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九年级化学2022年寒假复习6

更新时间:2023-01-13 浏览次数:24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九上·山亭月考) 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
    A . 研制新型的半导体材料 B . “天宫二号”轨道的设定 C . 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D . 合成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型药物
  • 2. (2022九上·玉溪期中)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 B . 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减小 C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 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 3. (2022九上·太和期中)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 . 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C . 分子一定是由原子构成的 D .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没有带电粒子
  • 4. (2023九上·代县期末) “南水北调”已成为我国许多北方地区自来水供水新的生命线,“南水”净化过程中能除去色素和异味的操作是(   )
    A . 吸附 B . 沉淀 C . 消毒 D . 过滤
  • 5. (2022九上·吉安月考)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元素观: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B . 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C . 变化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D . 守恒观:24g镁和3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56g氧化镁
  • 6. (2024九上·滕州期末) 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在实验室里可以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据此判断,在下列装置中,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都可以选用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3九下·巴州开学考)  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加油站、加气站内要禁止使用手机扫码支付 B . 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 C . 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D . 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二、填空题
三、科普阅读题
  • 15. (2022九上·太原期中)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立冬

    “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年的立冬日是11月7日。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

    立冬后,气候由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过渡。华北很多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冷空气不断发力,也让北方地区陆续迎来供暖季,目前北方多数地区仍采用燃煤(主要成分是碳)供暖。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外形酷似耳朵,古人认为吃了它,耳朵在冬天就不会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中医学理论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节应注意少食生冷,多食温润厚重的食品;宜多喝温水,少食咸(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多吃苦味的食物。

    1. (1) “中国二十四节气”除短文中提到的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请举出一例。
    2. (2) 华北很多地区的初雪常在哪个节气降临?雪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什么?
    3. (3) 请写出北方多数地区供暖时,燃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引起咸味的物质的化学式是什么?它的构成微粒是什么?
    5. (5) 请举出秋冬季节应多食用的一种食物。
四、简答题
五、综合题
  • 17. (2023九上·交城期末) 2022年6月,我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展了相关工作。请完成11-14小题。
    1. (1) 航天员呼吸需要氧气,电解水就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一种方法。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2) 航天员出舱需携带高压氧气罐,并将氧气罐集成到“飞天”舱外航天 服上。氧气压缩储存在氧气罐中发生的变化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其微观实质是
    3. (3) 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氧烛)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备用系统。氧烛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钠(NaClO3),氧烛通过撞击发生反应放出氧气,主要反应的原理是2NaClO3=2X+3O2↑,X的化学式是,该物质是由构成的(用化学符号表示)。
    4. (4) 空间站内多余的二氧化碳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来,“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操作。用特种活性炭除去空间站中的微量有害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性质是。还可用超氧化钾除去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KO2+4CO2+2H2O=4KHCO3+3O2 , 该反应的优点是
六、推断题
  • 18. (2022九上·莘县期中) A~E是五种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物质,C能助燃,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E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E的化学式为(写出一种即可)。
    2. (2) B转化为D的过程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3. (3) 写出B→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七、实验探究题
  • 19. (2022九上·鄱阳月考) 化学课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并进行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 (1) 以下是同学们针对此次实验撰写的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将锥形瓶稍微倾斜,使试管内的液体流出,与固体接触并发生反应

      装置及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前

      m1

      m3

      实验后

      m2

      m4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且蓝色溶液变为色;m1(选填“>”、“<”或“=”)m2

      锥形瓶内产生;m3(选填“>”“<”或“=”)m4

      实验结论

      实验(填序号)能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 (2) [交流讨论]

      实验Ⅰ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有同学提出将实验Ⅱ的装置改为如图所示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假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并测得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及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分别为m5和m6 , 且m6的值比m5略小,则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八、计算题
  • 20. (2022九上·薛城期中) 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可通过高梁、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适量加入汽油中生产出乙醇汽油,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1. (1) 乙醇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2. (2) 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3. (3) g乙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24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