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20 浏览次数:4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1.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这一争论冲上了微博热搜。当现实课本和古籍上都记录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时,许多认定其是“斯人”的网友除了匪夷所思、大为震惊外,或许还有“穿越”回中学翻翻语文书并亲自确认一遍的冲动。

    经考证,不同版本的教材竟然也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差异。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部回应称,自该出版社1961年首次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以来,一直采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文本;而冀教版教材却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斯人”与“是人”两种说法并存于历经严格编辑和审定的教材中,是客观事实。

    那么,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中华文化浸明浸昌,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篇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明代著作《唐诗品汇》中却作“黄砂直上白云间”;更为人所熟知的《静夜思》《悯农》也存在差别较大的“非主流”版本。在我国文化中类似的“斯人”与“是人”之争,实际上屡见不鲜。

    问题的核心或许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须知,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语言文字每天都在流变与发展当中,生机勃发。两千三百年前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实质上并未统一,无论“是人”或“斯人”,其实都是经历了中华语言大变革洗礼和改造之后,被“抛光打磨”的产物。试图在文化演变当中寻找绝对正确的“唯一真理”,无异于刻舟求剑。

    从另一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上有不少语言沦为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死语”,才真正陷入了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或改变可能的悲哀境界。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后仍然被人们广泛引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这是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机和活力的佐证。因此,“斯人”还是“是人”的“正统”争论之声,恰恰是中华文化的强健心跳。

    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是人类交流使用的符号中介,其本质在于运用,而不仅是背诵。李海峰教授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以适应新的语言发音习惯。“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很可能因此获得了大众青睐,造成了异于主流教材版本的“集体错觉”。这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并非简单的谬误。

    回归问题的本质,“斯人”与“是人”之争,并非大众记忆的“错漏”,而是富有活力的中华语言在近现代社会正常变迁的结果,是语言文明流变的一次“被目击”。传统文化不是已然作古的“死文化”,而是现代中华文化的根本和“来路”,它与中国人今日的生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自然也会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日新月异。

    因此,我们不能抱着“唯一真理观”,死守三坟五典中“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说辞故步自封。

    《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在严谨考证、完好保留、坚持扬弃的精神指导下,悦纳文化生长中产生的分歧和枝丫,鼓励理性争论,保养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创新的土壤和空间。

    (选自《“是人”“斯人”之争》)

    材料二:

    既然“斯”与“是”的意思区别不大,是否还有必要较真呢?当然有必要。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古文学习经常是“锱铢必较”,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这也是今天网友能够展开论辩的基础。对“斯”与“是”的较真,未尝不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捍卫经典原貌的本能,是对“是”的探索,是对“真”的重视。有网友为了找出“斯人”,大量翻找古籍刻本、教材教辅,甚至连汉语语料库都查了一遍。有疑惑就找证据,有问题就找答案,这种 “较真”的意义,其实已经超越对“斯”“是”二字的区分。历来诗人学者都注重推敲文字,汉语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用法、丰富的含义,一字之差常常谬以千里,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

    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传播中,以讹传讹的情况十分多见。比如最近某影视剧中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大为流行,但原句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还有不少网友对多音异形的字望文生义,张口乱读、随手乱改、误用错用,伤害了字词原本的意蕴,亵渎了汉字文化。汉字有其严肃性,咬文嚼字既要凭考据说话,还要辨其含义。字斟句酌中不仅辨了字形,也能够让人重新审视古文之美。

    一场“斯”“是”之辩,恰是求“是”之辩。带着思考读文章,带着质疑看问题,论辩之中,自有真意。

    (选自《“是人”“斯人”之辩,体现求“是”态度》)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斯人”和“是人”的选用问题上存在差异,人教版自1961 年以来一直采用“是人”,而冀教版教材却是“斯人”。 B . 中华文化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 C . “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为此获得了大众青睐,所以教材中用“斯人”来表意更好。 D . 人类历史上的语言如果沦为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死语”,那么就会陷入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或改变可能的悲哀境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提到“两千三百年前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实质上并未统一”,是为了证明无论用“是人”还是“斯人”都是正确的这一观点。 B .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有古韵,因此造成了集体错觉。 C . 因为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古文学习经常是“锱铢必较”,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所以“斯”与“是”的较真就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 D . 现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尤为重要,要带着思考读文章,带着质疑看问题。字斟句酌不仅能辨字形,还能让人重新审视古文之美。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其余不同的一项是(   )
      A . 李白《将进酒》中写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有些版本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材”。 B . 祝枝山写的“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也可断为“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C . 秦观《春日》一诗中的名句“无力蔷薇卧晓枝”,有些版本写的是“无力蔷薇卧晚枝”。 D . 苏轼《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些版本写成“乱石崩云,惊涛裂岸”。
    4. (4) 上述材料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5)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斯”与“是”之争的原因。
  • 2.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白 鹰

    蒋冬梅

    ①他想起四十年前的那只白鹰了。那时村庄里的男人,人人胳膊上架着一只鹰,可哪只也比不上他的白鹰俊,他逢人就说:“看,一只海东青!”

    ②他们的先祖从前住在黑龙江两岸,男人们很多都是“老鹰达”。每到冬天,他们千里迢迢到北海去捕鹰,登上峰顶的峭壁,直捣鹰巢,掳走幼鹰。大鹰和他们在险峻的山尖上争战,巨大的鹰翅掠起疾风,铺天盖地袭来。有的捕鹰人难以招架,从崖上摔下,挂在半山腰的巨石上,任凭风把他们的尸骨吹干冻透,像一幅岩画贴在崖壁上。

    ③鹰来的那天,他摘下蒙在鹰头上的皮鹰嘴子,亮光刺激了鹰眼,鹰暴怒地抖动毛羽,眼中射出一道利剑,凌厉之气直向他杀来。那鹰一身青白带黑的毛,像一只勾了墨的白瓷瓶。“得好好熬一熬它,人还能赢不了一只鹰?”他对父亲发着誓愿。父亲驯了一辈子鹰,却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儿!”

    ④他不懂这话的意思,只知道驯鹰都得按老办法来。他把自己和鹰关进一间小屋,小屋框起的方寸之地,遮挡了白鹰往日的天空。白鹰被一段铁链拴在木杆上,边上摆着羊肉和清水。他试探着挑起一块肉凑近鹰嘴,拿出老驯鹰人的架势,像念咒语般呼唤着:“这这、这这。”可白鹰像一个被困的王者,头连动都不动一下,目光凛冽不可侵犯。他有些心急,又探,再探,动作多少带些赌气的成分。白鹰暴怒地飞腾起来,一双带钩的铁爪狠狠抓向他,可刚一凑近他,又被铁链狠狠地拽了回去,一些毛羽在空中翻飞。他捡起那些毛羽,捧在手心里,像捧着从佛像上掉下的金漆,心疼极了。

    ⑤看来,驯鹰不能心急,硬熬不如巧熬。他把白鹰带到屋外让它透透气。天色渐暗,白鹰眼中射出的光折断在黑暗之中,他假装不再理会鹰,升了篝火烤起来。天上一轮月,地上一 , 映出白鹰扑棱起的巨大翅膀,夜色把它们勾勒成一对出鞘的长刀。

    ⑥熬鹰也是熬人,人和鹰两军对峙,都已精疲力竭。当他把鹰带回小屋时,他困得张不开眼皮,白鹰也趁机眯起了眼。人还能赢不了一只鹰?他跑到外屋,浸了一脑袋凉水,转头钻进屋,声嘶力竭地吼了一曲祖辈传下来的熬鹰调:“你是哪山生来哪山长?哪座高山去捕食?哪个大洼来背风?今天上山把你请,把你请啊把你请,来我家中敬一敬,你不喝来我不吃,你不睡来我不歇。”

    ⑦轻易屈服的绝不是一只好鹰。他粗野的嗓音像一只小棒槌敲打鹰的耳膜,鹰暴怒起来,冷不防报复性地给了他一爪。他也不擦手上的血,还是不停地唱,声音里满是真诚,直到嗓子哑得完全发不出一丝声音。

    ⑧第三天天亮的时候,他饿得眼冒金星,手上鲜血淋淋,鹰也铩了羽,低着头喘息。当他把一块羊肉放在掌心伸了过去,鹰一口叨起狼吞虎咽起来。他试着抚摸鹰胸口的羽毛,白鹰的目光软了下来,低头承接着他的善意。他会心一笑说:“嘿,你看,打了个平手!”冷不防眼前一黑,他一头栽倒在地。醒来后,他对父亲说:“鹰熬成了!”父亲不紧不慢地说:“可没那么容易!”

    ⑨当他和鹰同吃同睡三个月之后,他走到哪,鹰跟到哪,白鹰稳稳地站在他的肩膀上,像他背着的一支剑。就算他解开鹰脚上的铁链,鹰在天空追逐一朵云,最后还是像归巢的鸟,落回他的手臂。父亲看见了,说:“出去逮一只山鸡试试吧。”

    ⑩他架着鹰一头扎进屋外的北风,等日头快沉落草莽之时,不远处的草窠中飞出一只山鸡,展着五彩的长尾划过天空。鹰头上的顶毛突然开了一朵花,只一瞬间,就如一道白光和山鸡卷在了一起。当山鸡的哀鸣响起,他踉跄赶过去的时候,鹰正落在一株大树上,看见他过去也没有飞下来。

    ⑪如果一只鹰起了走的心,那只能试试“摆床子”的绝技了。他掏出切好的鲜肉,按着老辈传授的秘诀,不断变换着抛肉的花样,柔声叫着:“这这、这这!”这是他和鹰之间的秘语,他知道鹰听得懂。可是鹰既不飞走也不落下,静静地和他对望着,站成两座雕塑。

    ⑫第二天早上,他发现鹰不在树上了,一阵伤感涌上心头,数月间投入的感情把他的心揪疼了。他失魂落魄地往回走,突然一声鹰唳划过,白鹰驮着旭日而来,周身金光,一对羽剑自由挥斩着苍穹,转瞬又昂头冲击高空,似一只镖射向太阳。

    ⑬他伸出手臂,白鹰还是落了下来。他不舍地抚摸着鹰的身体,解开了它脚上残留的绳绊。一瞬间他就决定了,突然向上扬起手臂,把鹰抛向空中,大喊着:“你去吧!”白鹰振翅而起,却在空中来回盘旋着不肯飞走,像在完成一场告别仪式。

    ⑭他的脸上淌满了泪,耳畔仿佛又响起那首熟悉的儿歌:“阿玛去北方,额娘守家门。高山悬崖上,请只海东青。交给大人们,换来粗布衣。身披白玉衫 , 不是捕鹰人。”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注】①海东青:最名贵的猎鹰品种,被称为“万鹰之神”。②老鹰达:鹰的首领。③摆床子:又叫出床子,是指鹰一旦受到惊吓,便独自待在树上,猎人必须用自带的肉摆在地上,吸引它下来。④白玉衫:满族人用猎鹰追捕天鹅,以天鹅胸脯上的绒毛制作白玉衫作为贡品。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讲述了一个满族人40 年前熬鹰的故事,展现了一幅现代时髦的少数民族风俗画,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B . 文中第③段,父亲“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儿”一句话,表现出父亲这一老熬鹰人对“他”的轻视与不屑。 C . 文章第⑤段、第⑦段通过描写白鹰的凌厉、桀骜,以及难以驯服,反衬出熬鹰人的坚定与执着。 D . 文章构思巧妙,捕鹰、熬鹰、放鹰一气呵成,最后写“他脸上淌满了泪”,表现了“他”的伤感与不舍等复杂的情感。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善于运用拟人手法写鹰,如“鹰暴怒地抖动毛羽”“静静地和他对望着”,鹰似乎有了人的情感与智慧。 B . 文章塑造了父亲这一形象,通过父亲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对“他”进行提醒,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 . 文章插入了熬鹰人吟唱“熬鹰调”的描写,表现了熬鹰这一传统的历史久远,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性。 D . 文章有多处环境描写,如第⑤段“天上一轮月,地上一堆火”,这为白鹰勾勒了原始背景,烘托了白鹰的野性。
    3. (3) 文章以“白鹰”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谈谈本文哪些内容体现了费孝通的下列观点。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 3.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文本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节选)

    文本二: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节选)

    文本三: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吕氏春秋·尊师》节选)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后世将何以称夫子/ 孔子曰/ 吾何足以称哉/ 勿已者则好学/ 而不厌好教/ 而不倦其惟此邪 B . 后世将何/ 以称夫子/ 孔子曰/ 吾何足以称哉/ 勿已者则好学/ 而不厌好教而不倦/ 其惟此邪 C . 后世将何以称夫子/ 孔子曰/ 吾何足以称哉/ 勿已者/ 则好学而不厌/ 好教而不倦/ 其惟此邪 D . 后世将何/ 以称夫子/ 孔子曰/ 吾何足以称哉/ 勿已者/ 则好学而不厌/ 好教而不倦/ 其惟此邪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者”指做学问的人,求学的人。《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中“学者”与此义相同。 B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与诸葛亮《出师表》中“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所以”一词含义不同。 C . “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中“亲”指父母,比如常说的“双亲”指的就是父亲母亲。段玉裁曾说“父母者,情之最至也,故谓之亲”。 D .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中“师”与《师说》中“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师” 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第一段第三、四句阐述了从师的必要。作者从正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B . 文本一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C . 文本二中提到国君、父母都希望臣下、子女做到“忠孝”,臣下、子女都希望求得“显荣”,而要实现这些,只有通过学习。 D . 文本三将古今进行对比,并列举孔子好学好教以及天子敬学尊师的例子,阐述了尊师、重学、善学的重要性。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5. (5) 用两个恰当的熟语(包括成语)描述文本三中孔子给你的印象。
  • 4.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卢纶:中唐诗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前期。②估客:商人。③舟人:船夫。④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虽然离目的地只有一天的路程,但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阳城已依稀可见,表达了作者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 B . 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笔墨中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C . 颈联借景抒情。时值寒秋,令人感到悲凉,无限的惆怅已使诗人两鬓如霜,人虽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一个“逢”字,将诗人的愁情与秋色的凄凉联系起来。 D . 尾联点明有家难归,颠沛奔波的原因。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今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
    2. (2) 比较本诗与杜甫《登高》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相同之处。
  • 5.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 (1) 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两句是“ ”。
    2. (2)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3. (3) 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人之口,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 6.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央党校濯莲池内种植的莲花,有着自己小池碧玉的卓特之处。每年的夏天,满池荷叶像一把又一把撑开的翡翠雨伞,有的铺散在水面上,托举着晶莹透亮、滚来滚去的水珠;有的高高伫立枝头,像一把扇子,随风摇曳。荷花仪态万方:有的__________;有的刚好开出两三片花瓣,似在蓄势待发;有的已全部盛开,如少女般亭亭玉立。荷花__________ 有的白如凝脂,纯洁温润;有的红如霞,鲜美艳丽;有的粉如笑脸,温柔透明。站在池边细细闻去,一缕缕清幽淡雅的荷香缓缓飘来沁人心脾。那些早早开放过的荷花,伴随花瓣的片片飘落,从娇小嫩黄的花心深处长出一头碧绿碧绿的莲蓬,仔细端详,它们既像是倒立的喷水花洒,又像是翻转的伞状吊灯。诗人把由莲花到莲蓬的转换过程比喻为“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可谓生动形象,__________

    不仅濯莲池是党校教职工和学员赏荷摄影的上好去处,而且还是夏日里诸多动物高唱奏鸣曲。池塘里的青蛙经常把圆圆的荷叶当作演奏场地,端坐其上,鼓起硕大的声囊,挺胸吸气,“呱、呱、呱”响亮地叫个不停,当有人趋前近视时,它又迅疾跳入水中,了无踪影。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7.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的人倾向于早上活动,往往早饭、午饭和晚饭都吃得很早。他们的生物钟属于“早晨型”,此类人被称为“百灵鸟”。相反,__________ 。他们的生物钟属于“夜晚型”,此类人被通俗地称为“猫头鹰”。

    研究发现,“猫头鹰”们饮食习惯往往不如“百灵鸟”们健康。__________ , 生物钟属于“夜晚型”的人一般吃饭较晚,更容易发胖,因为这种生活习惯不利于减肥,还可能增加发生炎症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猫头鹰”们纤维素的摄入量较低,而脂肪的摄入量较高,拥有“夜晚型”生物钟的人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更高。代谢综合征的特点是腰围变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种对健康有益的胆固醇)含量降低,甘油三酯密度增加,血压和血糖升高等。

    该研究组之前的一项研究表明,拥有“早晨型”还是“夜晚型”生物钟是受人类基因限制的,也就是说,我们生下来就注定了自己是“百灵鸟”或“猫头鹰”。然而,相关代谢风险的高低却__________,即取决于我们的生活习惯———“猫头鹰”的生活习惯通常不如“百灵鸟”。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请根据上文,给当今的年轻人提出三条生活建议。
四、写作(60 分)
  • 8. (2022高一上·内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某个画面或人们的某种状态也许会成为你眼中最美的姿态,从而引发你的感悟。

    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有真情实感;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