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19 浏览次数:7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21. (2023九上·晋中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近些年,山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锦绣山西”正在一步步走来。根据图文信息,解答21~24题。

    1. (1) 治山:山西坚持造林绿化与生态修复并举,环境治理与矿产资源整合同步。山西矿产中的主要化石原料是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为了综合利用煤,可以将煤气化,即在高温下将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治水: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鉴别汾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通常加入。汾河水经一系列处理后才能引入千家万户,在这一过程中常使用来去除水中的异味。饮用水如果是硬水,长期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 (3) 治气:燃油汽车尾气排放会造成多种环境问题,如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治城:优化城市规划,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近几年太原正在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某些老旧小区内安装了电梯。电梯的制作过程中使用了生铁和钢,它们均属于材料。为了防止电梯生锈,经常在其表面喷漆或电镀,其防锈原理是。有时由于电路故障就会停电,在停电期间,通常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使电梯正常运行,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用→表示转化)。
三、综合题
  • 22. (2023九上·晋中期末)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蓄电池等。下图是某工厂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已知:吸收塔中SO3与H2SO4反应生成H2S2O7

    1. (1) 反应器中,将液态硫喷入的目的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条件略)。
    2. (2)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反应器和反应室1中通入的氧气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的。分离液态空气时,通过控制温度先分离出N2 , 说明N2的沸点(填“高于”“低于”或“等于”)O2的沸点。
    3. (3) 流程中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用化学式表示)。
    4. (4) 硫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SO2 , 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最大的危害是形成。为了减少这种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
  • 23. (2023九上·晋中期末) 阅读下面短文。

    新能源页岩气,正在冲击传统能源体系。据报道,我国页岩气储量排名世界第一,合理开采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页岩气是藏身于地下3000多米的页岩层裂缝中的天然气,在此高压环境中,还有部分溶解于裂缝中存在的少量石油里。目前,开采页岩气时从地表钻并到页岩层,向地下压入大量水和沙,使页岩气所在的地层产生缝隙,因压强降低,页岩气将从其藏匯处逸出。这些水和沙将被抽回地面,形成返排液。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页岩气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什么?写出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溶解在石油中的页岩气逸出的原因是什么?
    3. (3) 返排液是油、水溶液和沙组成的混合物。从返排液中分离出沙的实验操作名称是什么?下表是某返排液中水溶液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含量最高的金属离子是什么?

      离子

      K+

      Ca2+

      Mg2+

      Cl-

      含量/(mg/L)

      310

      491

      129

      470

      26.1

    4. (4) 结合上文分析:开采时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写一点,下同)?你的解决建议是什么?
  • 24. (2023九上·晋中期末) 在学习金属时,同学们了解到镁能与铝、锌等组成很有工业价值的实用合金,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国防军工、光学仪器、家用电器等领域有广泛用途,于是项目小组的同学对镁开展了探究活动。
    1. (1) 任务一:认识镁

      用砂纸打磨镁条并观察,可知金属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2位。如图是镁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粒子表示的是(填化学符号)。

    2. (2) 任务二:分析镁在空气中的变化

      同学们将打磨过的光亮镁条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颜色逐渐变暗。查阅资料后了解到,常温下,镁在空气中会发生氧化,化学方程式为

    3. (3) 任务三:探究镁、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为了探究镁、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有少量气泡产生,铁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对比实验①②,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Mg>Fe;根据实验③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

      铁片上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4. (4) 【反思与评价】

      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小红认为通过实验①②,不能比较Mg和Fe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原因是
    6. (6) 如果只用三种实验药品来验证镁、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选择
    7. (7) 小明提出,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 25. (2023九上·晋中期末)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最常见的溶剂,D是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可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 (1) A的化学式为,D物质的用途是
    2. (2) B-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是
四、计算题
  • 26. (2023九上·晋中期末) 在化学实验课上,小晋同学在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的点拨,他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

    小晋同学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加28热至混合物的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1. (1) 观点分享: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
    2. (2) 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写出解题过程。
五、实验题
  • 27. (2023九上·晋中期末)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对燃烧条件进行了验证。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60℃,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和白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实验方案】

    1. (1) 实验原理: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步骤: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处白磷,②处红磷,③处白磷不燃烧。

    3. (3) 实验结论:对比①③,说明燃烧需要。对比①②,说明燃烧需要
    4. (4) 【问题与交流】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