B . 政府已采用活字印刷技术 C . 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 . 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 13.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一度深受明神宗信任,达到权倾朝野的程度。在张居正病逝后,皇帝赐予了最高礼仪的葬礼,但两年后却突然查抄张居正的全部家产并流放其家属,至明熹宗又恢复其名誉。明朝皇帝对张居正态度的前后变化,表明(    )
    A . 相权膨胀对皇权形成威胁 B . 官僚体制存在制度性缺陷 C . 君臣共治的理念开始瓦解 D . 官员的监察体制日趋完备
  • 14.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民情、水旱等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
    A . 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 . 增强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C . 能有效监察地方官员 D . 说明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 15.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在新疆、云南、贵州等地,盛产铜、锡、银、铅等矿,从康熙中叶到乾隆中叶,上述地区的矿业得到较大发展,商品经济也日益活跃。”这(    )
    A . 与清朝政府的边疆开发密切相关 B . 是清朝边疆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 C . 反映了清朝边疆防御日渐松弛 D . 体现了清朝边疆政策趋于完备
  • 16.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下表为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据此可知,这些著作(    )
    著作 作者 著作内容
    《海国图志》 魏源 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康輶纪行》 姚莹 介绍英法历史,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备
    《瀛寰志略》 徐继畲 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A . 开始引导国人关注世界形势 B . 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C . 引发了道光皇帝的强烈关注 D .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17.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中日此前近五十余年间的所有条约一概被废除。中国被迫按照日方要求,在此前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与日本陆续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关条约》(    )
    A . 标志着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B .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C . 是平等国家间关系的建构开启 D . 是日本进行对华侵略的新起点
  • 18.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由救国而误国是一种悲剧。”,材料所说运动(    )
    A . 催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B . 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 . 促进了国人思想空前性的解放 D . 粉碎了列强们瓜分中国的迷梦
  • 19.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的景象,1913年全国报社就达五百家,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平均10人就有一份报纸。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这一现象的出现(    )
    A . 奠定了近现代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B . 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 . 推动了清末民初社会风俗习惯的根本变革 D . 有利于国民的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形成(    )
  • 20.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1919年,我国知识界兴起了整理国故运动,认为国故(我国固有的文化)中有“国粹”,也有“国渣”,要“博采参考比较的资料”,把这两者分清楚;治史的目的是“明变、求因与批判这一运动(    )
    A . 声讨了袁世凯复辟帝制 B . 弘扬了传统的史学价值 C . 带有绝对化的思想倾向 D . 适应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 21. (2024高一下·泸县期末) 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要派党员到工会去工作。”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   )
    A . 注意建立与工人阶级的密切联系 B . 确定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C . 重视发动工人参加国民革命运动 D . 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 22. 毛泽东指出:中国人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遵义会议以前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如何将共产国际实际上也就是苏联共产党的指示贯彻实施的历史。这说明遵义会议(    )
    A . 彻底的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 . 使中国革命完全摆脱苏联的影响 C .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成熟 D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23.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24.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抗战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与日伪展开了货币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各根据地建立银行、发行抗币,最终驱逐了伪币,排斥了法币,确立了抗币在根据地中的本位币地位,稳定了根据地的市场。据此可知,抗币的发行(    )
    A . 推动了正面战场抗战的胜利 B . 缓解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压力 C . 改变了敌我双方的经济力量 D . 增强了民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认同
  • 25.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主题是(    )
    A . 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 . 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C . 民主革命道路问题 D . 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二、非选择题(50分)
  • 26.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是一种先秦时代没有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乡、亭、里。这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其起因当然与战国时代的列国纷争有关。为了避免再度出现那种状况,秦始皇断然决定废止封建——封邦建国的制度,用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封建制度,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因为这种帝国体制直延续了两千年。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每个行省内,各个种族,包括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及南人交参任用,蒙古人和色目人地位高,以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之势……行省权力虽然很大,但对属下官吏的管理只是辅助性的,尤其是任命和迁调大权,都掌握在吏部、中书省和枢密院手中。即便是云南、两广、福建等偏远地区,元廷也会每隔三年派官员,会同行省就地迁调官员……从元代开始,行政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及经济区域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统治格局。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集权体制”在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上的体现。概述秦朝中央对地方官吏管理的举措。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 27.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擅长骑射的勾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治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発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汉族人民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材料二: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可成,使其整体的汉化。”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孝文帝“整体的汉化”政策。
  • 28. (2022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材料二: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展开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建成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的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偏重沿海沿江地区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编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三: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三次错失重大机遇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特点和积极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务实主义探索”的突出表现。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