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汉王朝成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汉初郡国并行,此后在郡国之上设刺史部,监察地方,再后演变成行政区划 州。汉朝对边疆地区大约有三种辖治方式:一是设 郡县直接管理;二是设属国间接管理后改为郡县者;三是设都护、中郎将、校尉等对西域各部、匈奴和羌、乌桓、鲜卑各部进行管理。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北宋榷场贸易货物在“澶渊之盟”前,从宋输出的有香药、犀角、象牙及茶“澶渊之盟”后“凡官鬻物如旧,而增缗帛、漆器、粳糯”等……大量茶叶的北运,极大地满足了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铜、锡输入辽以后,大大促进了草原地区的广泛开发,加速了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陈宏茂《试论宋辽间的榷场贸易》
材料三: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在西南各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指由当地民 族首领世袭担任的宣慰司、知府、知州等职务。虽然土司承袭在形式上必须经过中央批准, 并承担缴纳赋税、出兵助战等义务,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割据性。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 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 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 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一:由于元朝疆域辽阔,远超前代,国事繁多,而三省制的症结在于决策程序繁多,各部门互 相推诿,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因而不利于统治。元世祖忽必烈深受启发,决定袭金旧制。而 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也有了创新。
——摘编自魏国栋等《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历时演进》
材料二:元代蒙古、色目文化给江南文化注入了新的质素,使江南文化的范畴得到扩展,内涵更 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江南又为人才渊薮、文化昌盛之地,人口众多,寓居的蒙古、色目人 杂居于此,和汉人进行全方位的接触,必然接受江南文化风尚的影响。
——摘编自潘清《元代江南社会、文化及民族习俗的流变一以蒙古、色目人的移民对江南 社会的影响为中心》
材料一: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崭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这是共产党人自1927年9月开始公开打出苏维埃革命旗号后始终追求的一个革命目标。1931 年 11月7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旗帜终于在江西瑞金的上空升起来。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仅仅存在了3年。在之后的日子里,中共中央和红军也还坚持着苏维埃革命的旗号,而作为一个国家形态的政治符号,它事实上已经随着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而开始长征,以及很快到来的政策变动,归于消亡了。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材料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如笼统地称为中国抗战,应是十四年,包括1931 年9月至1937年7月的局部抗战和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全国抗战两个大的阶较。人们习惯所称的“八年抗战”,实际上是指全国抗战,即抗日战争时期。
——摘编自岳思平《抗日战争究竟是8年还是14 年?》
材料一 :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做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及破除封建落后的小农经济的问题,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农业已经被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所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明确指出,合作社是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
——摘编自张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思想,即在我国重工业仍有待发 展的情况下,应先实现农业上的合作化,然后才能将大机器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 “合作化完成了,这就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同个体经济之间的大矛盾”。集体化道路打碎了过去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将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等显然不能通过对外掠夺进行血腥暴力的原始积累,只能从农业发展上下功夫,使农业的发展服务于工业。
——摘编自梁晨展《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辨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乡差别大、农民贫困.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加速发展,城乡差别、农民贫困呈现出扩大趋势,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对解决农村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维护农村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是单纯为了合作化成立合作社的组织行为,而是要运用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使农民过上生活富足的幸福生活。
——摘编自杨雅静《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对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