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3节 化学方程式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下3.3化学方程式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3-21 浏览次数:6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 化学反应的快慢 B . 生成物 C . 反应条件 D . 反应物
  • 2. 对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 .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 . 每4份质量的磷和5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 . 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 3. 图中“”表示某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下列反应中能用该图表示的是 ( )

    A . H2+Cl2=2HCl B . N2+3H2=2NH3 C . 2CO+O2=2CO2 D . 2H2+O2=2H2O
  • 4. 下列关于2CO+O22C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5∶4 C . 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 5.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可燃冰中只有甲烷 B . 可燃冰可能成为未来新能源 C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O2CO2+H2O D . 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
  • 6. 同学们对化学方程式C+O2CO2有下面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3九上·北仑期中) 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了Zn外,还可能有N2、O2、CO2、H2O中的(   )
    A . 一种 B . 两种     C . 三种 D . 四种
  • 8.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8.4

    4.0

    3.2

    2.8

    反应后质量/g

    7.2

    7.2

    x

    2.8

    A . d可能是催化剂 B . 反应后c物质的质量为5.2 g C .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 . a和b是反应物
  • 9.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 . x的值等于0.5 B . 甲一定是化合物 C . 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10.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10 g冰受热熔化为10 g水 B .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 . 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 .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 11. 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许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据此判断“人工空气”可能是(   )
    A . 氢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氧气
  • 12. 充分加热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 . (a-b) g B . (a-b-c) g C . (a+b-c) g D . (a-b+c) g
  • 13. (2023九上·鄞州月考) 高氯酸铵(化学式为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
    A . CO2 B . Cl2     C . O2 D . N2
  • 14. 将20 g甲、5 g乙、8 g丙三种纯净物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 g甲、16 g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
    A . 12 g B . 9 g     C . 4 g D . 17 g
  • 15. 如图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皮塞的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后发生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磷必须过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B .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C . 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始终胀大 D . 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二、填空题
  • 16. 下列5个化学方程式:

    ①2P2+5O2=2P2O5

    ②C+O2=CO2

    ③Fe+O2↑=Fe3O4

    ④2HgO=Hg↓+O2

    ⑤NaOH+CuSO4=Na2SO4+Cu(OH)2

    1. (1) 化学式写错的有(填序号,下同)。 
    2. (2) 未配平的有。 
    3. (3) “↑”“↓”号使用不当或有遗漏的有。 
    4. (4) 反应条件应当注明而没注明的有。 
  • 17.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时,也要保留)。
    1. (1) Na+H2O=NaOH+H2↑。 
    2. (2) Fe2O3+HClFeCl3+H2O。 
    3. (3) Fe2O3+COFe+CO2。 
    4. (4) C2H2+O2CO2+H2O。 
  • 18.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
    1. (1)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 
  • 19.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请运用此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 g,则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
    2. (2) 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 某硫铁矿厂开采的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是生产H2SO4的重要原料。利用黄铁矿生产H2SO4的第一步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X。所得产物Fe2O3是冶炼铁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则S的化合价为。 
    2. (2) X的化学式是。 
  • 21.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C)、硫黄(S)、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写出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 22. 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c g,则反应后生成氯化钾g。 
  • 2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 (1)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2. (2) 密闭容器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3. (3)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灰烬质量比木炭质量小:
  • 24.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由此可推断淀粉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
  • 25.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 (1) 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2. (2)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3. (3) 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三、实验探究题
  • 26.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关系的实验。

    1. (1) 图甲是测定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装置,先按图组装好装置,然后将锥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调节天平至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是。 
    2. (2) 该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现象整理成如下所示表格,图乙实验中的现象①为。他不知如何表述表格中“②”处的项目,你认为该项目应该是。 

      实验

      实验现象

      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有蓝色絮状沉淀出现

  • 27. (2022八下·婺城期末) 如下是小科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氧化汞(HgO)加热时,会生成汞和氧气。反应结束后,所生成的汞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与参加反应的氧化汞的质量是否相等呢?

    【实验设计及过程】按图甲方法加热完全干燥的氧化汞,有以下步骤:a.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药品,并测得反应装置、滤毒器与物质总质量为m1;d.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好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并组装好收集装置;e.收集气体,直至量筒内液面下降至合适位置;f.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g.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h.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增加量为V,反应装置、滤毒器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m2

    1. (1) 小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da(填字母编号)。
    2. (2) 实验时,小科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的目的是,组装实验装置时,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了,应调节图乙中旋钮(填“①”、“②”或“③”)。
    3. (3) 【实验分析】小科根据数据计算得m1-m2≠ρV(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ρ),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

      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 . 试管中氧化汞没有完全分解 B . 导管口连续且均匀冒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 C . 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
  • 28. (2022八下·新昌期末) 材料一: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03年,施塔尔提出“ 燃素学说" ,其主要观点有: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三: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到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

    1. (1) 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
    2. (2) 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质量增加来源于的科学猜想。
    3. (3) 如果玻义耳打开容器(填“前”或“后”)称量容器的总质量,就有可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4. (4) 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
  • 29. (2022八下·杭州期末) 小应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如图甲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一段时间,在t3时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 , 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化如乙图所示。

    1. (1) 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基于数显设备显示,在t1时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3. (3) 基于数显设备显示,在t2到t3期间的瓶内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的原因是
    4. (4)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 30. (2022八下·杭州期末) 小应为了比较3种催化剂对分解H2O2催化作用的强弱,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用海藻酸钠制成大小相同的微球90粒(在本实验中不参与反应,忽略温度对其体积的影响)作为催化剂支架,按下表所示负载等量催化剂;

    组别

    a

    b

    c

    海藻酸钠微球/粒

    30

    30

    30

    催化剂

    MnO2

    CuO

    Fe2O3

    ②连接如图甲所示装置3套,注射器内盛入5%的H2O2溶液20mL;将不同组别的30粒海藻酸钠微球分别放入3套装置的锥形瓶中:

    ③推动每套装置的注射器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5%的H2O2溶液20mL;待全部注入后,用压强传感器采集200s内压强数据。

    已知:H2O2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不同组别锥形瓶内压强数据如图乙所示。回答问题:

    1. (1) 请写出以MnO2为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2. (2) 上述实验可通过比较,判断3种催化剂对分解H2O2的催化作用的强弱。根据图乙信息可知,前50s内,3种催化剂中,对分解H2O2的催化作用最弱。
    3. (3) a组在60s左右时压强突然恢复至常压,最可能的原因是瓶内气压过大导致
四、解答题
  • 31.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取得的开拓性成就,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用“”“”“”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 32. (2023八下·兰溪期中) 学校八年级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杂质中不含钙元素)。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 应 前

    反 应 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剩余物的总质量

    150g

    12.5g

    158.1g

    1.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 (2)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 (3) 反应中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 33. (2022八下·南浔期末) 某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的流程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丙中仪器b的名称
    2. (2) 步骤Ⅱ中的操作m应选择(选填“乙”或“丙”)装置;
    3. (3)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g)
  • 34. (2022八下·南浔期末) 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1

    第2次

    20

    6

    第3次

    20

    2.8

    第4次

    20

    a

    1. (1) 上表中a的数值为
    2. (2)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 (3) 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35. (2022八下·温州期末) 常见的制氧剂有氯酸钠(NaClO3)、过氧化钙(CaO2) 和超氧化钾(KO2)等,这些制氧剂在一定条件下都可用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分别为:2NaClO3 2NaCl+3O2↑,2CaO+2H2O=Ca(OH)2+O2↑,4KO2+2H2O=4KOH+3O2↑。
    1. (1) 以上三种制氧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2. (2) 3.6克过氧化钙(CaO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克。
    3. (3) 若要制取相等质量的氧气,需要氯酸钠和超氧化钾的质量比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