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北碚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2-28 浏览次数:7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8. (2023八上·北碚期末)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是用来测量玩具小车的运动速度。从A处开始计时,图中圆圈里显示的是玩具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秒表显示的时间,格式为“分:秒:百分秒”则: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玩具小车通过AB段的速度为m/s。玩具小车通过BC段的速度为m/s,玩具小车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 (3) 为了方便计时,实验时应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 29. (2023八上·北碚期末) 小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 (1) 放一刻度尺在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刻度尺与玻璃板应;取两支(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A蜡烛;
    2. (2) 移动B蜡烛,直到观察到A蜡烛的像与B蜡烛重合为止,从而确定像的
    3. (3) 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上述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 . 寻找普遍规律
    4. (4) 实验时透过玻璃板看到的“点燃的蜡烛B”是经玻璃板(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虚像;
    5. (5) 小李继续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将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①此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的实像,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选填“大”或“小”);

      ②当小李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的近视眼镜,发现像变模糊啦。他进行深入探究发现:若仍要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 30. (2023八上·北碚期末) 小睿和小聪相互协作,在实验室测量物体的密度。

    1. (1) 小睿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并调节,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 (2) 接下来小睿测量酒精的密度,进行下列操作,科学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21g;

      B .将酒精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酒精的体积记为V;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记为m2

    3. (3) 在上述步骤C中,天平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g;在上述步骤B中,量筒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体积为mL。酒精的密度kg/m3 , 测得的酒精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的主要原因是
    4. (4) 完成以上实验后,小聪进行了鹅卵石的密度测量,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酒精将鹅卵石浸没,在液面到达处作上标记,用天平测得总质量为m1

      ②将鹅卵石从酒精中取出,用天平测得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不考虑酒精渗透入鹅卵石以及鹅卵石沾有酒精);

      ③再向烧杯注入酒精至标记处,用天平测得此时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3

      ④由实验可推理得出:鹅卵石的密度ρ=(由“m1”、“m2”、“m3”“ρ”组成的表达式)。

  • 31. (2023八上·北碚期末) 如图所示,是小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 (1) 小刚将木块置于水平面上(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第二次、第三次小刚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他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 (2) 小刚发现要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很难,与同组同学讨论后,改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把弹簧秤水平固定在挡板上进行实验,水平向左拉动下面的平板小车,木块受到摩擦力(选填“静”或“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在木块上放不同的钩码数,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分析数据、推理可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小刚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在木块下表面贴上摩擦很大的橡胶,当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平板小车,为了使用现有实验器材顺利完成此实验探究,小刚可采取的办法是
五、计算题
  • 32. (2023八上·北碚期末) 2020年12月17日凌晨,跨越38万千米的地月距离,在闯过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后,历经重重考验的嫦娥五号器携带2000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人们将永远铭记,2020年底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问:
    1. (1) “嫦娥五号”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后质量为多少kg?为什么?
    2. (2) 该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后重力多大?
  • 33. (2023八上·北碚期末) 小宇驾车从家到某商场去购物,导航给出了“最短时间”、“最短距离”、“备选三”三个路线方案。三种方案的数据如表所示。

    方案

    最短时间

    最短距离

    备选三

    路程

    8.4km

    5.5km

    6.3km

    预估用时

    10min

    15min

    13min

    1. (1) 他选择了“最短时间”方案,到达目的地所用时间与导航上的预估用时一致,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2. (2) 他若以30km/h的平均速度,按“最短距离”方案的路径行驶,则需要多少时间到达目的地?比最短时间慢了多少?
  • 34. (2023八上·北碚期末)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100g、高8cm、底面积为50cm2的薄壁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5cm深的某种液体质量为200g。将一个金属实心圆柱体慢慢放入容器与底部接触,溢出部分液体,圆柱体有一半露出液面,此时,容器及其内的液体和圆柱体总质量为1570g。慢慢取出圆柱体后的容器及其内的液体总质量为220g,忽略取出圆柱体时带出的液体。求:

    1. (1) 液体的密度;
    2. (2) 溢出液体的体积;
    3. (3) 金属块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